第七百五十七章:道光态度的转变

……

大明·神宗时期

坐在椅子上小皇帝紧蹙蚕眉。

“先生,这个严防海口的以守为战的制敌方略有问题吗?”

对面正伏案狂书的张居正闻言抬头,想了想,轻声道:

“没问题。”

“以海岸炮台坚强据点来对抗来犯的英舰英船。”

“这种利用海岸据点抵御外族海上入侵的战法,在沿海卫、所抗倭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从原理上讲,没问题。”

小皇帝点点头,微微抬手示意面前的元辅继续说。

张居正开口道:

“但是世事变迁,不可套用。”

“我大明的海防卫、所,与此时的清军炮台不同。”

“我大炮的海岸炮台是小规模的城防工事,大多与海尚有距离。”

“一旦有警,附近民众皆入之凭借抵御,以待大军救援。”

“而观定海等地的炮台建设可知。”

“清军炮台完全是炮兵阵地,建于濒海要厄,直接与敌方舰船以炮火竞斗。”

小皇帝一瞬间就领悟了。

“先生的意思是,舰船的优势就是其机动性。”

“他们有海上优势,而大清本可以充分利用陆上优势,诱敌深入。”

“但偏偏以我之弱对敌之强,战略和战术上出现了错误。”

张居正捋须微微颔首,但又叹息道:

“这鸦片战争是中原第一次见到海外诸国的坚船利炮,清军对其战术毫不知悉情有可原。”

“所谓知己知彼,也要先知道对方的存在才行啊。”

小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抬头道:

“先生,朕欲开海。”

……

……

……

……

大清·康熙时期

“真是……可笑至极……”

康熙感到了一种风水轮流转的命运感。

以前他还巴巴写信嘲讽外国君主呢。

而现在自己的后代也被回马枪了。

“咨会……”

这群洋人盼望已久的平等文书的直接往来,终于在大沽口外以炮舰的方式得以实现。

而这些久官中原不谙对外体制的官员,似乎还没有发现其中的变故。

“就想一群僵化的虫豸……”

康熙摸着金莲,若有所思。

本来他还想着推进“乾纲独断”

现在看来……弊大于利啊。

“提高生产……”

康熙又想起金莲给出的任务。

如今看来,这工业不是说自己想不想完成了。

而是还能不能领先版本了!

天下第一变天下第二?

不答应!

……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的脸色又黑了一度。

他看了一眼满朝文武,强行按下破口大骂的心思。

从道光的一举一动来看,已经是透露出安抚的姿态来了。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都被人打到家门口了!

你还按抚个什么!

你打!……

气愤中的乾隆余光扫到安静如鸡的和珅。

突然想到盲点。

钱……

乾隆突然冷静了。

有时候想打不想打也不取决于皇帝。

而是取决于国库。

……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看的脑瓜子疼。

“有时候这站在老天爷的视角看东西,是真生气啊!”

李世民摸了摸胡须,无奈道:

“清朝这真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与世隔绝太久。”

“一如桃源之人,不知世事。”

……

……

……

大清·咸丰时期

看到总理各国衙门这几个字,咸丰差点没把肺咳出来!

这是进步吗?

这是耻辱!

咸丰恨得几乎要咬碎牙齿。

“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

他们只不过是蛮夷……蛮夷啊!

咸丰缓缓闭上眼睛。

泱泱天朝,竟被一群蛮夷逼迫到更改体制……

……

……

天幕上贴出一份汉译稿与英文稿。

“兹因官宪扰害本国住在中国之民人,及该官宪亵渎大英国家威仪,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求讨皇帝昭雪伸冤。”

……

……

大隋。

“当然可以如实翻译。”

杨坚看了一会那些鸟文,揉了揉眉间,无奈道:

“但让皇帝看的东西又怎么能如实翻译呢。”

“那岂非大不敬?”

“而连带之罪谁敢说自己不怕?”

“只有译成这样才能给皇帝看,他看了才开心,他开心了大臣也开心了。”

“不然,谁能背动龙颜大怒的锅啊?”

……

……

……

我知道,这几章写的有些长了。

但单写那些众所周知的东西没意思。

下一章加快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