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此时道光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
大唐。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可能知道了上一瞬的情形,待下一瞬来看时,情势或许就变了,更别说二三十天才接到战场前方的消息了。”
李世民斜靠着软枕,捻着胡须若有所思道:
“兵贵胜不贵久,传递到天子耳中的信息又杂乱无章,如何能让君父做出精准的判断?”
“贻误战机的后果很严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有必要的。”
“但这对清朝皇帝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挑战啊。”
房玄龄看着天幕,开口道:
“军情的准确程度和传达速度对于战争至关重要。”
“但皇帝本人的态度也十分重要,现在……不,只怕道光与清臣的观念依然没有转变过来。”
众人明白房玄龄的意思。
简而言之,就是剿与抚的区别。
自古以来,天朝对四夷的态度无非两种。
剿、抚。
但不管是剿还是抚,前提是主动权都掌握天朝手里。
而清朝……
……
……
大汉。
“道光帝倒是颇具胜利信心啊……”
吕雉脸色有些怪异。
若是不知误判这一前提条件,她还真会讥讽一阵。
但皇帝的“耳目”都这么说了……
在不开天眼的情况下,自己在那个位置会不会也这样做……
不好说。
“所以,永远不要轻视任何人,傲慢只会使人失败。”
刘邦看着刘盈两人,苦口婆心道。
“整个大清俱都轻视外夷,这不是一人两人的失误。”
“是天下的失误。”
“但天子为牧,天下之责便是挑天子之责。”
“天子若是恬淡寂静,天下臣民岂能这般傲视失情?”
兄弟两人也不负刘邦所托。
刘盈点了点头,看着刘邦认真道:
“阿父所言甚是。”
又扭头对小刘恒道:
“四弟要记得阿父为何会有白登山之围,时时刻刻以此为戒啊。”
吕雉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看来盈儿跟刘恒多玩玩也有好处。
刘邦的脸唰一下就黑了。
乃公跟你说天子之责,你他妈跟我说白登之围?!
而小刘恒也一板一眼道:
“大兄言之有理,弟谨记在心。”
“在你个大头鬼啊!”
刘邦能忍这两小王八蛋在面前蛐蛐他?
提起鞋就直奔而来!
“乃公今天非得让你们尝尝什么是父爱无声!”
“跑啊四弟!”
“大兄!分头行动!”
吕雉看着胡乱闹作一团的三人,面色稍微有些难看。
盈儿就这么抗拒皇位吗……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微微握紧羽扇,叹息道:
“汉所以强亡,明所以弱丧,殆守成不足以进取也。”
“其进,攻敌必守则人致于我。”
“其守,则辗转挪移不知敌之所去。”
“万里海防,处处布防,无所防之。”
“数省官员,既积弊日久而欲人人责之,则无所御也!”
刘禅脸色沉着的点点头。
“这就是吏治清明与反腐的重要性啊!”
……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看得眼皮子直跳。
还通商……
砰!
茶盏被摔的粉碎。
“通你个头啊!打你来了!”
康熙怒不可遏!
最关键的是,他从这套话里看到了别的意思。
天津布置的两手准备,已表现出剿办的旨意有所摇移了。
……
……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不想知道道光怎么想的了。
因为这样的朝廷信息差不断上演,统治者是根本无法全面获取信息的。
“消息足足一个月才传递到北京,英军早把厦门和定海打了一遍了。”
“关键是……”
乾隆深吸了一口气。
此时英军正在北上啊!
……
……
天幕上。
道光倚靠在软枕上,手里展开一封奏折。
『天津拱卫神京,已属扼要之区,且近接盛京,尤为根本重地。』
『欲求处处决胜,时时常胜,臣实不免隐存意外之虞。』
『即如江、浙等省,所恃为外卫者,原止长江大海,今海道已被该夷随处游奕,长江又所在可通,是险要已为该夷所据,水师转不能入海穷追。』
『且本年即经击退,明岁仍可复来,边衅一开,兵结莫释。』
『我皇上日理万机,更不值加以此等小丑跳梁,时殷宸廑。而频年防守,亦不免费饷劳师。』
『故臣鳃鳃过虑,甚欲就此开导,俾该夷安心回粤,听候办理,或可冀图安靖。』
道光看完奏折,脸上出现一丝意动。
……
捋时间线捋的头晕眼花……
明天吧,明天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