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文字狱

……

大汉。

刘邦思之,真是令人失笑。

“你让无职无权的京官去抓地方官们的犯罪实据?”

“乾隆啊……你真的老糊涂了。”

吕雉轻哼一声,道:

“糊涂?他精明着呢。”

皇帝熟知官员们往往既图敢言之名,又不肯得罪人。

所以其议论读起来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但细究起来,却不牵连具体的人和事。

而且皇帝既然如此说,说明拒谏之心已显露在字里行间。

这时,聪明人的应对无过于及时转舵。

及时回复说自己并无证据,建议也确实荒唐,经圣上教育已经恍然大悟什么等等的。

虽然丢了面子,却可以安全保身。

“就是不知这位大臣最后结果如何。”

……

大汉·文帝时期

“和珅将议罪银制度化,就是为了给皇帝弄些零花钱。”

刘恒修补着手里草帽,淡淡道:

“数量巨大的罚银由此滚滚流入皇帝的小金库,用于皇帝的额外开支,比如南巡路上花用,生日时的赏赐。”

“如果没有这笔银子,皇帝的手头马上会困窘起来。”

“一个是远在天边的财政亏空。”

“一个是近在迟尺的悦目赏玩。”

“老皇帝会选哪个,显而易见。”

刘启看着刘恒手里的草帽,嘴里叼着半根,盘腿托腮道:

“但要说老了如何如何……大父也不这样啊?”

刘恒手中动作一顿。

阿父吗……

“因为高祖挨过毒打。”

刘启:?

……

……

天幕上。

皇帝坐在龙椅上。

阳光照射在他的脚前。

而在皇帝脚下,一张张白纸散落满地。

……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有几分懵逼

“啊?”

“我吗?”

许平君也有几分惊奇,随后掩嘴轻笑着。

刘病已觑着眼,瞧着她。

“笑什么呢?”

许平君又抬眼看了一下,低头笑道:

“我笑着,他究竟是骂了多难听。”

“让你成了你最讨厌的那位。”

刘病已微愣了一下。

我最讨厌的那人……

反应过来就是脸色一黑,没好气道:

“那肯定是因为他犯了大不敬之罪!朕要保持天子威严!”

许平君又看了一眼,笑出声道:

“你这样说,更像了!哈哈哈!”

刘病已黑着脸瞅着他。

一旁的小刘奭一抹鼻涕,扔掉手里的木剑,屁颠屁颠跑来抱住阿母。

“谁啊?阿母,阿父讨厌谁啊?”

刘病已目光不善的看着小兔崽子。

“哦?你很想知道吗?”

“来!阿父告诉你!”

……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也是十分无奈了。

朋党政治带来的一个后果便是文字狱。

但文字狱只能查处形诸文字的不同政见者,却不能禁绝同时代士人停止思想与发表议论。

所以,文禁升级为语禁是必然的。

最后就是扩大为因言获罪。

“惶惶不安。”

……

……

大明。

朱元璋闭嘴了。

马皇后张嘴了。

“重八啊……表笺中都是毫无营养的陈词滥调,又何必以此来治罪呢?”

“你以一介布衣光图华夏,这是多值得自豪的事情啊?”

“真要算起来,汉高祖的出身都要比你高一点点。”

“你才是真正的龙蛇之变!”

“为什么要怕别人提起你的来时路呢?”

“这应该是最自豪的事情才对啊!”

朱元璋依然闭嘴不言。

自己虽然时常以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亩、出身寒微自豪。

但是这些话只能他自己来说,别人万不能说。

你们认为这是我光耀的一部分。

但这些光耀恰恰也是自己最不堪回首的过往。

……

……

大唐。

李世民看着突然蜂涌而起的一大片后世弹幕,嘴角扯了扯。

“真是……这帮孩子打嘴仗是真厉害啊。”

“谁也不让谁。”

“好!”

“文德之盛就该如此吗!”

长孙皇后轻笑道:

“二郎也被他们带跑了。”

李世民呆了一下,随后扶着腰带大笑着。

“是啊是啊!”

“不是说乾隆文字狱吗!”

“哈哈哈哈!”

……

大唐·玄宗时期

“很好笑吗……”

李隆基斜睨着捂嘴偷笑的杨玉环。

杨玉环揉了揉嘴角。笑道:

“不是好不好笑。”

“而是……而是……哈哈哈!”

“怎么什么话题都能扯到三郎你啊?”

“哈哈哈哈哈!”

李隆基挎着个批脸。

是啊,朕也想知道。

怎么哪都有我啊。

……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摸着胡须,心里明白了。

总归一切原因,就是为了统治地位的稳定。

乾隆的性格很清晰了。

乾纲独断。

朝廷上他做到了。

军事上他也做到了。

唯一差的就只有士人与民间了。

但士人与民间不处于庙堂之高。

权力的变更规则使不到他们身上,那就只有使用粗糙但有效的方式了。

捂嘴。

……

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

……

姜文有句话我很喜欢,大意是:

观众现在不明白,但以后总会明白。

而明白的那天,观众能说一句,姜文这小子行,没糊弄我。

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动力之一。

……

但这种书有一次就行了!

他妈写得胆战心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