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崇祯的功绩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蹲在田边,胳膊肘怼了怼旁边挥舞树枝小刘彻。
小刘彻栽楞了两下,用树枝稳住身体。
先是默默翻了个白眼,然后扭头看着刘启,笑道:
“阿父,有何事啊?”
刘启一脸惆怅道:
“大明就这么亡了?”
小刘彻笑着点头:
“是呀,亡了。”
刘启还是很惆怅:
“虽然知道他会亡,但也亡的太……”
滑稽了吧?
真就是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啊。
一切就跟水到渠成一样。
小刘彻再次甩着手里木枝,吐槽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就崇祯做的那些事,谁会给他卖命啊。”
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
天幕上。
崇祯皇帝的评绩也逐渐展露。
……
大唐·高宗时期
飞檐翘角下。
李治背负双手望着天幕,悠悠道:
“那些自幼入学、沉溺于举子之业,然后有幸得授翰林院官,再被推荐入阁的学士们。”
“虽有文学之才,但多不谙政务,脱离实际,又与吏事相隔膜,坐而论道则犹可,因时应变、以济时艰却很难。”
“崇祯能看到这一幕,也算有几分见底。”
“可惜了。”
斜纹镂花的窗格后,长发如瀑的柔媚身影轻声细语道:
“但这种方法也会使得一些良莠不齐的人混进官场。”
“这种方法既打破了旧的制度,又不能建立一种新的制度。”
“所呈现出来的只有混乱与无序。”
李治点点头,忍不住长叹一声。
能知我心中所想的唯有她。
可惜……
若不是宫里的其余人蠢得让他窒息,他也不至于偷摸过来看她。
再不跟同样见识的人聊聊,他都怕自己被宫里那些人同化了。
“你觉得崇祯是个什么样的人。”
身后的影子沉默片刻,再次轻声道:
“陛下竟不认为崇祯是独夫。”
李治再次长叹一声。
“媚娘啊……”
“崇祯是一个单纯的人,他跟洪武皇帝一样不愿意和光同尘。”
“不懂得世间自有阴阳两套规则,不懂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
“随意用人,随意罢人。”
“结果自然是越来越多的人无所适从,不敢担当。”
“空有用人之心,却无识人之明,用人之能。”
窗后的武媚娘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里依然柔声道:
“心有余而力不足。”
“陛下还是要保重身体的。”
李治笑着回答一声:
“当然,还是媚娘记挂朕。”
嘴角笑着,眼底却是一片冰冷。
……
……
大明·永乐时期
“他娘的!”
朱棣更气了!
“制度评绩这么高,说明脑子没问题!”
“怎么办事就这么差呢?!”
朱高炽揣着袖子,老神在在道:
“人虽有天分差别,作为皇帝,缺乏必要的皇帝教育就是个大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朱由检会突然成为皇帝。”
“自然也就没有受过完整的皇位继承人的教育和训练。”
“也不能指望每个藩王一继位就是嘉靖那种天才吧。”
“这年少突然即位,接手了一个如此复杂、困难的烂摊子,确实力不从心。”
“能力与品质,两方面都承担不了一个君王的角色,何况在这种乱世。”
“他本人也确实有很大的问题,性格扭曲乖张,患得患失,游移不定,猜忌心极重,对臣下极为刻薄暴虐。”
“一方面推卸责任,频繁更换和杀戮大臣,一方面又不断抱怨臣下有负君恩。”
朱高炽说的直摇头。
“只能说咎由自取。”
朱棣斜睨着他,冷笑一声:
“太子爷倒是大心胸。”
“大明都亡了还能如此怡然自得。”
朱高炽无奈的看向自家母亲,摊手道:
“娘,你看,又这样。”
徐皇后正打听着朱瞻基喜欢什么女子呢,闻言扭过头道:
“你别没事总熊老大!”
“那崇祯虽说干的不如不干,但态度还认真的,大明亡了又不只是他的原因。”
“你与其关注大明亡了,不如先治未病!”
朱棣一边挨说一边盯着朱高炽。
兔崽子……
你给老子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