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该死的时候不死,不该死的时候死了。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倚着软榻静静看着。
“毫无敬畏之心。”
天子是没有人能够问责、指责的。
唯一能问责天子的“人”,只有天!
但天不会说话。
所以天子犯错可以不认,天子也不会犯错。
天子也可以不用担责。
“但这天下是你自家的呀……”
刘彻想不明白。
这么简单的事他们怎么就看不透?
你不去承担天子的责任,大臣也不会承担臣子的责任,那百姓也不会承担百姓的责任。
不是说你是天子就真的是“天子”了。
你还是个肉体凡胎的人!
你还是要指着天下人给你做事。
“你小子以后可不能学这样。”
刘彻看着小刘据郑重其事道:
“不然还不如退位让给病已呢。”
小刘据看着手里的玩具,又迷茫的看着阿父。
阿父,你是有点过于被迫害妄想了。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真是发自肺腑的感叹道:
“这一仗过后。”
“四方蛮夷皆看清大明虚弱的本质了。”
曹操在下方开口回答道:
“说到底,还是庙算不明。”
“大明上下臃肿,吏治不清,君臣不能一心而为一败。”
“女真人员稀少,自苦寒之地而凝结一心,此谓一胜。”
“大明朝廷急于求成,忽视兵员疲惫、辽东恶寒,仓促出师。此二败。”
“女真军队以逸待劳,此为二胜。”
“大明总帅不知兵事,分路出击且任其将领贸然行事,纵使兵力分散。此为三败。”
“女真聚众唯一,伺机而动,从弱转强,遂以强胜弱!”
“彼有三胜,此有三败。”
“此战非一人之罪,乃大明朝廷之罪!”
……
……
北周·武帝时期
“从事后看,努尔哈赤比杨应龙和倭寇强得多。”
宇文邕盘腿坐在胡床上,对身边的“金童玉女”说道:
“明军的战略战术有很多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正确估计女真军的战力。”
“所以他们才会制定了一个歼灭战的部署,结果被反打了一个歼灭战。”
宇文邕在那里口若悬河,这边的小李渊则看着身边的妹妹。
“窦妹妹,我似乎在哪里见过你。”
窦氏小女则好奇的看向这位长得好看的小哥哥。
“哦?那你在哪里见过我啊?”
小李渊昂首挺胸,然后就听身后也传来一句。
“是啊,朕也想知道!”
高大黑影覆盖着冷汗直流的小崽儿。
一双红色双目紧盯着他。
鲨鱼般的利齿中吐出一口白气。
“小子,朕真是好奇的紧啊!”
……
大唐。
父子俩蹲在地上看着划出来的简陋地图。
李世民看着复刻的丐版行军图,扬了扬下巴。
“怎么说?”
李承乾抱着膝盖,想了想小声道:
“杜松带着一万轻骑过河时,应该等待马林军队。”
“两支军队合在一起,萨尔浒大营或许没那么快被攻破,那局势就不好说了。”
“或者是李如柏与刘綎汇合,女真铁骑连续奔波十分耗费体力,也不能拿下。”
“所谓狮子搏兔,亦尽全力。”
“此役明廷上上下下都轻敌,战前情报连女真有多少人都没搞对,杨镐的战场协调也是一塌糊涂。”
李世民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所以自古至今,战争的胜负手不单单在于军事方面。”
“体制僵化,已经进入暮年期的大明,很难遏制住后金的崛起了。”
“宋金形势恐怕很快就会重现了。”
……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真是无言以对……
扶额苦笑。
“早干嘛去了……”
有才不用,有财不用。
一直拖到事情无法挽救了,开始找补。
“何苦呢。”
……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着天幕,摸着下巴,吐出一句。
“嗯……该死的时候不死。”
“不该死的时候死了……”
李泌差点笑出声。
那不就是陛下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