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朱厚熜:反了!!!

……

……

大汉。

刘邦收敛脸上的笑意,看着天幕,神情肃穆。

戚继光的水平绝对是顶尖的。

他能不能比过韩信不好说,但绝对不下于韩信。

治军谁不会啊?就是临阵指挥罢了。

但如何打造出一支坚强不屈的军队,这才是兵家的真本事!

“你说我拿这方式练个兵怎么样?”

刘邦突发奇想!

要说共同目标,匈奴也是目标啊。

吕雉笑着点头道:

“可以,钱你自己出。”

刘邦顿了一下,慢条斯理道:

“乃公觉得吧,这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这件功劳就给恒儿吧!”

“唉,我谥号都已经是高了,要这点些许功绩也无用。”

“他用的着……”

刘邦四五十度抬头看天,忧郁道:

“这样一来,后世人也不会只说恒儿武功稍差了。”

吕雉皱着脸,带着明显的嫌弃。

“刘季,你总能让我重新认识你一遍。”

……

大汉·武帝时期

“陛下,练吗?”

“练了!”

刘彻大手一挥!

拍板了!

有钱!

练!

……

季汉。

刘备看着诸葛亮。

“孔明……”

诸葛亮微微皱眉,随即看向曹孙二人。

愁眉舒展。

“亮有一计!”

……

季汉·怀帝时期

正在提笔的刘禅眨了眨眼,然后大惊失色!

“相父!它没说兵书内容啊!”

本来有了几分轻松之感的诸葛亮再次沉默了。

我没教兵法吗?

教了吧?

“陛下,前面已经说过了。”

刘禅再次大惊失色。

“说了?什么时候?”

不就是说了什么奖罚什么的吗?具体的没说啊!

诸葛亮决定了。

他要加课!

皇帝可以不会打仗,但不能不懂打仗啊!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叉腰仰天狂笑!

“哈哈哈哈哈!”

本来还愁大唐的军制怎么办!

怎么能在保持募兵制的同时还能让将士既保持战力又不会为非作歹。

这办法不就来了吗!

如此长保之策……

李隆基看着天幕,笑意渐渐平复,喃喃自语着。

“戚继光啊戚继光,可惜你不是大唐臣子。”

想到天幕里提过一嘴的戚继光的结局,言辞里又带着几分惋惜。

“不然,一个侯爵之位非你莫属!”

“名字朕都想好了。”

“就叫武献……”

李泌的表情有了一丝动容。

武献……

是想到了文献公吗?……

……

大明。

本来表情缓和的老朱再次拉下了脸。

“有靶子就好好用!”

“没事总换靶子做什么!”

朱元璋现在是怎么看嘉靖怎么不顺眼。

马皇后看着纯心带偏见看人的朱元璋,无奈轻笑道:。

“明其出于法而不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

“你又何必对他的处境视之不见呢。”

朱元璋沉默了。

他明白,因为某些缘故。

大明的体系很难有创造性的发挥。官员要想自保或有所发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取得皇帝或宠臣的信任。

这就是“君为臣纲”。

可以说,天上的那几个首辅都悟透了皇帝的心理。

然后将政策按照皇帝的想法去大张旗鼓或潜移默化地推行。

所以他们才能够长期占据中枢而不被替代。

但是,这种久了,皇帝又不会允许。

除旧布新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唉……”

朱元璋惆怅的长叹一声。

难道丞相制真就除不得?

他不信。

未来一定会有一个解决办法!

实在没有……那留着丞相一职也不是不行。

……

天幕上。

八卦形的坐台上。

一身黑底金纹道袍,头戴花环的朱厚熜盘膝而坐。

“陛下,贺表来了……”

一名宦官跪在皇帝的蒲团前。

双手高举着一份靛皮白签的折子。

朱厚熜缓缓睁眼,掐着法指的手松开,拿起奏折。

『治安疏,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

皇帝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哗。”

奏折打开,一行整齐的工楷扎入眼中。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朱厚熜的笑意僵住。

他一字一字的看下去。

每看一分,脸色便阴沉一分。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朱厚熜脸皮抽动,颤着手翻过下一页。

随即脸色由青转白,目露凶光!

那一行墨字直接攻破了他的理智。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帝远甚』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砰!”

手中奏折似要被摔碎一般狠狠摔在地上!

满大殿回荡着皇帝的怒吼声:

“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