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台州战·鸳鸯阵

天幕上

“轰!”

火光乍起!

一团团炮火从战船轰向岸边。

一艘艘战船轰出一团团炮火。

砸向对面的海岸。

在雷声与碎石飞溅中。

无数的小船从连片的战船中放出。

满载着倭寇,挥刀齐吼划向海滩。

接近海滩时一众倭寇纷纷跳下小船,踩着浅水呐喊着向海滩冲来。

……

……

大秦。

嬴政看着那炮火齐鸣的场景,一脸沉思。

这东西有点像抛石机,但又跟抛石机不同。

这东西的准确度和发射速度要比抛石机快。

还有就是这声音与火花……

怎么这么像炼丹炸炉呢?

……

大汉。

“乃公当初要是有这东西!”

刘邦一拍大腿,兴奋道:

“还怕打不过项羽!”

吕雉有点习惯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一会儿正坐,一会斜坐。

整个主打一个抓心挠肝。

好想要啊!

有这东西还怕什么匈奴骑兵叩关?

一轮电光火石下去就大局已定了!

刘彻摸着下巴琢磨着。

是不是应该在往西边探探路?

这葡萄牙在哪啊?

……

大唐。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与魏征,沉入沉默。

魏征叉手行礼正欲开口,李世民先发制人!

“朕欲召集天下方术之士。”

魏征卡了一下。

他第一反应是皇帝要学秦皇汉武,然后反应过来皇帝根本不用学秦皇汉武了。

“陛下认为这霹雳炮与方术有关?”

李世民怪异的看着魏征。

名都起好了?

还蛮形象的嘞!

“你们还见过何等人士能弄雷发火?”

李世民捻须看着沉思的二人,眯眼道: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缘由。”

“事情的机要估计就在这里。”

……

大宋。

赵匡胤看着天幕里那相比宋蒙之战时更加厉害的火炮,目光微沉。

唐末之时,这种发机飞火的东西就存在。但适用的地方并不多。

五代之后,这种东西有了大范围的适用,但也只是用毒烟蒺藜之类的东西,杀伤力也就那样。

“看来,此物才是以后的社稷神器啊。”

发展!必须大力发展!

……

……

天幕上。

一排排倭寇单腿跪倒在战阵的前沿,举起了手中的火铳同时开火!

火光从一支支铳口喷射了出去。

而对面的步兵却在刹那间同时亮起了盾牌!

喷射的弹丸砸在盾牌上又迸出无数的火光。

而就在倭寇欲要上前再发时。

在一面面盾牌的空隙间,一杆杆奇怪的长兵器同时刺出!

这柄兵器有着七八条“枪尖”“枪尖”透出背部。

一个个被串在“枪杆”上的倭寇,哀嚎狂叫着倒下。

他们的身后,一大队倭寇怒吼压上前来。

“砰!”

一阵齐鸣!

盾牌后面的火铳响了。

火光下,一排倭寇再次倒下。

后面的倭寇却没有任何停留,继续疯狂的从四面八方压过来。

“摆阵!”

一声大喝自明军军内响起。

竖列的盾牌打开。

两柄长长的怪异武器自左右伸出

手握长枪的将士们冲出,身后刀手护在左右。

以盾牌手为首,明军杀入倭阵。

……

……

天幕上。

盾牌挡住倭刀,长枪刺向倭寇。

腰刀护住两翼和后尾,一个一个方队从各个方向杀向一群群散斗的倭寇!

倭寇被一片一片击倒在地。

……

……

刘宋。

“盾牌掩护,长短兵器配合攻击,进可攻退可守。”

刘裕分析着天幕里的鸳鸯阵。

他仔细对比了一下自己的却月阵,最后无奈承认……

“鸳鸯阵的核心优势就是协作。”

将士兵之间的团队作战能量与协作能力发挥到极致。

有这种意识的军队,可以完美应用任何战阵!

他们根本就不用拘束于某一种战阵。

这不是战阵上的优劣,士兵意识上的优劣。

……

大明·永乐时期

“三比两千的伤亡率……”

朱棣惊愕住了。

这种伤亡率,可谓空前绝后!

这可不是什么奇谋诡计,以多打少!

这是硬碰硬的对撞!

“老大,看出什么没有?”

朱高炽面色凝重,沉声回答道:

“爹,这种列阵各种兵器都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就行。”

“有效杀敌的关键是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戚继光的理论得到了具体实现。”

“他是对的。”

朱棣点点头。

“这种战阵,不说天下第一,也的确屈指可数。”

“关键在于,它适用的地方很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