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朱元璋的功绩(中下)

……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看得有些心痒痒。

自霍光以大将军独压朝堂后,武帝的三分制权就已经崩盘了。

后面的种种也无非是皇权旁落而造成的。

但如果能以这种方法治十三州……

刘病已突然了解了朱元璋的用心。

“一切是为子孙计啊……”

但这一套确实能避免三者互相勾结,在地方坐大。

他按下思绪,准备再看看。

免得像宋朝那般,看着挺好,实则处处陷阱。

……

……

大唐。

“这未免显得死板了些。”

李承乾有些无法理解。

“科举本就是为国取才,这样限定几家说辞,岂不是要一家独大?”

李世民看着天幕,突然问道:

“高明,你说是贫民百姓读的书多,还是官宦子弟读的书多。”

李承乾自然明白是官宦子弟读的书多。

他知道阿耶不是凭白询问。

深想一下,恍然道:

“限制内容,将百姓与子弟的水平拉近!”

“在框架之内比拼谁的才智更高!”

李世民点点头。

“这朱元璋的本意依然是集权,但却给了许多人升迁的可能。”

“是好是坏……静观春秋吧。”

……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被说得激动难耐,恨不得立刻一步到位!

激动了半天后又发现,没什么用。

最起码现在是没用……

豪强世家什么的到好说,搞他们自己是专业的。

问题是搞完他们,以后用的人还是他们。

弄科举,就要办学校。

办学校,就要有教材。

有教材……拉着一车车的竹简上学吗?

“真是的,寿命长有屁用!”

“你给个造纸术多好!”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看了眼天幕,又看了眼大臣。

大臣们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眼皇帝。

然后刘宏就躺了。

搞不了,完全搞不了。

动他们?怎么动?

你告诉朕怎么动?

大臣们也松口气。

他们也不想跟皇帝翻脸。

好好的,安安稳稳的,谁愿意赌自己家是不是被皇帝杀鸡儆猴的鸡呢。

……

季汉。

刘备与诸葛亮悄无声息的对视一眼。

又看了一眼已经醉倒的刘禅。

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

最起码知道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了。

……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抿了口酒。

“三亩地一头牛。”

杨玉环没太听懂。

李隆基无奈道:

“他这种观念就跟种地的百姓一样。”

“什么都要自己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放心。”

“但国家治理就是要放权。”

“人是有极限的。”

又想了想自己,补充道:

“当然,也不能凭借喜好乱放权。”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把自己代入了一下。

好处是,天下百姓的情况可以一清二楚。

坏处是,没个异于常人的体魄干不了。

“就这样还能活七十一……”

他也明白那个太子为什么早死了。

……

……

大秦。

嬴政面无异色。

寡人就说,虽无大秦之名,却有大秦之实。

这天下哪里没有大秦的影子!

大秦哪怕早亡!

其骨血也融入这片土地!

万世不易!

……这套安神法确实有用……

嬴政觉得自己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什么秦二世而亡。

错觉罢了!

你看!

这不又一个简易版秦朝吗。

这是天意让秦朝走上另一条路。

换个角度看,秦没亡!

大明!即是大秦!

“哼哼哼哼!”

对面的刘邦往萧何身边凑了凑。

“萧何,你看!”

他冲皇帝那边扬了扬下巴。

嬴政冷着张脸在那“哼”笑着。

“你说他是不是……”

刘邦指了指脑子。

萧何无力的看了他一眼。

“刘季,我得罪过你吧?”

为什么你找死就不避着人呢?

你俩都有病吧!

……

……

……

大明。

朱元璋咬着牙关看着天幕。

握在扶手上的手青筋暴起。

那一字字一句句,仿佛在指着他的鼻子骂。

骂他就是个什么也不懂的,臭要饭的。

他服气吗?

他服气才见鬼了!

自己的一切制度就是为了让天下稳定!

你们凭什么大放厥词?

你们说咱不行?

咱到要看看是不是真的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