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满地】第十一章【63部分】

再看街对面饭铺,老板帮手张罗:

【见老板娘捏块肥皂出来,面带不悦。叽里呱啦一番,丈夫低头不敢反驳】

九方哪里听懂,却认得肥皂:

【低声跟旁边打听。食客笑了,尽量国语相告。好似说书一般:女人掼火了呀…碱快没了呀,只好拿皮皂洗。就那点…今天再不买,不要好过…骂她男人,做事没脑筋,不灵光(掼火:发火,恼怒。皮皂:方言口音,肥皂)】

细打量,门前果然木盆、木桶:

【热温冷,连洗带涮。一位老妇人,粗布打扮挽发髻。罩个坯布围裙,光脚套双布拖鞋。坐了小板凳,愣愣听老板娘发火。旁边好些餐具。直等女东家略略消气,老妇人开口:老板娘…好不好,给我皮皂】

好生意饭铺,必须快:

【天然草木灰,自己熬碱水。理论可行,没那多闲心慢慢搞。饭铺人气旺,老板娘眼光远。唯恐客官恼怒,在外到处说难听。譬如碗不干净,不洗手。啰嗦】

食用碱洗刷,最好不过:

【当时若用肥皂洗碗,叫‘想得开’。让食客瞧见,擦肥皂。必须多几盆热水,涮了没味道。食客嘴巴不讲,内心认同】

说到此间,表一段尘封往事:

【中国古法,譬如卤碱、石碱。还草木灰,古法熬碱。盐碱湖,制碱。以芒硝为原料,制碱。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洗衣、蒸面食,一样过了很好】

前清晚期,外邦碱进入中国:

【沉重打击了我们的,民族经济。他们的碱,狂野倾销中国。中国古法制碱,风雨飘摇。价格因素,大量产品供应。我们的民族经济命脉之一,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貌似态度诚恳,价格低廉:

【足量供给,打造虚假友谊。劝说中国人:不要费力制碱,多累呀?多大投资呀?万一卖不掉,那不是要破产?买我们的,永远质优价廉。我们好朋友,想买多少都有】

终极目标:

【让中国人变傻子,彻底依赖他们的碱。从而操控中国经济命脉,最终掌控中国政府。任何不满意,用碱掐死中国人的咽喉。逼迫中国屈服。通过时间,把中国变成,高度意义殖民地】

民国元年,1912年

【华夏西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宜人,雨量充沛。天然矿产资源丰富。溪河储水量,足以支撑经济发展】

如此山清水秀之地,一群龙的传人:

【走到一起。面对当地宗族长老,领军者一介儒生。前清晚期,朝廷认可知识分子】

捶胸顿足,泣血而陈:

【我华夏神州,苦外邦久矣。碱乃国之大计,形似微不足以。累日积月,累月经年。十载,二十载?吾辈眼目皆障,状若蠢蠢不可及之愚顽。但有一朝,反面无以论。以区区之物,扼我百姓民生之要害。但凡行所营生,碱苦何以为继?倘或些许斥驳,无以遂外邦之深隐点算。驱使坚船重炮,咸以我中华故土为偿?列座诸公,乡情地野之闻达。今所力图,百千后世深远计。酒醒时,风云日。鹅笔端砚朱砂,再绘我江山如画(苦外邦久矣:被外邦国残害太久。碱苦:此处场景,指极度缺乏碱。被别人控制)】

再看领军者,悲愤已极:

【涕泪交加,完全无法自持。双目血红,怒发冲冠】

在座宗族长老,无论年纪:

【感慨唏嘘,悲愤异常。我堂堂中华,三万六千里海疆。被外邦国欺压凌辱。几十年的凄苦,潸然泪下】

当天决议案,倾所有:

【啥子洋碱,要老子跪哈?脑壳乔得很,冲壳子!帽儿飞上天!你老子我,堂堂中国人(脑壳乔得很:此处场景,指不自量力地幻想,幻想全面征服中国。冲壳子:吹牛太大,不明白几斤几两。帽儿飞上天:吹到漫无边际,以为全面打垮中国。帽子都吹飞了)】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一群中国人,合力办厂。满腔热血,四处奔走。凡报国无门,生活困窘,落难英雄豪杰,张开双臂欢迎】

人力资源,场地设备:

【昼夜研讨,寝食难安。若干种天然资源,一系列繁琐工艺。拼死研发】

民国2年,1913年:

【华夏西南,中国制造。民族品牌诞生】

第1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战争缘故,海运遭遇大问题。外邦碱被故意囤积,化学名‘碳酸钠’。很多地区,陷入空前被动。没碱,馒头是酸的。太多行业迫切需要,绝非只有餐饮】

把中国人挤兑到一定程度,卖高价:

【涨价,再涨价。碳酸钠而已,当仙丹补药卖。您说说,这馒头怎麽定价?最阴险的手段,彻底搅乱中国人生活】

打击中国人的灵魂,诱导中国人自卑:

【诱导中国百姓,对中国政府高度绝望。诱导大规模恐惧心理,一言难尽。终极目标:强迫中国,更加屈服】

但凡有些门路,八方奔走:

【组织货源,解同胞燃眉之急。陆地运输,最佳选择。水路,须考虑一定风险。碳酸钠易溶于水,譬如下雨。刮风导致河流浪急,水花四溅】

艰难备至,中国人绝不屈服:

【无论省份,无所谓古法制碱。兹要能用。外邦碱最早盘算:利用碱,一鼓作气搞乱中国。不成想,中国人顽强支撑】

民国7年,1918年:

【整100年前。一群龙的传人,走到一起。带队者,一位中国先生。戴眼镜,讲话很斯文,有礼有节。骨髓里,中国人几千年的英雄气】

实业兴邦的火焰,熊熊燃烧:

【华夏沿海,港口重地。就一个想法:中国制造】

外邦人有所察觉,决心扼杀:

【打着合作的旗号,大棒加红枣。百般阻挠中国人发展】

制碱大技术,举步维艰:

【真不是拍拍脑门,就能怎样。期间曲折程度,一言难尽】

民国10年,1921年:

【一位刻苦钻研的中国学生,出任中国碱厂工程师。曾在外邦国家求学,化学博士学位。坚韧不拔,中国人几千年的英雄气】

民国13年,1924年8月:

【开工制碱,质量不过关。积压】

民国14年,1925年3月:

【重要设备损坏,不得不全面停工】

人有信念,绝不会屈服:

【民国15年,1926年6月。开工,产品过关。就在那一天,整座工厂,哭声震天。又一个民族品牌】

几千年相传的感情,山呼海啸一般:

【当天举办盛大宴会,有酒有肉,面食、米饭、糕点、水果、茶叶,敞开量供应。所有工人尽情吃喝,即兴表演节目。比除夕还热闹。人心所向,拼死一战】

民国16年,1926年8月: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纯碱。外邦国,万国博览会。金奖】

一系列较量,绝不屈服:

【从中国市场,直到海外商战。中国纯碱,拼死勇斗外邦碱】

民国17年,1927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碱企业。商战会议。直白一句:告他,老子不吃酸馒头。明白麽(告他:告诉他,简略说法。口语用最多。我们中方,懂若干种外邦语言。但是商战会议。中方最高管理层,坚持用自己的中国话。听不懂,问翻译)】

翻译官目瞪口呆,愣愣来一句:

【啥…就这…原话照翻】

龙的传人,笑了:

【怎麽着?弄一屉,尝尝。告他(告他:告诉他)】

外邦开出一个丰厚条件:

【你们生产多少,我们要多少。上午出货,中午收钱。我们是你们唯一的,买断经销商。随便去哪里找,没可能。仔细考虑,不要冲动。你会很有钱,好好享受生活】

龙的传人,笑了:

【中国有句古话:为人臣者,宁死不屈节。知道谁麽?中国汉朝,一位战死疆场的英雄。告他】

翻译官是中国人,眼泪差点儿下来:

【开口低声,中国话:大哥,您是天下英雄…兄弟敬您!这很多钱…马上就有。好些伙计得吃饭…何苦呢】

龙的传人,笑了安慰:

【都是中国人。出这门,都是兄弟。今天不应他,为我中华深远计。草木一秋,也做一回好汉:替中国人,出这口气(不应他:不答应他。看出来深层次陷阱,不存在商量)】

翻译官几乎哽咽,翻译成:

【你面前的,这个中国人,已经准备好。为了世代的尊严,跟钱没关系。就好像战争前线,面对机关枪冲锋。远古时代,骑士精神。他说了:祖国就在身后,墓地已经挖好。如果不能回家,请战友,把勋章刻在墓碑。他在天之灵,也会含笑】

对方谈判者,良久沉默:

【实在想不出应对。说甚麽,都是苍白无力】

龙的传人,让拿个小酒坛:

【几个青花瓷碗。斟了些,对饮。肯定战到底,不存在丝毫让步。这碗酒,随便怎麽理解】

对方谈判者,默默吃了酒:

【再没任何建议,起身告辞。道别,不送】

民国19年,1930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纯碱。外邦国,工商博览会。第2次金奖。我们中国人,终于掌握了,自己的馒头】

表过尘封往事,按下不提:

【让我们的目光,再回到1920年。山墙锅子,江岸大城(山墙锅子:区域名,起源无从考证。九门院使承袭诊所,要买碱和肥皂的饭铺,都在此地。仅说区域名,当地人立即明白。即便不给街道,都能打听出来)】

闻听碱,有啥难处:

【朔氏、华廷玺,辇辙瀑锦饭庄,才运来一批。自己用量大,考虑节省费用。第1次跟厂家购买,仅认作内部使用。未列入销售计划。宗骁卫母亲负责,厂家很给面子。西南地区,中国制造】

就说货场,存好些碱:

【没谁特别思量,不过洗衣做饭。甚麽物品,大锅煮一煮,清水再涮。当时叫很好条件,不说笑。普通家庭用碱,很节省】

馄饨煮好,赶忙端回:

【细细说一遍。书建章第一反应:都是碱,国货便宜好用。买卖送上门】

苦于,没带碱出来:

【有肥皂,应急没问题。若长年拿肥皂洗碗,没必要】

2位女眷还在诊所,又进几位看医生:

【不方便打断,女眷坐等。若去叫,不妥】

隔街打量,老板夫妻坐定柜台:

【一众伙计,皆在忙。老板头先肯定累了,稳稳吃茶】

饭铺门前,地上有个大木板:

【权作托盘,撂好些待洗餐具。就那块肥皂。洗碗老妇人,一派痛苦万状。估摸内心考量:洗干净,东西要跟上】

没心思吃喝,饭食撂马车:

【立即翻1块,大尺寸普通肥皂。拽拽衣领,咳嗽一声】

九方载文,立即明白:

【卖肥皂…多拿几个,我去】

书建章立做决断:

【自家过去饭铺,送块肥皂应急。若能行,立即赶去饭庄。离了近,存好些碱。若不行,回头再说。自家先不吃饭,避免绞肠痧。你留此地,看住家当。守护2位姐姐。车马不能动,公司门面。要不要另说的(饭庄:辇辙瀑锦。当时普通百姓,说不出阑尾炎。俗称‘绞肠痧’)】

马车不用额外配鞍,若一定骑:

【只能说很危险,闹市区大忌讳。若在旷野万难,拼了赌一把】

九方闻听,立即反对:

【哥哥好武艺。守2位姐姐,比我强。就看你意思。兹要行,我去】

话虽如此,15岁后生不免担忧:

【两条陌生大汉,直愣愣走进去。是否就好?不由给意见:哥哥稍等,瞧两眼。看看啥门路】

书建章心里,也没底:

【咋开始呢?新丁一个。当下认同,劳烦看看】

此间馆子,门朝西南开:

【拆卸门板,一眼瞧整个大堂。檐下悬匾,黑底绿字描金。从右向左:水乡朱紫榭。字体大气苍劲,有风范】

东北/东南,承重外墙:

【阴角交叉区域,东北/东南承重内墙。内墙,阳角90度交叉】

东北承重内墙,留门洞不装门:

【木头包门口,深色。厨房】

整个铺子,面积不小:

【方形石砖铺地,青灰。厨房以外空间,满布木桌凳。连墙角都塞满食客。推杯换盏,划拳行令】

西北墙一桌,2位着装体面:

【面朝饭铺门的,戴个深色缎子瓜皮帽。银包翡翠帽正。浅色府绸对襟配长裤,不扎裤脚。深色缎子鞋。连连摆手,表示不能再饮。嘴巴叽里咕噜,手抓香烟。胡乱一抹,却掉地面(帽正:瓜皮帽,镶嵌饰品。夏天瓜皮帽,热。帽正彰显身价,可以忍)

跑堂的才招呼旁边,眼疾手快:

【满面堆笑,拣起捏出1颗。笑眯眯,双手奉上。围裙前脸口袋有火柴,立即跟进。帽正兄喜上眉梢,醉意方酣。也想不起护火。凑了点着,夸赞两句。口袋抓几个铜板,打赏】

桌面若干白瓷碗,鱼肉硬菜:

【老年间,江岸大城民间家庭,多用大小碗。盘子相对少。此个饭铺,沿袭家庭理念。却不见粗陶,一水细腻白瓷餐具。竹筷】

点颗烟打赏,借了酒兴:

【朋友眼里,却是大户风范。赶忙一番恭维,抓个白瓷把手壶。推三阻四,不得不再斟满杯】

叽叽呱呱,闲扯街头八卦:

【话题转来转去,聊起副眼镜。实在太对心思,帽正兄咳嗽一声,清清嗓子:还可以,一般般…克罗克斯,太阳下边好变颜色。架子还可以,60块全搞好。不用太贵,不喜欢丢掉。换一副。

戴了要舒服,走走才晓得…这样子一走,买两个,那甚麽…洋公司擦牙齿的。好不好,咱们不清楚。小孩子欢喜呀,摆那边闻味道。啥时候干掉,丢掉就好了(擦牙齿的:牙膏。当时也叫‘擦牙膏’)】

洋东西,当花摆了闻香气:

【干了,就扔。这未免,太过土豪?朋友诚惶诚恐,愣愣张了嘴。想再问啥,却运不上气。俨然个木头桩子,钉在板凳】

快慰生平,夫复何求:

【帽正兄夹口菜,吃口酒。弹弹烟灰,继续道:小孩子麽,对哇…前两天买瓶擦头油,她妈妈用的呀。摆在那边,格小赤佬,不知道想甚麽。抓过去,帮小朋友做游戏。给啥花朵…说那个,上点肥料…全部倒下去…她妈妈不高兴了呀,说他几句。我讲没关系,小孩子有好心肠,对哇…好事情呀(格小赤佬:长辈称呼幼童。这小家伙,小混账)】

朋友真心坐不住,扭来扭去:

【不明就里,以为凳面盘了荆棘。喘两口,依旧气短胸闷。嘟嘟囔囔,鼻腔闷出一句:都没啦…钱买的呀】

一句话讲到位,好比金苹果掉在银网子:

【帽正兄,差点笑出声来。再吃口酒,言语调侃:大瓶的,5角钱。毛毛雨(毛毛雨:此处场景。小钱,不值一提)】

朋友再不敢开口,唯唯诺诺应声:

【帽正兄兴致昂扬,貌似也不醉了。点评时局,谈古论今】

另个伙计,抓把短高粱扫帚:

【仔细清扫。地面不见半点残渣。才转眼,幼童随手丢菜叶。伙计笑笑,直给扫了】

跑堂的剃个锅盖头,左肩搭条抹布:

【半袖坯布对襟,腰缠黑色粗布围裙。坯布长裤扎裤脚,布袜鞋。往来穿梭递菜,嘴巴吆喝不停。200分卖力,时刻保持殷勤】

另有伙计小碎步,未见停歇:

【点头哈腰,连连招呼不周,您老尽兴。哄得客人团团转。更有吃饭的,微醉半酣。打赏香烟1支,还给点上。个伙计受宠若惊,赶忙双手护火。再鞠三五个躬,满口拜年话。一众酒客,笑哈哈】

再有不知为何,2条汉子吃酒:

【1位愤愤不平,叽里呱啦。不知点评何人,总之对不住自家。另1位好言相劝,忙给夹些菜,斟了酒。盛酒器具,白瓷盅或小碗。任选随意】

愤愤的汉子,猛力咀嚼几口:

【拍了筷子桌面,右手臂挥舞。不明就里,以为凭空练书法。咕哩咕噜,愈发恼恨起来。冒一句:甚麽东西来的,眼睛小过杨梅壳(此间场景,表达小过杨梅核。嘴里含糊不清,听了像‘壳’。形容没心胸,没远见。小事情,看了太大)】

朋友赶忙再劝,夹杂许多江岸方言:

【末尾点评,江岸口音国语:兄台消消气,气大伤身。自古如此。你不给他面子,当住许多人…一定恨你呀,对哇…怎麽会给你台阶?肯定棒头拎起来,敲你头颈(棒头:木棍。此处场景,形容人际斗争)】

愤愤的汉子,益发闷气横生:

【吃一大口酒,幸好没用力摔瓷碗。点颗烟,嘬几口。心有不甘:做事情,样样不输给别人。比甚麽,怕个丝瓜瓤子…买他账。你讲,对不对(丝瓜瓤子:表示极度轻蔑)】

朋友倒笑起来,轻撂酒盅:

【给些开导:兄台,甚麽年代都一样。就是靠山再大,也要懂做人。问题来了呀,你还没有靠山,对哇?大老板不会讲你好,会讲人家好。晓得为啥道理?人家比你灵光,不在明处帮你斗。同事看到,都是你发牢骚,火气大。麻烦了呀…会帮大老板讲:你人差,容不下老实人。对哇?讲清楚一点:要是你懂给面子,现在大家开心。对不对(灵光:聪明)】

愤愤的,沉默了:

【抓个酒碗,不出声。朋友好言相劝,继续吃酒】

再看整座馆子,好生快活:

【更有客官,带红颜来此聚会。绅士淑女,济济一桌。吃到尽兴处,筷子敲碗。随口哼哼几句。到底哪家唱词,也没个出处。套一句古话: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西北/西南,外承重墙交叉:

【木质柜台,没啥啰嗦纹饰。迎面浮雕1个字:寿。整体生漆】

台面算盘、账薄、毛笔、铅笔:

【砚台1方,粗陶中小酒瓮几个。瓮迎面贴菱形红纸,墨汁楷书:寿。少见如此,瞧了便有几分痛快】

老板娘20大几,神采大气:

【睡凤眼,双眼皮。透着八面玲珑,唤雨呼风。前清发式,小两把头。两个横长髻,适合扮可爱。红珊瑚串珍珠纯金钩耳环,皮肤很好】

石青色缎子,对襟中长衫:

【圆领平袖,穿上袖子显很大。迎面圆补子,红白金黑4色相间。对称绣鲤鱼,水面浪花。民国时期,个人喜好。如此形制,少见】

左手腕,24K黄金镯:

【花朵图形,颇有重量。右手摇把团扇,绢质木柄。扇柄吊个红穗子,中国结】

台面撂个花纹玻璃碗,非国产:

【百合、莲子、赤豆、花生、大米,人参一起炖。1把纯银大尺寸,汤匙。老板娘一脸富贵气,习惯了】

厅堂坐不开,出街面好多桌:

【丝毫不影响雅兴,照样吃酒猜拳。一派太平景象】

门前支2个生铁炉子:

【1个汤煮,1个平锅油煎。大小馄饨、面条、大饺子,油煎类面食,一概此地。2个木方桌,架个大尺寸面板。2名年轻伙计,动作熟练到极致。行云流水般光景,忙到不能抬头】

九方从外打量一番,返身回:

【给意见:不是扁担挑子。咱才过来,要哪句不痛快,断个财路。您说呢,哥哥(扁担挑子:此处场景,指流动小吃摊)】

很想做点啥,确实没经验:

【书建章不由再思量。萍水相逢,此地风物人情,也不甚清楚。九方说了很对:万一断财路,很没意思】

却见2位女眷,跟诊所老先生讲话:

【过去打断,叫人…没样子,不成…等?若饭铺买回来,咋算?再存一堆,谁肯】

横了一条心,不能错过:

【叮嘱九方:看自己挥手信号。个后生,当下领命】

生平头一遭,完全不知如何:

【心里怦怦跳了快。脚下每一步,似乎都艰难起来】

个汉子,心中默念:

【求佛菩萨保佑,(她)他们是好人。给我吃住,给我衣裳。不睡街头,是我造化。一定报答好人】

迈门槛,直过柜台:

【左掌4指,压右掌4指背。双手大拇指,立起。抬双掌至额头,缓缓下放。上身躬过45度,态度极为恭谨】

对正老板夫妻,开口道:

【哥哥、嫂嫂,给您二位见礼。在下昱褚书建章】

瞧出一身英雄气,绝非常人:

【老板不由忙起身,作个揖。老板娘撂下玻璃碗,欠身示意】

几句寒暄,表明来意:

【不说产品好否,不提便宜贵。只说老板父母家有工厂。价格很实惠,送货上门。做生意打算成本,您见过大世面。整年下来,却也省不少钱。省了钱,您给店里添家当。用不着派人,自会时常过来。看看要啥】

老板娘笑意盈盈,给句夸赞:

【这小兄弟,人有样子。很会讲话…那个大车你们的】

书建章忙回应,有问必答:

【老板娘才明白:早看到,还想哪个地方过来看医生】

个汉子实话实说:

【工厂东西实惠,大家过日子。股份公司,股东家眷对面诊所。看看街坊要甚麽。还有漂亮衣服、鞋子、腰带、手套…七七八八】

老板娘笑起来,实言相告:

【诊所老先生,阿拉爸爸。说看医生要清静,病人心里边舒服。没啥事情,不让咱们跑去哇哇叫…衣服漂亮,这个一定要看看。我过去(阿拉:我)】

欣赏书建章,老板娘愿意多讲话:

【兹要夫人看了顺眼,老板没意见。客气两句,坐了歇着】

过去诊所,大家见礼:

【相互客气,坐了聊家常。九方半刻不敢停歇,直拦个运炊具马车。送包香烟,搭一程】

再瞧水乡朱紫榭,老板站定门口:

【端个玻璃碗,人参粥。正跟食客道别,场面四海。直待众客官离去,吃几口。四下里张望一番,面带喜色】

书建章站定门外,四下里瞧瞧:

【街那头,晃来个小毛驴。2轮板子车,无精打采慢吞吞。车把式焦急上火,嘴巴吆喝不停。小毛驴才不吃这套,依旧四平八稳。闹市也不能多快,个汉子边走边跟驴生气。最后几步磨蹭,终算停了诊所】

再看车后,另条汉子哼哼不停:

【车把式,还1位同伴。特意避开左胳膊,小心翼翼搀扶右臂,托了肋下。个受伤的,额头一片冷汗,痛苦万状。3人慢悠悠,脚丫子蹭地一般。直想挪进诊所】

虽萍水相逢,已然瞧出眉目:

【过去拽了缰绳,相告帮您看车。顾不得寒暄,眼目示意致谢】

如此情形,不由自言自语:

【脱膀子,就一下儿(脱膀子:手臂脱臼。就一下儿:对于练家子,脱臼复位很简单)】

个小毛驴,喜欢书建章:

【摇头晃脑,挺开心。让怎麽走,就怎麽走。门前,2个拴马桩。没任何纹饰,长方体石材。高度一般,鼓形桩础(桩础:拴马桩基座,稳固平衡。此地所用,造型很简单)】

没废话,直跟进诊所:

【但凡车马响动,绝逃不过书建章耳朵。今天,必须如此】

病人多了些,秩序排队:

【正给人诊脉,老医生一眼瞧出啥问题。轻挥手示意落座,这边完结马上过去】

肯定熟悉此地行情,没半点催促:

【个受伤的,不方便嚷嚷。冒冷汗,斜签着坐了。却哪里舒服,硬生生忍着】

书建章直过跟前,没废话:

【我师傅正忙。脱膀子,一下儿就好】

闻听名医高徒,哪里还肯等:

【2位陪来的朋友,忙点头哈腰。正如个汉子说的,就一下儿。周遭病人倒没啥,左不过夸赞好大夫。老医生女儿可惊了。愣愣张嘴,眼珠子瞪好大。2位女眷更两眼发呆,还有这等本事】

老医生眼角余光,早瞧见:

【面皮掠过一丝笑容,继续跟病人讲话】

受伤的感激不尽,直想说一堆拜年话:

【表示无须多礼。别逞强猛气力,休养20≈≈30天。等我师傅,讨些活血化淤膏药。别省小钱,好膀子才能吃饭】

3人点头哈腰,一派感激不尽:

【其中1位,由衷夸赞:老先生高徒,不服不行】

再没多话,立即返身出门:

【门口车马带货,看守】

晚些时候,九方押车赶回:

【辇辙瀑锦派车,大包装食用碱。九方先入诊所见礼,老板娘又一阵笑。直夸个后生:生了结棍,好个身胚(结棍:厉害,有两把刷子,有种,有实力。涵义太广泛。此处场景,夸九方相貌威猛)】

刻不容缓,九方指挥工友:

【一起扛大包碱,直送水乡朱紫榭】

诊所里,3位女子相谈甚欢:

【研究衣服打扮,爱听啥说啥。见女儿开心,老医生笑眯眯。很受用(这位女儿,出世晚。很宠爱)】

老板娘极有经商头脑,当下拿主意:

【父亲诊所宽敞,放个柜台。看医生也是百姓,谁家都要过日子。牙粉、肥皂、碱,都要的呀。附近街坊都信您,肯定买的呀。衣服甚麽的,摆妈妈那边。肯定好多人欢喜(妈妈那边:老医生的妻子,老板娘的母亲。家里还有个杂货铺,生意不错。母亲打理)】

女儿开口,父亲一概答应:

【直说你拿主意,欢喜就好】

很欣赏书建章,让坐了说话:

【老医生细细打量,笑眯眯询问。一派慈祥长者风范。给一句:比我正经徒弟不差,有悟性】

女儿听了真,当下笑道:

【阿爸,以后您收他作徒弟。也做那个…悬壶济世】

书建章忙起身行礼,直道:

【我木头一样蠢人,怎敢在您家门前卖弄】

闻听此言,老医生很受用:

【年轻人懂世面。孺子可教也】

晚些时候,收货款:

【不算零头,94个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