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非为邀名
恋上你看书网,道门法则
经过这次正骨,赵然现在已经完全具备了修行的条件,按照夏侯大长老的评语,属于“上佳”。那么这句上佳的评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赵然炼化功德力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在第三次正骨之前,每天赵然需要花半个时辰来将功德力转化为法力,现在则进一步压缩为原来的一半。他甚至可以不用专门入静打坐,便可随时随地将那一缕缕一丝丝入体的功德力转化为法力,每一丝功德力的炼化都不过是一次呼吸而已。
换句话说,当别人在为吸纳天地灵气辛苦打坐的时候,赵然直接省略了这一关;当别人继续打坐以求将天地灵气转换为自身法力的时候,赵然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转化,几乎不耽误什么功夫。
第二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精炁的炼化。这一关也是赵然以前最头痛的短板,直到服用了玄甲龟的精血之后,才逐渐正常起来。但就算正常起来,也依旧是他的短板。他每天都要苦苦等待自家的精血缓缓生成,凑够三十六滴以后再以早就储存得满满当当的法力来炼化。
现在这个速度又得到了提高,他醒来后第一时间就检视自己的精血量,四十二滴,增加了一成多!过了两天,这个数目继续缓缓增加,达到四十八滴,然后是五十六滴,继而六十四滴……
一个月后,精血的生成量定格在了七十二滴,整整翻了一倍!单就这么一个变化,他的修炼速度就加快了不知有多少。
第三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他对自己这具身体的操控感变得更加灵敏,就如他向华云馆长老们禀告的那样,身体轻松了很多,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这样的身体,不仅有益于修炼,更有益于斗法,斗法实力将会明显增强。
这些变化的最重要指向,就是赵然从此以后挣脱了根骨的桎梏,他的修行之路已经彻底甩掉了这个困扰他六七年的负担。
赵然为华云馆带来了《生生转轮经》,华云馆诸位长老按照道门的修行方法,将其改为了适宜道门修行者正骨的《正骨经》,其中赵然的功劳可谓善莫大焉。
对于既无资质又无根骨的普通人而言,采用华云正骨法配合散骨丹和升门法坛,可以提高很大正骨成功的可能性,但即便如此,其实也是不合算的。比如普通人参加一次升门法坛,原来平均二十次能够成功一次,现在提高了一倍的几率,十次能够成功一次,相对于耗费而言,依然不够看。
同时,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哪怕正骨成功,将来也很难越过金丹一关,法师基本无望,黄冠的机会也不大。这样的修士,培养起来效费比很低。
真正有用的是如赵然、裴中泽之类的半缘体,有资质、无根骨或根骨不佳,正骨成功的几率随资质而定,从两成、三成到五成或者六成,同时正骨成功后,和其他修士一样没有分别。这才是《正骨经》真正的用武之地。
半缘之体,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多,庐山总观每隔二十年都要做一次统计:在大明的所有丁口中,平均每一千人里,大约能够出现一个资质根骨都具备修行条件的修士,约有两人为半缘之体,有不到四个人为废根骨,其余九百九十多人,都是书中所说的“芸芸众生”。
赵然本来也是“芸芸众生”之一,只不过后来捡到了那根神奇的绿索,才逐渐将资质提了上来,爬到了金字塔的上层,成为了那不到百分之一中的特殊人。而经过这次正骨,他终于成为了金字塔最高处的千分之一,可以俯瞰“芸芸众生”了。
因此,华云馆有了《正骨经》以后,可以通过正骨的方式,将那剩下的千分之二也转变为资质根骨俱全的修士,在不考虑修行资源分配的情况下,修士的数量直接增加两倍!
对于道门来说,这具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如此重宝,华云馆自是不敢私藏的,私藏起来也没用,迟早要上交玉皇阁,玉皇阁肯定也不会私藏,必然交至简寂观。因此,在这本经文修订完成后,华云馆上下一片振奋,夏侯长老也做好了亲自前往玉皇阁呈递经书的准备。
赵然听说之后,第一时间就去后山拜见自家老师。
依旧是那座高高的观星台,依旧是那派高冷清幽的场景,可是谈的事情,却比较俗。
“署名?这样有何意义?”江腾恩这回真看不透自家这个徒弟的心思了。
赵然道:“老师,想必您也是知道的,这本功法经书将来会为道门带来什么。”
“我道门修士将数量倍增!”一想到其中的意味,连江腾恩这般入了炼师境的大修士都绷不住脸上那股喜色。
“那么有谁知道老师在其中做过什么吗?”
“我辈修行中人,何须为此浮名所累?”江腾恩不屑道。
好吧,赵然换了个说法:“那么天下人都在受益的时候,有没有人知道我楼观一脉为此做过什么吗?”
“这……”江腾恩微微动容,望着赵然坚定的目光,这位老师一刹那间有些感动——这位弟子入门虽短,却是当真一心一意为了楼观着想啊。
江腾恩当即带着赵然去找夏侯长老,这门功法毕竟不是江腾恩一个人琢磨出来的,里面同样凝聚着诸位长老的心血。
夏侯长老很疑惑,他的想法和江腾鹤大致差不多:“这有什么用呢?难道咱们修道之人还贪图这点虚名吗?”
“非是为了个人邀名,而是为了华云馆。”赵然把刚刚才说给江腾鹤的解释词中的“楼观”二字,立马换成了“华云馆”三个字,一点都没有脸红的意思。
夏侯长老看了看江腾鹤:“?”
江腾鹤看了看赵然:“???”
赵然道:“大长老会把《正骨经》提交玉皇阁,对么?”
“那是自然。”
“玉皇阁会不会把名字改为《玉皇正骨经》?”
夏侯长老嗤笑道:“何至于此!玉皇阁也是要脸的!”
赵然:“或者改为《正骨经——玉皇阁审校版》呢?”
夏侯长老呆了呆:“……不至于吧……”
赵然摊开两只空空如也的手掌,示意道:“一本没有作者名讳的书,怎么改都行。”
好吧,夏侯长老虽说依旧摇着头表示“不至于此”,但还是在长老堂召集了八长老会议。
赵然就在长老堂外静候着,忽然严长老将他满是银发的白头从门缝里探了出来:“作者太多,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