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首台国产电风扇

或许是怕程诺不相信,杨济川亲自从自己的办公室那里搬来厚厚一沓的杂志,谈起里面的内容更是如数家珍:

看着桌上摆放的杂志,扉页上密密麻麻记着笔记,程诺相信眼前这位中年人说的话大概率都是真的,这种历史的痕迹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出来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努力,杨济川使劲朝身边人使眼色,眼珠子一个劲儿的往旁边扭,示意他再过去搬点,自己好在这里陪着。

不料旁边那人也是个憨厚的人,耿直着脖子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粗声粗气关切道:

程诺见状将视线从杂志上转移过来,有点不明所以:

杨济川心里那个恨啊,别说一天了,一小时都差,几台机器稍微一活动,那电费蹭蹭地往上窜,止都止不住,就想着赶紧来个投资人,缓解一下厂子的压力,要不然开关都不敢开,稍稍一动弹,大把钱就没了。

眼下心里只恨自己招的人都太老实,连个眼色都看不出来,便没好气地瞪了旁边工人一眼,随即感慨道:

这话刚撂下,程诺就被这群人前呼后拥着进到了产品陈列间,里面存放着华生电器制造厂做好的产品,说是陈列,其实成品根本没几个,一个手掌就能数得上来。

除了刚才已经宣告失败的两款仿制电风扇外,最令人醒目的就是一台电流限制表,谈起这种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杨济川脸上重新恢复自信:

程诺手里把玩着小玩意,笑道:

杨济川爽朗笑笑:….

话说的云淡风轻,但程诺相信半年的过程肯定历经波折,便问道:

杨济川一愣,随即洒脱道:

旁边的资深工人忍不住了,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沉痛:

杨济川摆摆手,咧嘴笑笑,几次想出声说话喉咙都感觉像被什么给堵住,就是发不出声,深吸一口气笑道:

程诺

没想到工厂还有这么一段隐情,将电流限制表重新放好,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杨济川脸上略带尴尬:

程诺背着手,问道。

杨济川重新组织下语言,解释道。

通过对方的话,程诺很快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怪不得对方这么急迫,原来就靠这一口气吊着命,马上就出气多进气少,呜呼哀哉。

越说心里越气,合伙人叶友才干脆把身上的袖套脱下甩在桌上。

按理来说家丑不可外扬,何况还是在这种引资的关键节口,自己人更不能起内讧。

同是合伙人之一的袁宗耀赶紧把工人们劝走,笑着脸说道:

本来还想看热闹,结果副厂长喊话了,厂下的工人再怎么厉害,也得先服软,要不回头肯定没好果子吃,这年头找个能挣钱养家糊口的工作,也不容易。嘴上虽然埋怨、好奇,但领导发话后,工人师傅们也都三三两两散去,各忙各的。….

等到众人都走得差不多后,袁宗耀把陈列间的门一关,脸上的笑也戛然而止,脸上写满了无奈。

杨济川走过来拍拍好友的肩膀,从墙上取下来一幅照片,拿毛巾仔细擦擦上面的土,最后交给程诺,脸上带着莫名的笑容:

转过身,左右手搂着自己的两位合伙人,笑中带着一丝豪气:

叶友才眼圈微红,锤了他哥们一圈,扯着嗓门道:

杨济川丝毫没有受到打击的样子,乐观道:

看着这互相鼓励的哥仨,程诺也是心有所感,笑道:

杨济川闻之欣喜若狂,小跑上前想握住程诺的手又怕失礼,睁着双眼道:

程诺笑着摇摇头,随即又点点头:

比起赚钱,程诺更看重这些人的才华,区区一个电风扇又怎么会放在眼里,必须有更大的目标,让厂子的人充当他的左膀右臂,填补别的空白。

杨济川激动地双手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问道:

程诺笑道:….

杨济川听罢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头:

程诺环顾四周,准备找一些工具把东西画出来,图片比语言更容易让人明白。

杨济川拍了一下脑门,没费多大功夫就把东西拿了过来:

程诺接过纸和笔,随即在草纸上写写画画,不一会儿就把新式电风扇的草图给做了出来:

看着三人若有所思的样子,程诺继续在纸上画着草图,将后世比较经典的几款造型都给拿了出来:

随后,程诺将后世一些简单且常见的营商技巧教给三人,让他们耳目一新,嘴上连连称道,身上鼓足了干劲,就差会后大干一场,将华生的牌子铺满整个上海滩。

程诺在这里也不是没有私心,教学的过程也是考验的过程,重新考量一下三人的品行和水平,他们的技术放在这个时代似乎排得上数,但放在整个科学院还是不够看,人才济济,倘若真的有心去造风扇,绝对用不了兄弟三人这么长的时间,质量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与其说是看的技术,倒不如说是相中的人才,如今的科学院只有一个中华火柴厂,其他看得见的地方都在花钱,节流是万万不行的,那必须就得开源了。手下目前来说暂时不缺技术人才,但商业人才却几乎没有,眼下碰见一个二者兼任的人,自然是不能放过,创办一个电器厂负责将科学院的技术转化,绝对能赚上一笔钱,不用追求太多,未来裹住特斯拉他们的经费就行。

回到华生电器制造厂方面,他们这边也是受够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苏州电灯厂的单子虽然看着美丽,可惜马上就要完工,到时候又得回归当初的穷日子,届时别说理想了,现实生活都会变得很困难。此时出现的程诺,顶着那么长一串的头衔,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根本禁不住这种投资的诱惑。….

在此背景

下,双方进行了坦率而有效的沟通,最后以5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华生电器制造厂51%的股份,剩下49%由兄弟三人共同持有,而那5万元直接用于下一步的生产扩张计划。

之所以不是全资收购,而是简单控股,程诺也是考虑到厂子是三人一手创办的,身份直接从老板变成打工人,差距有点大,还不如控股后将剩下的股份仍由他们把持,在保证掌握发展方向的同时,最大程度调用他们的积极性,眼光往长远看,未来能挣到手的绝不止眼下这五万十万的。

手里拿着合同,杨济川三人看了又看,忍不住欣喜道:

叶友才摸了摸合同上的字,确定不掉墨后,也咧着嘴笑道:

袁宗耀脸上带着笑意,但说的话却冷静的多:

面对这个问题,程诺胸有成竹,笑道:

杨济川收起合同,眼中仿佛有光闪过,赶紧问道:

程诺摇摇头:

杨济川略带失望,随即安慰对方,也是在安慰自己:

这时程诺脸上挂着神秘的笑容:

杨济川好奇道:

程诺摇头,随后笑道:

杨济川瞳孔猛然放大,可惜时间没持续多久,后面脸色又是一暗:….

程诺不解:

杨济川面带苦涩:

程诺哈哈大笑,笑得哥仨不明所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实在不知道笑点在哪里。

袁宗耀好奇道:

程诺收起笑容,认真道:

程诺摇摇头,神秘道:

比如灯泡厂,前面所说的苏州电灯厂看着厉害,实际上就用了我们一块地,从原材料到

零部件,全是外国货,国内就负责代加工挣个辛苦钱,实在是令人辛酸。

又或者开办仪表厂,眼下国内连个电表都造不出来,但这哥仨直接手工搓出来了电压表、电流表,很明显有吃这碗饭的能力,前期不需要多少高精尖的技术,除了修理科学仪器外,制造个电动机、通用电机什么的完全可以考虑。至于后面物理上课所用的各种类型及各种规格的交流、直流电表、电力表、功率因数表,买别人的终究没有自家定制使唤的舒心。

虽然眼下看着都是民用技术,实际上程诺也是在积累技术和人才,早晚得走上民改军的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