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偷梁换柱把问破
“如此最好。”蓝衣书生柔声,对于船夫,他还是拿出了自己的尊敬。
“施主,该上船了。”船夫道,小船位置突然一转,入口对准了蓝衣书生。
蓝衣书生掐着诀,直接踏入,小船晃晃悠悠的调整了一下,方向一换,在湖中摇摆不定!
“裆......”此刻,古迹上空钟声再次声响。所有仙气汇聚成一幅影像,正是蓝衣书生踏船的影像。
“投射阵法,上古的秘阵啊。这个古迹究竟是哪个宗派的,上古阵法已出两个。”北方修士颤抖,这种阵法已经失传,此时重现,它有了复苏的可能。
“看,梅沧在渡船。”影像中,蓝衣书生面色冰冷的望向众人,他知道众人望得见他。
“你们说他能回答几问?”有人提问。
“应该都可以吧。他若不行,又有谁能?”
“天下修士这么多,他会是天下第一,兄台,你的心被遮住了。”有人默哀,又是一个被天骄所断了路的修士。
“不要说话,看。”有人喝止,指着天空影像道。
只见小船悠悠晃晃的前行,船上有一老者,他的面容模糊,让人看不清楚。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无上道意,让人可以瞬间明悟。
“前辈,请你提出你的问题吧。”梅沧拱手,对着老者尊敬说道。
“我已经提出了我的问题,你随时可以回答。作为第一位渡船者,你消耗了你仅有的一次提醒。”老者解释,但态度强硬。
“什么?问题是什么?我怎么没有听到。”古迹中,众人疑问,分明没有听见船夫的话,此刻却说已经提出了问题。这让他们很伤脑筋。
“大哥,你知道吗?”黄亥挠了挠脑袋,愣是没事想出来,索性问向一旁的杨尘。
杨尘淡然一笑,这种问题他经历过,看了看身旁的黄亥他掏出一颗红晶问道:“这是什么?”
“钱啊。”黄亥不假思索的答道,但是对于杨尘问自己这个问题感到好奇。
“那这又是什么?”又掏出一颗橙晶。
“还是钱啊。”黄亥道。
“这是什么?”最后杨尘掏出一颗黄晶问道。
“大哥你只是干嘛呢?这不就是钱嘛。”黄亥打了一个呵欠说道。
至此,杨尘这才解释道:“既然这三样都叫做钱,那为何人们对它的称呼不同?而这延伸开来也就是道,常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闻言黑衣奴仆恍然大悟,看向杨尘的眼光充满了疑惑,难道书生的悟性如此逆天?
黄亥则是一片茫然,旋即他摇摇头不再多想,反正他又用不上!
影像中,梅沧思索片刻,冰冷的脸上浮现微笑:“前辈是想说物非其名,不应该用它的名字来揣测,延伸过来,不看表面。修仙如是,万法辉煌,不离其根,天为本,行天道。”
“这是什么意思啊?大哥。”黄亥听不懂,这是他见过最复杂的句子。
“这是在说问题并非是问,莫要忘了最根本的东西。”杨尘道,虽然之前已经阐述,但梅沧所说对于他而言还是有些收获。
老者沉默,片刻道:“第一问,算你通过。”
而后,船桨轻摇,小船瞬间行驶十里,距离中央的宝岛还有二十里的距离!
“中央里是什么?”影像中出现了一个小岛,坐落在湖的中央!
“那是古迹中的古宝,有无比珍贵的天材地宝。”有人猜测。
影像中,湖的中央,那座宝岛发出五光十色的光芒。很绚烂,宝岛中有那么一朵花,在光彩中摇曳,花瓣挥洒着仙气,化作阵阵仙雾。
“那是......成仙花,传说凡人食用可得到无上资质。”又一人赞叹,看着宝岛的目光愈加浓烈。
“成仙花!那可是传说之物,怎么会在这里出现?”有人疑问,他在怀疑,这成仙花是不是假的。
“缥缈雾花,凡人与仙本一家。这与古籍中一般无二,应该为真。”道出了成仙花的出处,他的眼色更加强烈。
“对人心的掌握了解到可怕,这个古迹有些神秘。”杨尘看了看影像中的宝岛,宝岛上的成仙花摇曳,在杨尘的眼中,分明就是一株普通的花,不过与成仙花的意象很相近,加上阵法的催动,引动体内仙气产生幻觉,越强者越真实。
“此刻单凭这一手就让人忘掉了梅沧的悟道,更激发了人们的欲望,此处宗教着实不凡。”黑衣奴仆道。
“不错。”杨尘额头冷汗直出,他作为一个体内毫无仙气的人,此刻也上了道,这让他不得不深呼几口气。
黄亥则是完全沉迷其中,口上垂涎。
“成仙花......好吃吗?”说罢,咂了砸嘴。
影像中,老者顿了顿,看着梅沧道:“凡间有一问,困扰仙人无数。你可愿一试?”
“梅某自然愿意。”梅沧开口。
“鸡蛋鸡蛋,这世间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老者笑笑,手中船桨在晃动,船自身却未前进半分。
“大哥,那你有没有办法回答。”黄亥道。
“可以,不过要铤而走险,我相信,梅沧应该会这样回答。”杨尘自信,望着影像中的蓝衣书生,他觉得梅沧也读过圣贤书,算作书生,而有些时候,书生的想法,往往相同。
“什么办法?”黄亥道。
“偷梁换柱加上反客为主!”
杨尘微微一笑,并没有向着黄亥解释,这个问看似难却不难,但是若是这么做了那么下一问很难,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但杨尘坚信梅沧会选择这样做,因为也只有这么做才有一丝可能,其他的做法是死路!
“先有蛋。”梅沧抬头,浅笑道。
“那么,蛋从何来?”老者随着小船轻轻荡悠。
“由天而来,蛋圆天圆,此乃天地馈赠,生之气息,道之所存。”梅沧字字带着仙气,船中绽放大道之花,这船是媒介。
“鸡蛋从何而来?”老者强调,他在提醒梅沧,他答偏了。虽说梅沧解释无误,但他的回答不是他所问的答案。
“这是第三问。”梅沧同样寸步不让,他也在提醒老者,他问的是蛋,而不是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