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渡船三问谁人先
“可是会被传送阵传送出去。”目睹了山骧的离去,杨尘觉得这个古迹对于越级者的做法是直接传送出去。
“不会。”黑衣奴仆摇头:“我不会借用古迹的力量,再加上我身上有祖宝,不会被传送出去。”
闻言,杨尘点头,不再说什么,祖宝这东西虽然他没见过,但他还是能推测它的功能,既然琴蓝能凭此进入幻阵的一处漏洞,那么黑衣奴仆也可以凭此来暗度陈仓。
“噹......”此时,一阵古钟声传来,带着慑人心灵的声音,直穿本心。
“这是?”杨尘疑问,心中默然叹息,自己终究是了解的太少了。
“是大道古音,古渡口开了。”黑衣奴仆略带失魂的说道,大道之音对于修士而言有惑道的作用,这也是展示一个修士对于自己的道的忠诚以及认识!
“每一处古迹都有一处精华,这处古迹的精华便是渡船三问。”黄亥知晓杨尘,直接提道。
“你是如何知晓?”杨尘问道。
“无梦大师所卜,无梦大师,北方修士中最为神秘一人,他的年岁,至今是谜。北方修士中最为年长之人,在他小时曾见过无梦大师。
那时无梦大师便已白发苍苍,如今容颜未变片刻。他的修为也无人知晓,而他最令人恐怖的,是他的占卜,从未失算,每卦必现。而我开天宗就请他为我一卦。”黄亥道。
“这古渡口在哪儿?”杨尘听着这虚无缥缈的大道之音,他的脑海一片嘈杂,分辨不清具体方位。
“就在古迹中央。大哥,我们快点吧,这渡船三问可是可以让人悟道引子,十分珍贵。可惜每人只有一次机会。”黄亥道。
“好。”杨尘点头。
“嗖......”三人开始急速向着古迹中心奔去。
此时,古迹南方,一蓝衣书生听着大道之音,微微笑道:“渡船三问,梅某倒有几分兴趣。”
他坐着,却漂浮在空中,下一刻不见踪影。那是,残影!
古迹北方,女子轻吟,和着大道之音唱起了小曲,周围仙气涌动,呈现一副大道之花:“渡船三问,蓝儿有问。”
此刻,古迹中人潮涌动,所有人的方向都朝着古迹中央聚拢,大道之音越来越强,有人甚至直接晋级踏入使者境界,直接被古迹的传送阵送出古迹。
“这是在测试,没有可以容纳仙气的资质都会踏入使者境界,直接传出这里。既是淘汰,又是补偿。”有人看出,直接说道。
于是,此时一传二,二传三,众人都知晓,那些仙光漂浮的人撑着经脉在容纳,他们在坚持,都为了搏一个未来。
可是,大道之音太过强横,还是有许多人被传送出去!
古迹中,时时刻刻都有人踏入使者境界,而后被古迹中的上古阵法直接传送出去,尽管他们此刻拼命抵抗,但终归有个限制,而这限制也就是他们的肉身强度,只要你肉身抵抗不了体内的仙气,那么任你如何抵抗下一刻直接踏入使者境界!
而此时,古迹中的人数直接锐减三成,这是恐怖的数据,并非人数的减少。
而是在这短短几个时辰,就有几百个使者境界的高手,这对于南方而言,没有好处,而是灾难。所幸北方干预,三成中的九成修士都将踏入北方,至于剩下一成则有南方各大国分配。
大道之音达到一个峰值以后,逐渐减弱,但它的渗透力并未下降,时时刻刻影响着众人。然而这大道之音对于杨尘来说,并无半点影响。他没有仙气,大道之音在杨尘的身上没有媒介,不能发生效果。
不过大道之音的内容杨尘可以清楚听清,这点其他人不能。他们体内的仙气在影响,越多者越模糊,越少者直接踏入使者境,这是一个死性循环,为的是抛砖保玉。在守护这大道之谜。
而此刻,却被杨尘打破,他清楚的感觉到大道之音内容的神秘莫测,他仔细开始倾听,心中慢慢推演。此刻,他忘我的与大道之音融合。
他的身外冒出点点白光,这种异象黄亥等人并未起疑心,此刻大道之音传送,悟道之人数以千计,异象都是千奇百怪的。
大道之音渐渐聚音成线,线的一端直指古迹上空,而另一端剑指杨尘。并未幻化出影像,但神念极强者发现了这个现象。
“木箱书生!”有人看了看杨尘背上的小木箱,泽泽生辉,认出了杨尘。
“大道之音为何大都选择了他?”有一紫衣青年疑惑不解,手中仙气催发,祭出一符帖。
“助卜帖,他是无梦大师什么人?”有人惊呼,对于紫衣青年手中的纸帖十分震惊。助卜帖,此帖有无梦大师的卦演相助,仅仅需要有一定的占卜经验都可占卜。
“在下,吴驳!”紫衣青年轻笑,手中纸帖此刻盘旋在头顶,他的双手各掐道诀,在胸前挥舞出太极圆盘。
“三指神通。”有人注意到他的手,都只用了拇指,食指和中指。此手法,世间独此一例,无梦大师所创,占天占地占人。此刻,他的身份忽然闪过众多北方修士的头脑之中。
“无梦大师的记名弟子之一,记名弟子中排行第九。”有人传音,显然不想让吴驳知晓。
此时,吴驳身外仙气缥缈,化作八股光流,从八方慢慢汇入助卜帖。
助卜帖化作一片光幕,直接侵入吴驳的脑海。
“什么!”吴驳双眼一怔,十分吃惊。“身上无仙缘,是否是老师所寻之人?”
而后,他甩甩脑袋,他决定先去一探究竟,至于此番情况,暂且不说。他的声音很轻很轻,轻到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
待他走后,他的后方,树上的鸟儿眼睛圆咕噜的转着,望着吴驳远去的背影,紧紧盯着。
杨尘慢慢的与大道之音建立了一个平衡,他在接受大道之音的馈赠,参悟大道之音的法与他的逆天之道相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此刻,古迹中央,蓝衣书生望着眼前的一片海,惊涛拍岸,汹涌翻腾。这里的前方,有一条小船,晃晃悠悠的在湖中荡漾,似乎无意可又带着道义。
“船家可在?梅某欲渡。”蓝衣书生朗声道,他的声音蕴含他的法。
“我,一直都在。”小船摇晃,船中传出苍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