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思维节点卡位

  前面我们分析过,人听到一个词汇,同时指向所有的同音词汇,构成一个列表,然后经过思维的反射分析,从列表中选择一项,完成了一次从声音到具体词汇的翻译。

  这个列表中的词汇,就是人的一个个思维节点。

  而巧妙的运用同音词汇,就可以对人的思维形成卡位。

  这是中文的特点,也是我们使用中文的人的一种弱点。

  但是这种弱点灵活运用起来,有时候也起好的作用。

  所以事物是两面的,看人怎么运用。

  同音,造就了我们文化中的无数故事。

  而在心理战中,我们说有天然的信息,也有人为的信息,而有时候,两者是分布清的。

  人为地信息就有一定的目的倾向,而天然的信息,有时候是毫无意义,有时候也可以看做天意使然。

  但是,能达到大规模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意识的同音词汇,也并不是很多。

  现在就有一个:微信。

  这是现在渗透入人们生活的一个词汇,在人的思维检索中甚至超过了威信。

  当你听到这个音的时候,率先反应出来的是微信,而不是威信。

  这就对威信的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当我们想表达威信这个意思的时候,就会感到困扰。

  比如讲话中提到,维护某人的威信。

  这个时候听者率先想到的是某人的微信,这就笑场了,出戏了。

  严肃的话题被冲淡了。

  威信也就丧失了威严。

  因为我们讲威信,一般都是为领导服务的,所以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各级领导。

  但这是一种已经形成的大势,个人是无力抗拒的。

  这是商业的力量,也是群众的力量。

  虽然无法分辨是有意还是无意,但不妨碍我们做具体的分析。

  也许,是时代发展到这里,天意要挑衅一下,也许,是某种不为人知的诱导和策划。

  总之,我们的思维有这样的特点,就有运用和利用的可能。

  这是我们在心理战中需要知道和掌握的,以此可以做相应的考量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