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发现一个研究人员
“这是甚玩意儿?”
“望远镜。”
“又是你鼓捣出来的新东西?”
“送给你玩儿的。”
辛弃疾记得这是辛无病第二次这样说,上次是氢气球,这次是望远镜,有些无语,遂拿起看了看。
“吓,确实远,你变恁小。”
“反了。”
“恁大张脸。”
……
这次的玩具辛弃疾十分喜欢,至少他每次出去的时候,能看清城墙上守军的模样,辛无病告诉他这只是试验品,还需要改进,定型后会多做出几副给他。
辛无病把改进工作交给了谭木匠和辛牛儿,让他们按照之前的试验品,试制出三截套筒的,还有就是,木制的套筒拉出的次数多了会出现松动的情况,思路还是要放在木材做里衬,金属材料做外壳,重要的是稳定。
这几日叆叇馆开也几天,辛无病寻思着去瞧瞧,遂骑马过去。
刚到店中,发现此时内里空空荡荡,只有两三人店员拿着鸡毛掸子在打落灰尘,不过有一个店员正在专心致志的拿着镜片打量。
“官人是要买叆叇吗?”这名店员发现有人进来,忙放下手里的镜片向辛无病问道。
“哦,有些什么叆叇,你给介绍介绍。”辛无病闲来无事,也想着考考这店员。
“那得看你是近视还是昏花,看您这么年轻,应是读书太多,目患近视吧。”
见辛无病轻轻点头,这名店员又继续道:“如果您是近视,我们这里有十余种可供您选择,要么我取来让您试试。”
打磨镜片的工艺还要得益于老吴,他把制陶用的拉坯机改装成了打磨镜片的牵陀车,牵陀车上放置一个铁球,这个铁球就是磨制镜片的主要工具。
铸造好的铁球固定在牵陀车中间,踩动踏板,铁球开始旋转,先用皮毛把铁球打磨得光滑无比,然后用旋转的铁球来打磨镜片,一边磨还要一边加水。
这种方法最早被用来打磨铜镜,现在用来磨镜片也十分管用,而且打磨出来的镜片十分光滑,不影响玻璃的透明度。
这名店员,一边说着,拿出一盒子加工好的叆叇,上面都标好号码,从一到十,他先取出一号的叆叇递给辛无病道:“来,小官人,你先试试这副,看是否能看清楚。”
辛无病拿起这副叆叇,仔细打量了一下镜片和镜框的质量,做工比较精细,整个镜片都被铜丝箍紧,两边用丝麻编制的绳子可以套在耳朵上。
“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叆叇馆,开业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你。”辛无病问道。
“某是昨日刚到,你是?”这么店员有些疑惑的问道。
很快他身边一名店员总算是认出辛无病,赶紧施礼道:“原来是辛副使,小的们眼拙,没能认出你,还请辛副使见谅。”
辛无病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无事,我就过来看看,陈系去哪里了?”
“陈掌柜刚去给一位官人送叆叇去了,是刑部的一位员外郎,陈掌柜说要亲自送去。”旁边那名店员解释道。
“这两日,店里生意可好?”辛无病又问道。
“回辛副使,每日都能卖出十来副出去。”店员拱手回道。
辛无病再次点点头,一日能卖出十余副已经是很大的数量了,一副最便宜的叆叇要卖十贯钱,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还不到丁口的十分之一,能用得起叆叇的人就更少,只有富贵之家才有那个实力。
“你叫什么名字,刚才我见你拿着镜片在琢磨,是觉得镜片有甚不妥之处吗?”辛无病问想那最初接待的店员道。
“回辛副使,某叫郭荣,是觉得这镜片做得十分出色,某家中是司天台之人,从小某就喜欢观察星空,某在想,要是能用这镜片来观察天象应是个好办法。”
“刚才小的发现用两块老花镜可起到放大之效果,觉得好奇,便一直在研究。”这名叫郭荣的店员说道。
“哦,你弄给我看看。”辛无病听罢有些意外,遂交代道。
“来,副使请看,把两块镜片对在一起,下面这个字就放大数倍,不过是反的。”郭荣把两块叆叇用两手拿着,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对着桌上的一本书上的字,拿给辛无病看,然后解释道。
“小的还发现,两手距离变化,这字的大小还会跟着变化。”郭荣一边动着在上面的右手,一边开心的对辛无病说道。
辛无病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开普勒望远镜的原理吗?还能用到显微镜上,这个叫郭荣的人居然能在几百年前就发现了。
就在辛无病内心颇为激动时,郭荣又道:“副使,其实这都与《墨经》之中所言,‘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不谋而合,不光如此,墨家还在镜像的产生也做了说明,如果将镜片置于小孔之上,那看到之物应是如何巨大!”郭荣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
“郭荣,你就别在辛副使耳边聒噪了,你那些书自己回家看去,莫误了副使的时辰。”这时就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走进店中,对郭荣说道,真实掌柜陈系。
“少威,这小子刚来,没甚规矩,你莫见笑。”陈系又对辛无病道。
“是陈系大哥回来了,这几日倒是辛苦你了。”辛无病对陈系拱手道。
陈连、陈系都是祁宰收养的靖康之难的孤儿,陈连天分高,进了太医院还成了祁宰的接班人,陈系没有哥哥的天分,一直在做些药材买卖,现今叆叇馆开业,请他做掌故倒也合适,这人也是算个实在人。
“辛苦甚,都是为了大家的生意,少威,中都的官人们可都夸奖你这叆叇做得极好,比以前用的还要透亮。”陈系夸赞道。
“哈哈哈……陈系大哥,再好的东西,还不得要你来售卖才有主顾嘛,对了,这个郭荣我看他对镜片之事有些研究,要不跟我回去钻研如何做叆叇好了,留在店里,还发挥不出他的特长。”辛无病笑道,又不经意间,想陈系要人。
“这个……某倒无甚意见,就看他自己愿不愿意。”“郭荣,辛副使看上你了,要请你去帮着做叆叇,你可愿意?”陈系遂又问道。
“副使,小的也没有多大研究,这做叆叇小的也不会呀。”郭荣有些意外,对辛无病拱手道。
“无事,我那里就要你这种喜欢琢磨事情的人,不会可以学嘛,我那里的老师傅都可教你,不用担心工钱的问题,你在这里拿多少,我那里只多不少。”辛无病对他笑道。
“辛副使不嫌弃,小的愿听从安排。”郭荣拱手道。
“那好,你收拾收拾,一会儿就跟我走吧。”“陈系大哥,多谢割爱哦。”辛无病说罢,又对陈系拱手致谢。
“谢个甚,不都是为了生意嘛,少威莫要和我客气。”陈系摆摆手道。
……
辛无病带着郭荣回了刑场坊街,把自己做出来的单筒望远镜给他看,郭荣脸上意外的表情,让辛无病忍不住想笑,不过,辛无病十分有耐心的给他解释了一遍这种单筒望远镜的原理,郭荣直呼不可思议,之前还在想如何解决倒像的问题,辛无病就直接给他看了解决的实物。
“副使,原来您早已发现了镜片上的这种特性呀,刚才小的真是班门弄斧了。”郭荣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不用客气,呼我名字便可,这里人都不叫我官职,太别扭。”
“我也是和老师傅门磨镜片的时候发现的,觉得此物用处极大,最近我还在想,两个老花镜,到底能放大到多少倍。”辛无病笑道,遂又把话题引到刚才郭荣提出的,两个凸透镜成像的问题,这是制作显微镜的原理。
辛无病准备让这个叫郭荣的参与研究,当然决绝倒像的问题用一块反射效果好的镜子就解决了。
银镜反应就用锡和汞来实现,这两样金属都十分常见。
辛无病开始安排郭荣加入到谭木匠他们,并拿出了自己印象中显微镜的图纸,让他们几人按照图纸先弄一个样品出来。
这时,太医院来人,让辛无病赶快去一趟宫中,说是皇帝召见,辛无病来不及再交代什么,就跟着来人骑马赶往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