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三章 刘裕生疑 镇恶埋祸
江陵之战,胡泰只能眼睁睁看着赵蔡在江陵城下被万箭穿心,不能出援。
胡泰当时立下誓言,若赵蔡战死,必杀王恒。
沈田子恶狠狠的领着甲士将大笑赴死的胡泰押往大殿之外,准备五马分尸。
王恒眼见胡泰豪迈之态,或许是人之将死之故。不知为何心中忽清晰浮起赵蔡曾对他武艺的指点,及与刘毅身边诸将多年并肩作战的诸般场景,露出惨然之色,心中叹息一声:罢了!我虽心无愧疚,听命于主公,不曾辱使命,然赵蔡和江陵诸多将士确是因我而死,我愿已成,用命偿之便是。
“主公,且慢。胡泰是北府老兵,今日杀我,也算千金一诺,忠义之士。杀义不祥,王恒求主公饶他一命。”王恒竟然出声为胡泰求情道。
王恒得到王仙洲的丹药救治,生命的潜力被完全激发,续命十二时辰,虽仍难逃一死,但外表看去除了身上血淋淋的骇人之极,却面泛红光,根本看不出是重伤将死之人。
正是回光返照之象。
不待刘裕回答,被押往殿外的胡泰闻言,勃然大怒,毫不领情,高呼道:“王恒狗贼,莫假惺惺。无信背主出卖兄弟之人,我不杀之,天亦杀之。”
胡泰骂完,不知哪来的力气,竟猛地挣开甲士的拘押,撞向大殿上的金柱,鲜血四溅,触柱而亡。
沈田子和众甲士皆阻之不及,大殿上一时寂然无声。江陵降将更是升起兔死狐悲之感。
刺史府的宴会不欢而散。
一日后,王恒溘然而逝,刘裕怒而令江陵府兵全军缟素,一时军中哗然。
江陵府兵成分本就复杂,有随刘毅而来的北府兵,有西府兵,有本地城守军。
赵蔡、胡泰虽是刘毅嫡系,追随刘毅而来。但赵蔡和胡泰在江陵府兵中爱兵如子,素有威望。
于是赵蔡被王恒出卖,绕城大战而不得入,麾下兵士惨死殆尽,赵蔡本人被万箭穿心,至交好友胡泰一诺千金为之复仇之事在江陵府兵和百姓中传扬开来。
胡泰部下两千余人,因被勒令为王恒身披缟素愤而起兵反叛,但刘裕迅速派遣沈田子等将领率兵围剿,杀得胡泰余部全军覆灭,由是而波及民间,江陵城中再遭一遍兵峰,无数人家被沈田子所领之兵趁乱洗劫。
又有人传刘裕将血洗江陵,一时江陵城中百姓大悲,有人念起刘毅这两年的爱民之举,赵蔡的忠勇,胡泰的恩怨分明、千金一诺等,私下为刘毅、赵蔡、胡泰等江陵之战战死者焚香、烧纸祭奠,甚至有人为胡泰立祠。
王仙洲神识强大,将城中诸多传言和行为告知刘裕,刘裕勃然大怒,下令成立江陵巡检军司,由沈田子负责,凡家中私下祭奠刘毅、赵蔡、胡泰者男子杀无赦,女子充为军中乐妓。
沈田子率领巡检军司按照王仙洲提供的线索,全城大索。
不时有人被巡检军司从家中带走砍头,城中一时哀鸿遍野,怨声载道。时有血勇之徒反抗被当街击杀,城中气氛愈来愈紧张,百姓噤若寒蝉。
多日不见的西府兵统帅张小玄,便在此时忽然来到王镇恶军中,求见王镇恶。
张小玄先是与丁小乙见上一面,旋即与王镇恶密谈良久。张小玄离开去西府兵大营后,王镇恶当日便去拜见刘裕。
王镇恶见到刘毅,隆重跪拜并以己军功为全城百姓求情,恳求裁撤巡检军司,并求封军中一曲长丁小乙为校尉。
小小校尉之职,刘裕根本不问丁小乙是谁,自然应之,然裁撤巡检军司一事,刘裕冷然驳回。
次日,王镇恶再度求见刘裕恳请裁撤巡检军司,恰逢沈田子在场,沈田子斥王镇恶以军功换取江陵民心,有不轨之心。王镇恶怒而大打出手,与沈田子互殴,为刘裕所阻,二人皆被刘裕赶出,巡检军司未能裁撤。
第三日,张小玄再次登门拜访王镇恶,随后王镇恶携张小玄拜见刘裕,恳求裁撤巡检军司。
张小玄与庾飞白曾在建康城中一起刺杀刘裕,与刘穆之大战虽落于下风,却毫发无损,乃筑基期的高人,刘裕一眼便将他认出。
刘裕不怒反喜,慨然应允裁撤巡检军司。但同时要张小玄所辖的西府兵并入北府,移驻东海郡,独立成军,号为平北军。
张小玄本便是为解江陵百姓之苦而来,自然应之。
刘裕遂上表朝廷封张小玄为平北将军,孟仙客为平北军裨将军,羊邃为军司马。平北军移驻东海郡下邳。
张小玄自此为平北将军,归入北府,成为刘裕麾下一将。
次日,刘裕依约裁撤巡检军司。
谘议参军降将申永闻讯后,立即孤身求见太尉刘裕献策,他对刘裕言:“江陵与朝廷离心已久,隔阂日深。当消除隔阂,依门第和才能选拔人才,礼聘荆州名士入仕朝廷,并对江陵降将善加安抚,同时减免荆州三年赋税和役差,宽宥刑罚,江陵乃至荆州百姓必大悦颂太尉而忘刘毅,拥护朝廷。”
刘裕全部采纳之,江陵城由是风平浪静。胡泰之死带来的一系列变故渐渐消散。江陵百姓安居乐业,百业逐渐恢复正常。
张小玄见江陵百姓无战乱之苦,丁小乙得封校尉,心无挂碍,安排妥当诸般军务后,便以修真历练为借口,令孟仙客代领平北军,羊邃佐之。他向王镇恶和刘裕报备一声,就悄然无声离开军营,与朱显之、姜空往都天峰而去。
张小玄和王镇恶却不知,就在他二人拜见刘裕的次日,沈田子因巡检军司被裁撤心生怨恨,巧遇王仙洲。
在王仙洲的授意下,沈田子再次密告刘裕,王镇恶攻下江陵后将获得奇珍异宝、美人金钱全部赏于部下,自身分文不取,又以其军功为全城百姓求情,实乃是收买人心,将来必有不测之志,恳求太尉秘密防备之。
刘裕怫然不悦,挥退沈田子,却自此对王镇恶心生疑虑,埋下日后祸根。伐蜀之战的主帅亦再无悬念,刘裕更加坚定朱龄石应为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