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 铁路难题
“纵向的一条从辽东南下直达岭南海边。”岳山手指在地图上花了一条线,轨迹大约和前世的京九铁路差不多。
但这条铁路的最北方不是北京,而是深入辽东直达扶余城。
“这条铁路一旦修成,大唐的南北将联系的更加紧密,到时我们再也不用怕辽东方向的异族坐大了。”
他手指又划了一条横线,道:“横向铁路津海道或者江浙道为起点,路过长安经河西走廊直达西域。这条路修成后荒凉的西域将在无法阻隔我们的脚步。”
“我们的军队、粮食补给就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西域,以此为起点继续向西,和绿教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相争。”
听到他的介绍,李世民脑海里幻想出他描述的那一幕,心中一阵激动。不过他马上就清醒过来,道:
“你的想法很美好,且不说大唐有没有那么多钢铁。这一路上到处是丛山峻岭、密布的河流,你准备怎么越过这些天险把铁路修过去?”
岳山道:“大唐很大各种地形都有,修铁路我们面临的困难不只是山河,还有沼泽、湿地等等,将来要是想把铁路修到高原修到北俱芦洲,还要考虑冻土问题。”
“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地形情况,在北方适用的修路标准,到了南方就可能出问题。”
“所以修铁路的时候还要考虑各地地质情况的不同,拿出针对性的方案来。所以想用铁路贯通全国,其中的难题多到你无法想象。”
一旁李大亮都快要哭出来了,本来他以为一座大河桥就够难的了。没想到和真正的困难比起来,这不值一提啊。
李世民脸色也极为难看,不过反倒是没有在生气,而是严肃的道:“你既然知道这些问题,可有解决的办法?”
岳山郑重的道:“办法很简单,遇到河就架桥,遇到山就想办法绕,然不过去就开凿隧道。”
李世民问道:“隧道?”
岳山想了一下说道:“圣人可知汉武帝时期开挖的龙首渠?”
李世民道:“自然是知道的,隧道和龙首渠有什么关系?”
岳山道:“商颜山就横在龙首渠的道路上,当时的匠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给这座宽十里的山打个洞,让水从洞里传过去。这个洞就是隧道。”
“既然隧道可以过水,自然也能过火车。所以如果遇到绕不过去的山,就开凿隧道打通它。”
李世民眼皮子直跳,道:“凿山?”
岳山道:“听起来很难,做起来当然也不容易,但一旦完成将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交通问题,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然我们也不能着急,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承受能力,一步一步的来。”
“这两条铁路看起来很长,但我们可以把他们分拆成几十上百段,一段一段的修。先避开那些地势复杂的地方,修那些地势平坦的路段,慢慢的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而这种分段修路的方法对整体规划的要求就非常高,因为一旦哪一段路修错了,整条铁路可能就无法连接在一起了。”
“不只是这两天纵横全国的大铁路,其它铁路的修建计划也必须要统一规划。”
“就以眼下要修建的长鄂铁路来说,我们不能只着眼于长安和鄂州这一小段距离,还应该思考一下将来如果拓展这条铁路。”
“比如未来我们准备修一条从岭南东道出发,穿越长安经过太原直达大草原的铁路。”
“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这条长鄂铁路修在哪里,具体怎么修,将来才能完美的和这条大铁路先连接在一起。”
李世民点点头,总算是明白了岳山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深以为然。
铁路修建计划确实要从全国的宏观角度考虑,还要着眼未来,这样做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仅仅是岳山刚才说的分段修筑法就必须要宏观规划,今天修一小段,明天再修一小段。过上几年全线打通,就是一条贯穿全国的大铁路。
此时他对铁路修建规划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也知道之前他们规划的长鄂铁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还好发现的早,否则后面更加麻烦。
不过……
“你刚才说的确实很有用,可还是没解决那些复杂地形的难题啊。凿山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还有修桥,这一条不大的河就把他们难住了,遇到大江大河怎么办?”
岳山道:“还记得我和您说过的生产力吗?”
李世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李大亮。
那眼神把李大亮吓的浑身发毛,心中把岳山骂了狗头淋血,这种机密的东西你别当着我的面说啊,他恨不得把自己耳朵堵住什么都听不到。
岳山大致明白李世民在忌惮什么,但他并不是那种不知道分寸的人,自然不会把这个话题深入下去,而是话锋一转道:
“生产力是不停在进步的,前汉时期开挖那十里长的商颜山隧道用了五年时间。就大唐现在的情况来说,我估计三年就能完工。”
“如果圣人愿意调一支神威军过去,协助他们用火药炸石头,甚至连一年的时间都不用就能开通。”
“至于桥梁,这个确实有些麻烦。不过没关系,我恰好知道一种叫水泥的材料,最适合用来修桥、搭建城池堡垒,还能用来修路。”
见岳山只是提了一下词汇没有深入往下说,李世民才放下心中的戒备。
听说要神威军炸石头帮忙开隧道的时候,他的眉头微微走了一下,但也没有反对。他不是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短视之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最优选择。
以前之所以把火药捂得那么严实,是因为除了制造火器,就没有发现别的用处。
要是真能用来开隧道为修铁路提供便利条件,他不介意调派一直神威军过去帮忙。
当岳山说有一种堪称万能的建筑材料的时候,才忍不住打断道:“你说的这个水泥是什么东西?”
岳山回忆了一下水泥的成分,说道:“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照一定比例掺杂在一起打磨成粉,放在高温炉里烧熟。”
“炉温比烧瓷器的温度还要高一些,烧熟后在和一定比例的石膏粉混合在一起就是水泥了。”
“这种材料非常好用,加水加入一定量的沙子和碎石子搅拌,就能凝固在一起,再加入适量的钢筋会更加结实,比石头还结实。”
李世民眼皮子又开始跳了,指着岳山好半天才喝骂道:“混蛋,这种好东西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
岳山讪讪的道:“实在记不起了,刚才你们说修桥我才想到这东西。”
李世民也早就知道了他这个毛病,无奈的道:“以后你多整天躲在家里写书,多关心一些国家大事,想起什么来了就赶紧告诉我。”
岳山道:“喏。”
李世民又对李大亮道:“水泥的炼制方法你记住了吗?下去马上让人烧制。”
李大亮赶紧回道:“臣遵旨,只是那个比例和配方以及水泥的使用方法还请夏国公细说。”
岳山道:“我也只知道所需材料和制作过程,具体的用料比例就不知道了,还需要你们自己进行尝试才行。”
“至于水泥的使用方法……这样吧,回头我把知道的信息写下来,包括开凿隧道、如何设计修筑桥梁的方法。”
“切忌,我知道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自能作为参考,你们一定要先验证过后在去做。还是那句话,亦缓不亦急。”
李大亮点点头,正色道:“谢夏国公指点,我会小心行事的。”
这时李世民又道:“再仔细想想,看还能不能再想起什么重要的东西?”
岳山道:“咱们还是继续说宏观角度规划铁路的问题吧。”
李世民道:“这有什么好说的,到时候我会朝中大臣商议的。”
岳山摇摇头道:“不是这样的,这件事情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刚才我说过,大唐的疆域太广阔了各种地形都有。”
“规划路线的时候必须要把每一地的地质情况都考虑进去,确定铁路线适不适合经过那里。圣人以为朝中大臣有几个懂这些东西的?”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建专门的机构,培养招募专业人才。”
“圣人想修哪条铁路,把命令下达给他们。让他们规划处几条合适的路线,然后圣人在从中挑选一个最符合心意的。这才是完全之道啊。”
“还有专门研究桥梁修建的人才,专门研究打隧道的人才……针对各种地质条件都要有不同的人才,让他们来解决修筑铁路遇到的各种难题。”
“铁路修筑是一个涉及无数行业的综合**业,现在大唐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相关人才。朝廷必须要未雨绸缪,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培养才行。”
李世民道:“你又在给我找难题啊,人才培养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岳山道:“确实不容易,之前您废除匠籍大大激发了工匠们的积极性。”
“以前那些在籍的工匠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孙继承自己的手艺,现在都把手艺当成宝,传男不传女。”
“工部名下的工匠比之前多了好几倍,工作也更加认真负责,这一点李尚书应该最清楚。”
李大亮道:“确实如此,圣人高瞻远瞩一举解决了困扰历朝历代的大问题。”
李世民心下也有些得意,虽然废除匠籍是岳山一力坚持的,但确确实实是在他手里终结的,是他的政绩。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道:“但工匠毕竟非正途,真正有本事的人恐怕还是会选择读书出仕这条路,朝廷想培养足够的相关人才恐怕会很难啊。”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岳山想了想道:“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怕圣人不愿意。”
李世民道:“你先说说什么办法。”
岳山道:“在官吏体系之外专门设立一个全新的公职体系,就像是提刑司的司法官一般。”
“只是这个公职体系不管军不管民也不管法,负责研究百工,但能享受官宦的待遇吃国家的皇粮。”
李世民头疼的道:“刚说你给我找难题,现在又找了个更大的难题,这个策略必然会招致百官反对的。”
岳山不以为意的道:“百官反对大多是害怕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在他们眼里反而变得不重要了。”
“圣人您是一国之君,必然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您觉得有必要,就应该去做。您今天要是不做,以后就算花费十倍百倍的代价也不一定能做成。”
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道理他都懂,可这事儿真棘手。瞅了一眼都快把自己缩在柱子后面去了的李大亮,他问道:“夏国公的法子你以为如何?”
李大亮哪敢表态,支持得罪百官,不支持得罪皇帝,只是推脱道:“此乃国之大事,当有圣人乾纲独断,臣悉听圣人旨意。”
李世民道:“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还有事吗?”
李大亮知道自己该告辞了,连忙起身道:“臣的事情已经说完,请告退。”
李世民道:“嗯,回去好好试验水泥的方子。”
李大亮道:“喏。”然后后退几步转身离开。
等他离开,李世民似乎也不想再谈这些话题,转而问道:“和皇后说过了?”
岳山道:“说过了,皇后和太子妃决定让晋王今天就跟我回去。嗯,晋阳公主也一起去我家暂居。”
提起这个女儿,李世民心情陡然变得沉重起来,道:“也许,她在宫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去你那里还能散散心。离医学院也近,方便诊治。你……嗯,你帮我好好照顾她。”
岳山道:“圣人放心,我会的。”
李世民似乎被扰乱了心绪,没心思在处理政务,起身说道:“走,咱们去后宫,我去陪陪淑儿。”
说完两人一起去了后宫。
他们到的时候,长孙无垢还在忙碌这替她收拾需用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