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郁少君

“王局,我的工作不是应酬,也不是落个好人缘。她怎么看我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案子破了,这就够了啊!破案了,也就没给您丢人,您说呢?”

王局长越听越生气,怒声骂道:“你小子!是真要上天了是不是?按照你的意思,我不但不该怪你,还应该好好褒奖你一番?我跟你说啊,你年轻气盛,孤高清傲,这些我都理解。可是你不能拿这些当理说。怎么,破案的人,就应该不会做人?就应该不懂沟通交流?正好,我这有个机会。郁氏集团的少东家,明天在市里有一次剪彩。对我们市的经济发展,对慈善事业,都有着很大很大的推动和帮助!就这么定了,你明天和我一起去。多接触接触这种场合,也许能让你慢慢学会如何与沈墨之外的人接触。”

苦口婆心说了一番,结果李进好像听都没听,就直接回了一句:“我不去。”

“不去也得去!”

“我找您是想谈三年前的那个案子,和一个证人的事情!不是要和你一起去参加什么剪彩的!您真当我没事干了是不是?”李进说话向来不懂的婉转,其实这就已经很婉转了,至少他没直接说:我又不像你一样那么闲!

王局长也铁了心似的怒道:“你一天还在我手底下,你就还得听我的一天!你去看看人家郁氏集团的少东家,和你年纪差不多,为人处事的态度却和你是一天一地。你再看看你身边的沈墨,那谦谦君子的人格魅力……”

“那个…谁?郁氏少东家……?”李进忽然来了点儿精神。这原因嘛,一是因为郁氏集团在这个城市的名气,大过任何一家企业。多么庞大的财力已经不需要多说了,但是这集团的少当家,却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人。到今天为止,市里至少有三家医院和四所学校和大大小小好几个广场公园都是人家出资赞助重新装修或建设的。慈善事业更是每年两次,比什么节日都准。必须得承认,这个集团的主事,不是李进所厌恶的那种只认钱的无良商人。至少,他们还经常为老百姓做些实际的事呢。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王局所说的这个少东家,郁少君。神奇到如传说一样的人。高智商,高情商,高学历,虽然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但无论是媒体还是员工,对他的评价都出奇的高。这让李进一度好奇这位少东家到底是个何许人?至于第三个原因,也是李进第一反应的原因——刚刚处理完的奸杀案被害人夏林,不就正好是郁氏集团的员工吗?职业病发作,即便已经破案了,他还总想着看看有没有遗漏的案情关联。

就在王局长想再劝李进和他一起去的时候,李进却忽然开口问了句:“明天几点。”

王局长大概是没有想到李进会答应,因为认识好几年了,无论什么样的场合,无论多大的事,李进从来不参与任何应酬。他就是那么特别,特别到……如果不是因为他近乎百分百破案率的话,局里恨不得早早开了他……

这次李进能答应,王局长很高兴,十分欣慰的说:“对嘛,你少让我着点儿急,比什么不强!至于你想谈的事,明天见面再谈吧。”

挂了电话,李进已经明白结果是怎样的了。因为如果王局长有心要告诉李进关于卧底或者旧案的信息,那么刚刚就直接说了,就不必等到明天了。之所以要见面再说,仅仅是因为见面更好劝服李进而已。

这些天的疲惫,让李进没有力气马上去和王权忠据理力争了。他也需要休息,然后用更清醒的头脑,去分析最复杂的案情和凶手。

第二天一早,李进就按照约定的时间和王局长碰了面。局长容光焕发,看起来特别高兴。他说,这个剪彩,几乎意味着这座城市又往前迈了一步。

李进对这些倒是没什么兴趣,用王权忠的话来说,李进这个人,只适合做侦探,不适合搞政治。他压根儿就不会关心城市的发展如何,他只在意城市的安全怎样,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威胁。

来到仪式地点,李进跟着局长落座。环顾四周,就算李进没有接触过,也能看得出都是些大人物。他这个警队队长,大概算是最普通的人了。

趁着还没开始,李进抓紧时间对王权忠说:“头儿,如果你不答应给我资料,那就必须给我个合理的解释。我那个案子,第四个被害人,也是唯一幸存的被害人,就是曾经做过证人的,而且还是三年前。您让我这么不管不问了,我坚决做不到。”

王局长有些心不在焉的瞪了李进一眼说:“都告诉过你了,卧底信息你是想都不要想了。你的案子,还没有紧急严重到我们能解禁卧底资料的地步。至于你说的那个案子,我已经帮你调查了,你手里唯一的幸存者,三年前确实做过证。是一起冲动杀人案,不过你不需要怀疑是当年案情的罪犯报复,因为罪犯有两个,一个还在服无期徒刑,一个去年得肝癌死了。至于你说的那些我们封存了的案子,我觉得你也是想多了。既然封存了,肯定是重大案件,内部案件,并且已经结案了。我现在拿出来让你调查,是在打曾经办案的所有老警员的脸,所以我不能这么干。”

“哦,就是说,所谓的今天谈谈,就是为了告诉我,哪件事都没戏?”李进料想到这样的结果,现在恨不得掉头就走。

可就在这时候,随着一阵人潮喧哗,三四个保全人员护着一个挺拔高挑的身姿,款款走进了会场。

俊朗的面容,得体的微笑,高挑挺拔的身材,那每一步的动作,都像是镜头里设定好的场景,完美到挑不出一点儿毛病。

想也能知道,这个人,就是郁少君。

李进提起些兴致远远的看着那一片人头攒动,呼喊声,尖叫声,这一片嘈杂刺耳的人声鼎沸,让李进不由得揉了揉自己的耳朵,险些怀疑是不是进错了场地,来到了某个明星的见面会。

气质出众的郁少君一上台,顿时就显得旁边这些阿公阿叔们实在是没什么看头了。所有的镜头,闪光灯,都对准了他。就连一旁的王局长,这会儿都十分欣赏的目不转睛。

李进觉得这场合到底还是不适合自己,而这位郁氏少东家,现在看来,人气似乎超过了他一切特质,反而什么也看不出什么来了。

要说容貌俊朗,气质卓绝的人,李进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自己的哥们儿沈墨。但是沈墨的光彩,温和内敛,和他相处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可这郁少君,大概是因为身份不同吧。他的光华,耀眼夺目,带着摄人的气势和霸气。和这样的人相处,即便是面对着他那训练有素的礼仪性微笑,也会觉得倍感压力。

李进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这个传闻中的人。现在见到了,也就这么回事了。想来,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和夏林的死有什么关系的。自己这次绝对是想多了。这位少总裁,怕是连夏林这样小职员的名字都不曾听过吧。无论是身价条件,还是社会地位,他们的悬殊都实在是太大了。在犯罪心理学中,差距越小,矛盾才会越容易出现,差距越大,越不可能有犯罪交集。就好像是,一个国际大毒枭,他的敌人,只有可能是另一个大毒枭或军火贩子,绝对不可能是酒吧歌厅里卖药的小混混。所以,虽然很巧,但是夏林那个案子,和郁氏应该是不存在任何关系。

好不容易等仪式结束了,李进站起身就想要走。可王局长却拉住了他说:“诶?你干什么来的?我让你当观众来了吗?我不是说了,让你和人打打交道吗?”正说着,郁少君就从另一边款款走来,脸上带着从容自信的礼貌微笑。

王局长和他看起来并不是第一次见了,两个人见面后很熟络,也都很客气。王局长特意把李进拉到自己面前,然后对郁少君说:“记得你上次就提起过咱们市破案能力最高,最年轻的队长。这不,这次正好他刚忙完一个案子,我就带他过来了。他就是李进,我们刑警队的破案第一人。”王局长介绍李进的时候,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没错,李进本来也是警方的骄傲。

郁少君十分大方得体的伸出右手,微微颔首笑道:“你好,李队长,久仰了。”

李进和郁少君握了手,同时还以一个没什么温度的微笑:“你好。”

郁少君没什么架子,很有兴致的对李进说:“说出来不怕李队笑话,我在留学期间,读的是心理学。我非常喜欢这一门专业,年少梦想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变成你这样的人。可是学成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能用的上的这些知识的地方。那些年学的知识,也就就此荒废了。我经常从报纸或旁人那里听说你侦办的那些奇案,尤其关于犯罪心理学这方面,更是让我十分着迷。以后有机会,如果李队不嫌弃,我们可以时常一起坐坐,让我好好听听那些我无法想象的故事。今天出门实在太匆忙,没有来得及安排好时间。而且也是实在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你,下次,我一定单独拜访!”

王局长一听郁少君对李进赞誉有加,更是心花怒放。这位少总裁,论孤傲,比李进有过之无不及,哪有几个人能让他看进眼里。没想到他竟然却很欣赏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