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不可抗违
“三公子!”话未落音,罗衫已湿。相顾两茫茫,唯有泪千行。
还不待黎耘发话,银栀便已飞快将脸上的泪痕抹去,露出一温婉笑容,“张嫂,此乃妾身的故人。”
“公子,外面风凉,还请随妾身进屋。”
黎耘此时懵懵呼呼的随着银栀进了屋,直到一杯温茶塞入手中,这才醒过神来,他望着犹在小声抽泣着的孩子,脑中一片空白。
“这可是……”
“三公子,妾身不负黎家所托,终为公子诞下子嗣,”银栀怀抱着幼子,目光温柔如水。她将孩子送至黎耘面前,已然足月的孩子,虽五官尚未张开,可便是如此,依然像极了二哥。黎耘有些颤抖着伸出手,抚上那幼子娇嫩的肌肤,声音里是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可否,让吾抱一下。”
“自是当然,公子还请托住……”银栀还还未说完,却已经明智的闭上了嘴巴,她眼见着黎耘已极其熟悉的姿势接过孩子,动作轻柔无比,而那种骨肉里的血脉相连的感觉,和怀抱佛子完全两样。
“可有取名?”
银栀一脸欣慰的望着被黎耘抱在怀中已然停止了哭泣的孩子,摇了摇头,“王爷本想赐名,只是妾身拒绝了,公子如今是这孩子的唯一亲人,妾身想让公子为其赐名。”
“莫要再提此等妄自菲薄之言,这孩子虽是我黎家血脉,亦是你亲手骨肉,此等大功,功不可莫,待黎家平冤之际,吾定将你记入族谱,百年之后,安睡于吾二哥身旁可愿。”
“公子大恩,银栀,银栀自是愿意。”银栀一时百感交集,一双美目望着黎耘,泪水犹如断线的珠子一般自眼眶滑落,她‘砰’的一声跪倒在地上,对着黎耘纳头便拜。
“这是作甚,吾如今昔日身份,怎能受你跪拜之礼,还不快快起来,便是要拜,理因也是吾先来才是。”黎耘单手抱着侄儿,伸出另一只手,将银栀扶起,一脸的无奈。
“妾身实在是太高兴了,公子勿要见怪。”银栀站起身来,望着黎耘,数月不见,只觉公子气质更甚以往,只是周身冷清气息,道让人不自觉生出不愿靠近之意。想来也是经此大难,而后又磨难所致,但能见三公子安好于其面前,银栀便已是不敢奢求其他。
“黎家此脉,唯求平安,此子便唤作黎忻吧。至于小名,便由你这娘亲来取吧!”黎耘伸手握住幼子的伸出的手,小小的手握在黎耘手心,犹如握住了未来。
“多谢公子赐名,妾身异无所求,即是如此,小名便唤平安吧!”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黎耘所求,亦是她所求。
“恩,喜欢便好,只是抱歉,吾现在没有能力将你母子接出安阳府。”黎耘一脸歉意的望着银栀,安阳王要借黎家之势,他未曾答应,安阳王只能将主意打到平安身上,而如今他势单力微,根本没有与之抗衡之力,且如今京都局势紧张万分,他根本无法护其周全,倒不如在安阳王的监视下,虽没有自由,但小命无碍。
“公子勿要自责,妾身在此甚好,安阳王亦是处处照顾,公子勿须担心,但是公子,切记可要小心行事。”银栀一脸担忧的望着黎耘,忽想起一物,忙转身自床头拿起一虎头模样的玩偶,拿起针线篓的剪刀毫不犹豫便将原本缝好的针脚剪开一口子,从头掏出一物,递向黎耘。
“这是……父亲的虎符,如何此处?”黎耘一看之下,瞬间大惊,却又不忘怀中的平安,将平安轻轻放置在摇篮内,这才伸手接过虎符,冰冷的铜制触感,似乎还残留的父亲的味道,黎耘自知此关系重大,不免低压了声音。
“妾身被安阳王救下之后,才知老爷旧部残兵被安阳王收拢,此物乃是老爷旧部于安阳王府暗地交予妾身的。公子放心,此事并无二人知晓。对了,老爷的遗物妾身也一并收了,前些时日拜祭时,妾身央王爷将老爷之物一并葬于黎家陵墓。”银栀一边放低了声音,一边极其麻利的将剪开的口子再度逢上,以免露出破绽。
提及黎家陵墓之事,黎耘不免悲从心来,一时之间只闻针线穿过布料的抽线声,
“银栀姐姐,快看我给小宝带了什么?”门外少年的咋呼声,打乱了屋内的气氛,黎耘眼疾手快的虎符塞进袖袋中,银栀用剪刀减去余下的线头,还不及将手中的虎头放下,门已经被外面的少年贸贸然推开。
许珩兴高采烈的提着竹子编制成动物模样的玩偶推门而入,一眼便看到站在摇篮前的黎耘,不由表情一垮,露出几分嫌弃的表情望着黎耘。
“你来干什么,不是说不帮我爹嘛!”
“这是吾黎家的血脉,在吾看来,没有谁比吾更有资格,倒是你这小孩儿,与吾黎家非亲非故,又有何资格前来探视吾黎家的子嗣。”黎耘见着许珩气鼓气鼓的模样,倒是忍不住调侃一二,借此舒缓屋内的气氛。
“哼,我才不是小孩儿,我可是小宝的叔叔,自然是有资格的。”许珩走上去,故意朝黎耘那边蹭了蹭,将手中的小玩意儿悬挂于摇篮之上,轻轻的晃动着,隐藏于竹子里面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吸引着平安的注意力。
黎耘倒也不在意的望一旁挪了几步,见许珩逗弄着平安故意无视自己存在,也不曾恼怒,他朝银栀点了点头,“照顾好自己,待有机会吾再来。”
“公子,如今局势紧张,公子行事定要周全。”银栀也不挽留,黎家之后,皆非常人,她虽不济,却亦不愿拖其后退。
“哼,有我在,谁敢欺负银栀姐姐,小宝儿你说是不是。”许珩连个眼神都不屑于留给黎耘,只是其自顾自说的话,却不免让黎耘对这小孩儿高看一二。
“多谢!”说得再多,皆是空话,倒不如不说。黎耘拒绝了银栀的相送,径直出了院子。
院门口,净衍已在此等候多时,见黎耘出来,原本高悬心终于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