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迟来一步

当这个消息传到宫内贵妃娘娘的寝宫后,贵妃很诧异,当下就秘密把为她做事的大宫女叫了过来。

“那如妃又被刺杀了?这次可不是我们的人,那么会是谁弄的呢?”贵妃其实也不是要听宫女的意见,而是自己一个人自说自话,猜测着可能性。

那宫女低着头,乖顺的听着贵妃的分析,不发一语。贵妃也不管自己的话是不是被宫女听去了,这宫女是自己人,不然她哪里敢把人放在这里?贵妃继续自言自语道:“上次的刺杀可还没被查出来,那便只好把上次的刺杀也推到这个主谋身上了。”

虽然目前贵妃也不知道到底还有谁会对如妃痛下杀手,可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替罪羊,怎么可能放过呢?

而这边的杨宛如收到了这个消息,因为杨尚书为了让她安心又特地来看她一下,就顺便把这个消息告诉她了。

说是说顺便,在顾清欢看来不就是在间接的告诉她皇帝对她的恩宠吗?既然杨尚书想让她知道皇帝的恩宠,那杨宛如也就象征性的做出很感动的表情,象征性的说了几句让杨尚书觉得自己真的感激涕零了。

杨尚书走后,红衣就又开始碎碎念了,“小姐,您一点都不着急吗?”

杨宛如懒懒抬头看了一眼红衣,反问道:“我为何要着急?我横竖也没有受伤,陛下愿意出面查清此事自然是好的。”

“可是小姐您一点都不好奇是谁要对付您吗?”红衣不依不饶,非要从她家小姐的脸上看到一点好奇之类的表情。

然而令红衣很失望的是,无论她怎么看,小姐还是老神犹在的低头看书。

“红衣,你的话太多了。”杨宛如淡淡道,这个丫头真是越来越不淡定了,不过是两次刺杀而已,以后说不定还有很多呢,就这两次她就急成这样了,以后哪还了得?

红衣顿时就委屈了,可怜兮兮的看了一眼对她如此冷淡的小姐,最后撅着嘴站在一边看风景了。

刑部尚书是一个很能干的官,既然现在已经把刺客都抓住了,那他第一时间就去审问那几个刺客,这也就导致了杨宛清还没来得及下手就被盘查出来了。

那几个刺客根本就没有什么骨气,刑具才刚拿出来那几个刺客就吓的浑身发软了,还没把刑具往他们身上用呢,他们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招了。

刑部尚书哪里想到这几个看起来硬气的刺客内里居然是这么没骨气的人,作为男人,尚书大人都为这些刺客感到丢脸。

陛下交给他这么容易的任务是不是看不起他?刑部尚书有点烦躁了,那苦苦哀求并把所有事情全盘拖出的刺客更是让刑部尚书烦躁。

“大人饶命啊!大人!我们都是被那个尚书府的大小姐杨宛清指使的啊!”那些刺客还在喊着,刑部尚书此时只是眼神悠然的看着这几个不停求饶的刺客,略微头疼。

想到之前那刺杀案还没查出来,刑部尚书便本着试试能不能问出一点上什么的心态问道:“别吵了!本官的脑仁都要被你们吵炸了!”

那几个刺客立即乖乖的噤声了,依旧目不转睛的看着刑部尚书,眼里满是哀求。

刑部尚书头疼的揉揉额头,很不耐烦问道:“此前的一次刺杀是不是也是那杨大小姐指使的?你们对此可有印象?”

这几个刺客都要被吓死了,那些刑具都不知道给多少人上过刑了,血迹铺了一层又一层,散发出阴冷的幽光。正是因为被吓的已经无法思考了,此时刑部尚书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是是是!大人您明鉴啊!我们几个虽说受人指使去刺杀二小姐,可我们真的无心要了二小姐的命啊!”刺客们有开始哀求了。

尚书大人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因此自然也不想理会这些烦人的刺客了。有胆刺杀后宫妃子就已经是大罪了,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饶恕的可能了。

而此时准备来杀人灭口的杨宛清还是迟了一步,当她扮作来送饭的丫鬟进来后,来到牢门前看到的就是几个抱在一起哭的刺客。

听着这几个刺客的话,杨宛清也猜到自己已经被这几个人供出来了,趁着这几个刺客还没将自己认出来,杨宛清还是把带来的下了毒的饭菜放在了牢门口,随后就忍着心里的恐惧和愤怒离开了。

尚书大人觉得此事还有蹊跷,也就暂时还没有把这件事上报陛下,虽然这一下能将两次刺杀案子都查出来了,可尚书大人还是感到有些说不通的地方。

杨宛清忐忑的出去后就直奔尚书府,此时她还是丫鬟装扮,因此从后门很快就来到了杨夫人的房门前,敲了几下,这是她样夫人的暗号。

果然没过一会儿,杨夫人就从里面打开了门,看到是杨宛清后就一把将她拉了进去。

杨宛清这次是真的知道怕了,一被母亲那温暖干燥的手拉住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杨夫人何曾见过女儿哭的如此委屈,当下就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沉着脸问道:“难道出事了?事情没办妥吗?还是你被认出来了?”

“不是,娘,是我去迟了,那几个该死的混球已经把我供出来了,怎么办啊!娘,官兵是不是马上就要来抓我们了?”杨宛清此时已经没有昨天的傲气了。

她怎么想都没想到会惹到皇帝那边,昨天想到要去毒死那几个刺客也只是一时冲动,现在将事情闹大了,她却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杨夫人也惊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随后她抬手狠狠甩了杨宛清一巴掌,正哭的伤心的杨宛清根本没想到娘亲不仅没有安慰自己,反而还给了自己一巴掌,当时就目瞪口呆的看着娘亲。

“疼吗?宛清。”杨夫人此时也哭成泪人儿了,怎么想到女儿还会有这一天呢?如果早知道的话,她当时就不会任由女儿乱来了,现在可算好了,事情闹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