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釜底抽薪(6)
正房内,卞家三女卞敏同照儿的堂姐、定国公吴虹之女吴熙已先到了,交付了书信,正同肃恒之妻郑氏闲话。郑氏因问起她们途中见闻,吴熙便回一路行舟,又是海上,只觉颠簸,并无别话;再要问些旁的,恰有仆妇前来回话。卞吴二女亦知府内庶务繁忙,如今更添了玟秀出阁之事,便辞了出来。郑氏也未虚留,吩咐丫鬟们将二女领去下处,好生服侍,又命贴身婢女将书信送去书房,这才让那仆妇进屋回话。
却是姨娘陆氏打发人来,说自家长嫂同两个侄女来了,已禀明了老爷,求见太太。
话说肃恒一妻一妾,膝下二子二女,郑氏只得二女,两子俱为陆氏所出——长子肃渔在京为官;次子肃泓并无功名,替父亲料理府中内外事务。即便嫡妻无子,陆氏倒也并未母凭子贵,只因其父早年行商,如今虽依附肃家,置了田产、茶园,到底出身商贾。
陆氏选此时机,原本是想叫侄女们同几位世家小姐交结,再有便是求郑氏出面,以期寻个仕宦人家结亲——郑氏自然明白陆姨娘的心思,既是老爷发话不好不见,方才却有意不叫卞吴二女同她们碰面。
这厢卞吴二女将自东门出去,陆姨娘同兄嫂李氏、侄女宝瑞、宝祺便从西偏门进院。可巧吴照儿也刚从西边玟秀处过来,见了前头走的一众仆妇,因问了句是谁,丫鬟回话时被陆氏听见,忙停下请照儿先行。
照儿迎上前,同陆氏等见了礼,众人一起进了院子。
见了郑氏,自又是一番相叙。照儿笑说是老夫人留了她片刻,这才来的晚了,未同姐姐们一起。
郑氏状似无意,将陆姨娘等人晾在一旁,口中道:“不用说也猜着了,老太太疼你,比疼玟秀还多些呢!”又拉着照儿两手问长问短。
倒是照儿微带窘意,先发话道:“刚还说这回来的巧,不仅遇着卞家姐姐,又遇着姨娘家两位姐姐,初见就觉面善的很——”
郑氏这才将目光投向宝瑞宝祺——膝下有容色倾城的女儿,郑氏自己亦曾自负貌美——而眼前二女,青春少艾,都是花朵一般,妹妹倒还罢了,姐姐宝瑞生的尤其丰润端秀,细目弯眉,肤白似玉,乍看虽不出众,却叫人暗生羡意。
于是众人落座,侍女来换新茶,李氏同两个女儿忙欠身接了道谢——郑氏冷眼瞧着,也觉指不出错处。
接下来又上些果子点心。照儿因见上首郑氏含笑待客,言语和煦,却到底有些淡淡的,而陆姨娘似几番欲言又止,又见宝瑞宝祺妆容衣饰都十分素淡,便起身笑道:“太太同姨娘坐着,我带两位姐姐去园内顽吧,这回正好还带了些东西来,虽不稀罕,到底是京城的,姐姐们莫要见笑,回去赏下人吧。”
照儿既说了,郑氏倒不好拦着,瑞祺二女忙也跟着起身,道了辞,随照儿去了。
见小辈们去了,陆姨娘悄悄松了一口气,正想开口,偏又有方才派去书房送信的大丫鬟玉屏进来回话,只得又将话咽了回去。
郑氏略一思量,如今跟着照儿进了园子,想瞒着也难,传到老夫人那里,老夫人最喜同小辈们热闹,少不得又要叫人留下她们住着——如此一想,索性让陆氏先回去,晚饭摆在园内,叫她们饭时再来。
陆姨娘听了喜不自禁——园内摆饭,自是能见老太太了,到时老太太发了话,旁人想推也推不得!再三的同李氏谢过,欢欢喜喜的去了。
郑氏心内压了几桩事,烦乱不已,便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去了前院书房。
肃恒正命次子肃泓拆看方才靖南的来信。见郑氏来了,肃泓便过来行礼。郑氏虽不喜陆姨娘,对渔泓二人却疼爱有加,二人皆长在正房,当日挑选乳母都由郑氏亲自过问,比之生母陆氏,同嫡母郑氏反倒更近些。长子肃渔少时求学,后又为官在外;倒是肃泓,生的眉目清俊,肖似其父,不似其母,加之自幼承欢膝下,长大亦未离家,故而格外得郑氏偏宠。此时母子一见,郑氏将方才的不快放下大半,只顾心疼道:“先我还同你父亲说,不叫我儿去茶园,晚一两月再去不迟,瞧瞧晒的这样!热坏了可怎好!”
肃泓只笑说不妨事。郑氏道:“我同你父亲有话,你先去吧。”又命婢女们也都下去。
肃泓得了父亲示意,将信折起收好,自去不提。
郑氏先奉上茶来,问夫君靖南有何事。肃恒面上倒无波澜,并不提靖南来信,只淡淡道:“正也有事同你商议,方才我让佩娘带了她两个侄女过去,你可见了?”佩娘正是陆姨娘的闺名。
郑氏微一拧眉,也淡声道:“见了,不知老爷何意?”
肃恒接下所说,令郑氏大出所料,“两个倒都是伶俐孩子,心思明白,年岁也相近,就叫她二人陪玟秀入京吧。”
“陪玟秀入京?”郑氏惊的险些茶盅都未放稳,“老爷这是何意!”
“玟秀天资不差,可她那性子,未必能得宸王独钟,”肃恒道,“宝瑞宝祺两个,一个和婉端方,一个聪敏多思,正可帮衬——”
“老爷!”不待夫君说完,郑氏已涌出泪来,“我已失了一个女儿,念在你我多年夫妻,求你放过玟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