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乾隆之盛·资本萌芽
天幕上。
蓝色的清朝疆土上划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方块。
土色的方块上标注着『耕田』
……
……
在『耕田』上,两个彩色卡通图片贴在上面。
『玉米』:一个如棕鱼形的苞子,苞上出白须垂垂,颗颗攒簇。
『红薯』:一个如拳头大小,皮紫肉白,根茎如芋的食物。
……
……
……
大汉·文帝时期
刘启蹲在垅边看着埋在地里的红薯。
“这玩意儿真有那么大的作用?”
“还能延续一个朝代的灭亡?”
刘恒也看向地里,淡淡道:
“杯水车薪罢了。”
“但百姓能吃饱,不会提着脑袋干造反的事。”
“很有意思的是,但凡能干出惊天动地大事业的。”
“都是那些吃不饱饭的人。”
刘恒看着地里的红薯,又想着另一件事。
这东西若真有那等产量。
那些彻侯会不会起别的心思呢。
双目沉寂如水。
希望你们能拎清自己的位置吧。
……
大汉·景帝时期
当了皇帝刘启,彻底知道了当初阿父的困难。
文景之治的光鲜其实是以货币与法规的被践踏为前提而大兴的。
而这一切的缘由就是因为粮食的产量……
为了解放产量,就要对那些掌握劳动力的人退步。
“一道光……”
刘启坐在席上,长叹一声。
“你不如给我一颗红薯种子。”
“朕去好好琢磨琢磨呢……”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随后又一脸纠结。
卫子夫看着像是一脸便秘的刘彻,起了好奇心。
“陛下可是想到什么不妥之处?”
刘彻纠结的看了她一眼,又看了一眼满脸迷茫的小刘据。
最后又看了一眼一脸“傻白甜”的霍去病。
只能长叹一声:
“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天下啊……”
随即心神下沉。
……
大清·康熙时期
正在微笑的康熙突然一愣,随即神识内观。
『汉武帝:大清康熙皇帝,朕有一事不明,望请赐教。』
『这双季稻……』
……
本来观看天幕的皇帝突然一愣。
好家伙!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
让后世子孙带跑偏了!
双季稻才是最能把握住的东西啊!
随后,又一次皇帝大潜水开始了。
复刻,开始!
……
一颗种子,从抽枝到成长,一直到成为一颗颗雪白团子的过程在天幕中展现出来。
……
……
……
大秦。
嬴政脸色微变。
汉朝打通西域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明明我老秦家才是西边的祖宗!
“呼……”
嬴政幽幽吐了一口气,轻车熟路的按下波涛汹涌的思绪。
“都记下来了吗?”
冯去疾几人齐刷刷看向萧何。
萧何:……
“臣记下来了。”
萧何擦了擦额头上沁出的汗珠。
头一次知道了“朝堂险恶”
就靠我一人记啊?!
嬴政依然正襟危坐不动如山。
心中却再次思索着。
西域等地已经封给六国了,这种子若是被他们先寻到该如何?
若是自己先派人去寻,那也是大海捞针徒劳无功。
嬴政眯着眼睛,淡声道:
“让刘典客放下手中一切事物,即刻入宫见朕。”
随着门外的侍人退下,萧何的心情也开始好转起来。
好兄弟,你也得来陪我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又记了一张帛巾,转头交给霍去病。
“子胥,这事交给你了。”
霍去病拿过帛巾看了看,立刻折叠好放进怀里。
“放心吧陛下,我一定让西域诸侯吐出实情!”
一旁的母子俩脸色怪异。
这听着可不像什么好话啊?
你要干什么?!!
刘彻满意的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
“交给你,朕放心。”
“随便你怎么做!”
“朕只要结果。”
霍去病点了点,起身行礼道:
“臣先去办事,陛下静候佳音。”
刘彻摆了摆手。
“不着急,不着急。”
霍去病却正色道:
“兵贵神速,知己知彼!”
刘彻闻言,笑着虚指两下。
“行,那去吧。”
霍去病拱手退下。
刘彻笑着又看向天幕。
“真不知道还有多少惊喜在等着朕啊。”
……
天幕上,种种作物的生长过程与描像依次展现。
紫色的茎秆在田野中高挺直立。
……
……
淡粉色的漏斗花冠被修长翠绿的叶子合力托着。
……
……
墙隙田垣旁,桑麻纤纤长。
男子在地里拾着园蔬。
女子在一旁纺着纱丝。
孩童们与门外敲着果实。
……
……
大汉。
刘邦下意识的起身赤脚前走两步。
吕雉也亦步亦趋。
两人静静观之,心中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
“这是……历代之功啊……”
刘邦突然伸手握住吕雉的手,吕雉下意识抽回一下,但刘邦却死死握住不放手。
“娥姁……”
刘邦双手合握住,直视吕雉的双目。
“帮我。”
“帮我们。”
吕雉看着刘邦的眼睛。
那里面是渴望、欣喜、希望。
她微微颤着嘴唇,轻声道:
“你……看到了?”
刘邦嘴角慢慢扬起,越扬越大!
他一把将吕雉拉入怀中,大声笑道:
“看到了!乃公看到了!”
“汉!唐!宋!明!清!”
“万民以养天下!天子护佑万民!”
“娥姁!我是对的!我是对的!”
“哈哈哈哈哈!”
“娥姁!天下大同啊!我们找到路了!天下大同啊!”
吕雉瞪圆眼睛被刘邦搂在怀里,身体随着对方摇摆。
她偷偷抬眼瞧着。
年轻了的刘邦满眼的意气风发!
一抹氤氲不知不觉染上双颊。
她下意识的翘起嘴角,轻声呢喃道:
“那可…太好了…”
……
大唐。
李世民突然紧张起来。
“这是治世毋庸置疑……”
长孙皇后也神色紧绷。
“所以……能找到盛世崩塌的根本原因了吗?”
李世民轻轻的点头,又摇了摇头。
“盛世皆为人治,但人治不离农耕。”
“天下田地是有限的。”
“除非脱离田地限制,不然……”
看了这么久,李世民也摸到了点东西。
一些还是围绕在土地。
……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看着天幕里种种行业的兴盛,大约晓得了点什么。
“还是老问题……”
变法。
赵顼坐在石墩上,无奈的笑着自言自语道:
“乱世要变法,盛世也要变法。”
“乱世变为求生。”
“盛世变为破旧。”
若不变,乱则死,盛则败。
“易,不易。常易也。”
……
……
大明·宣德时期
朱瞻基越看越难受。
他捂住心口,咬牙切齿。
若不是那个畜生……
大明怎会盛极而衰啊…
“可恶……可恨!”
……
大清·雍正时期
虽然有点不满意,但雍正也勉强舒缓了眉头。
“还是要以农为本。”
雍正背负双手望着天幕。
“朕还要提高生产呢。”
“没时间搞这些歪门邪道。”
……
……
大明。
老朱微微皱起眉头。
“四民之业,士之外以农为最贵。”
“天下万民,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
“农为天下本务,工商皆末。”
“怎么天幕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要以商为尊?!”
“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逐利之人,从不安分!”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给他倒了杯水,没好气道:
“你先看完再说好不好?”
朱标则若有所思。
他记得,那位宣德皇帝的情景也与此大差不差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