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阿布赉:就你叫乾隆啊?

炎汉·灵帝时期

曹操心里咯噔一下。

好死不死的,提这个作甚!

刘备开始眯眼斜视。

殿内气氛开始焦灼起来!

刘宏吃着葡萄,好似无事发生。

“你们都不吃吗?”

往嘴里扔了一颗葡萄,他看着分坐两边的文武百官,指了指他们面前的葡萄道:

“这东西难保存的紧。”

“这时不吃,等过了好滋味时就不好吃了。”

“此时吃正好。”

“不能早,也不能晚。”

“葡萄自己也是有分寸的!哈哈哈哈!”

“快吃吧!”

殿内众臣对视一眼,不再齐刷刷的看向那颗“葡萄”

刘备也收回视线,只要知道功成身退四字,没人会再难为曹操。

曹操也松了口气。

皇帝的这个态度是最好的。

若真是把他一直捧着,他还真得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出海跑路了。

……

曹魏。

怡然自得的曹操脸瞬间拉长。

什么这叫什么话!

孤成什么了?

逆贼吗?

说这话的人其心可诛!

看到这话,曹操就想起了姜维。

想到姜维他就愤愤不平。

“那大耳贼是有什么奇能不成?!”

面都没见过,居然舍生忘死到那般地步!

“这萨喇尔怕是要受宠的不得了啊。”

……

季汉。

刘备看着这句话很开心!

这说明什么?

天下人心依然在汉!

他暗戳戳的瞥了一眼对面。

看着曹操与孙权的黑脸,笑的更开心了。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神光内敛。

不得不说,清准战争中清廷表现出来的战争决心和韧性,放到历朝历代都是极为罕见的。

但问题也很明显。

没有了外部压力,清朝会不会也迈向朱明老路?

他可没忘了,此时海外还有诸国呢。

“乾隆……”

诸葛亮看向天幕。

就看他能不能像雍正一般,不拘泥满汉之分了。

……

……

天幕上。

正大光明殿。

一名官员对乾隆拱手行礼道:

“陛下,萨喇尔未能与班第、鄂容安并肩力战到底,后又降附于准噶尔,臣奏请处以死刑。”

坐在龙椅上的乾隆看了一眼他,又看了一眼满朝文武,随后缓缓开口道:

“萨喇尔是准部里最先归附我大清,而且作为准噶尔降将,也不能像对待八旗将领一样严苛要求。”

“换言之,萨喇尔若能忠于朝廷,固然值得表彰,但如果做不到,也乃人之常情。”

“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命萨喇尔在班第等人的灵柩前叩首谢罪吧。”

满朝文武也没什么异议,有异议也得憋着。

最后就是高呼陛下英明。

乾隆满意微笑的点了点头,又道:

“然而有功赏,有过罚。”

“因其率部攻阿睦尔撒纳之功,授以内大臣之职。”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出来了。

这乾隆是真的很满意那什么萨了。

“也是,前面一群将领畏首畏尾,就这么一个勇于反击的。”

“肯定不能伤了这等忠臣的臣子心啊。”

“至于这些没用的歪瓜裂枣,伤了也就伤了。”

杨玉环托着腮百无聊赖的甩着绅带。

“三郎说的头头是道,那为什么没做到呢?”

李隆基嘴一停。

这小娘是欠教育了!

……

……

天幕上。

一名将军看着沙盘,突然营帐外传来大呼小叫声。

“大人!大人!”

将军皱眉看向令兵,不悦道:

“何事?”

传令兵单膝跪地抱拳道:

“大人,玉保将军来报!”

“阿睦尔撒纳被诺尔布追及并擒获!”

“即刻送往!”

将军闻言从坐上惊得站起。

一拳头砸在手心上,大笑道: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

“快快拿纸笔来!我要与陛下报捷!”

身边的令员低声道:

“将军,此事首尾不明。”

“所谓人缓则安事缓则圆,不如现探明情况再……”

将军直接推开他,大步迈出。

“聒噪!本官自有定论!”

“命大军就地安灶!报捷!”

……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额头青筋跳动,脸上似笑非笑。

“可真是一名……大孝子啊!”

曲阜都不去了,就为了跑到易州告诉朕这则“喜讯”!

“真是朕的好大儿啊……”

雍正只觉得牙根发痒。

……

……

大唐。

望云亭内

小李治坐在栏杆上挠了挠脑门。

“开玩笑的吧?”

“这都能上当?”

要是这种当都能上……

他能一天骗九次!九次!

还不带重样的!

李承乾扫了一眼天幕,继续翻看奏折,漫不经心道:

“阿睦尔撒纳的骗术确实不是特别高明,只要那什么玉保派人去诺尔布那里验证一下,即知真伪。”

“但玉保居然就不假思索的相信了,还将这一未经证实的消息径直予以上报。”

“策楞同样也是不审虚实,连想都不一想就转报入京,结果弄出了一个让天下啼笑皆非之事。”

“稚奴,你觉得二人是依何等本心行事?”

小李治愣了一下。

他看向大兄,又看了眼远处正在捕蝶的阿耶阿娘与小兕子。

随后又看向大兄。

李承乾既然看着手里奏章,时不时点头或摇头,偶尔批上一句。

好似那句话完全是随口一问。

小李治按下心绪,认真回答道:

“策楞、玉保中计一是缘于立功心切,但最主要的还是缺乏进取心。”

李承乾停止动作,看向小李治。

小李治看着大兄的眼睛,继续道:

“玉保想的是如何可以不战而胜,不劳而获。而策楞也是一样。”

“一日行程而已,就算是阿睦尔撒纳真的已经被擒,也完全可以赶上前去与玉保会合。”

“但他却顿兵不进。”

“这二人有一个算一个。”

“都是贻误军机!该斩!”

李承乾眼带笑意的点了点头。

……

……

大明·洪熙时期

朱高炽仔细打量着天幕。

“承平日久,毫无斗志。”

“将领素质连雍正之时也不如了。”

朱瞻基同样感叹着:

“真是,如出一辙啊。”

清朝开国之时,八旗兵势若破竹。

但到了乾隆时期,也一样堕化了。

“真是想不通,汉唐之时兵力是怎么保持的……”

……

大清·太宗时期

皇太极知道八旗子弟一定会腐化。

他怎么也想不到会腐化的这么快!

“这俩人根本没有活的必要!”

“准噶尔……”

皇太极背负双手,来回踱步。

乾隆现在就像是在照李隆基这面镜子。

准噶尔若是彻底被灭,乾隆会不会也像李隆基一样呢?

……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天真赞叹道:

“这二人竟有如此情谊?”

“与先前的达瓦齐被俘,可谓天壤之别。”

刘娥倚着凭栏,一手托腮,一手摇着团扇冷冷道:

“这人不过是对阿睦尔撒纳的牧地垂涎三尺罢了。”

“两者地界接壤,他留下阿睦尔之后,下一步就该是计划吞并牧地了。”

赵恒愣了一下,喏喏道:

“但有这个勇气……就很值得赞赏了吧?”

刘娥无奈的瞥了他一眼。

“这什么阿布赉敢拒绝清朝的要求,完全就是因为还没有领教过清军的厉害。”

“接下来,清军就该给他上一课了。”

“这课上完,再谈勇气的事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