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少年天子·康熙皇帝

大汉。

刘邦不懂什么叫一代版本一代神。

但也明显看出天上这东西是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此物能横扫天下,天下无敌啊。”

吕雉眉头一跳,带着几分难言之意。

“你是一点不看此物运用的前提条件吗?”

刘邦愣了一下。

“哦!认父啊!”

“多简单,跟敌人的儿女结义联姻一下不就解决了?”

然后刘邦眼睛轻眯,嘴角勾起,看着吕雉调笑道:

“所以……娥姁以为这物件应该怎么用呢?”

“不会是挨个认父吧?”

吕雉咬着牙关。

老东西!

……

大清·康熙时期

皇帝的脸一会青一会白。

有一说一,这东西威力确实惊人。

就看那被纵贯的紫禁城就可得之。

但这使用条件实在是……

胤礽眼睛转了一圈,岔开话题道:

“若是能将此物换成寿命,鳌拜等人也不能那么耀武扬威。”

提起鳌拜,康熙脸色变好许多。

“哼。”

……

天幕上。

孝庄太后坐在暖榻上。

身前是一名身穿官服头戴红顶的洋人老者。

“汤老师,福临德薄,恐怕是过不去了。”

太后哽咽道:

“这孩子最信任你。”

“今儿,他留下几个孩子俱都年幼。”

“老二福全九岁,老三玄烨也才八岁。”

“福临一走,这继位的该是福全,还是玄烨呢?”

没有一丝犹豫,老洋人直接道:

“当然是得立三皇子玄烨。”

太后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为什么是立玄烨?”

洋人直白道:

“因为三皇子已经得过天花,不会再那么容易死了,虽然脸上满是麻子,但将来会活得长。”

……

……

……

大汉·惠帝时期

“那确实。”

刘盈扯了扯腰带,拿起桌上的烤肉大口吃着。

“有什么都不如有个好身体!”

“一切雄心壮志都要依靠体魄!”

吕雉额头上暴起青筋,看着他咬牙切齿道:

“体魄……是锻炼出来的!”

“不是让你这么胡吃海塞的!”

“看看你!你现在站起来能看到自己脚吗!”

刘盈拿肉的手顿了顿,随即又继续咬着。

“阿母!吃完这顿儿子就去锻炼!”

吕雉深吸一口气。

“你最好是……”

真是绝望啊……

老子那副鬼模样,如今儿子也有几分像他老子!

干脆眼不见心不烦算了!

……

天幕上。

脸上带着麻子的小皇帝坐在龙椅上。

身后依然是孝庄太后。

而身前,则是四位威势赫赫的辅政大臣。

……

……

大汉·昭帝时期

刘弗陵看着四位“辅政大臣”不动声色。

四人辅政大臣身份的确立,也就标志着清朝一种新的体制的形成。

这种体制要求四位大臣遇到国家事务时,要先协商共议,然后再一同奏明太皇太后和皇帝。

待太皇太后和皇帝同意、认可之后,四位大臣才能按照太皇太后和皇帝的口谕或者拟旨来颁布执行。

这种新的制度确实可以避免多尔衮那种把持大权的现象,能将权力掌握在皇太后或者皇帝手中。

但是,辅佐体制的缺陷和弊端也很清晰。

成为辅佐大臣的人都位高权重,他们可以直接进入皇宫大内,甚至能代替小皇帝批阅奏折。

一旦四个人权力均衡的局面不能维持,一方占优,那么,很容易造成皇帝权力架空,辅政达成独断专行的情况。

刘弗陵点手指,轻笑一声。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可不是每个权臣都是大将军与诸葛丞相。

更多的是曹丞相与司马老贼。

“四个人,恐怕都难以善终啊。”

……

……

……

大宋·真宗时期

“你善终不善终的。”

赵恒用小指搔了搔眉尾。

“这行为确实嚣张跋扈了。”

“一股子将要狗脚朕的味道。”

“哪个皇帝容得下你呀。”

刘娥合袖在腹,端坐着轻声道:

“这鳌拜和康熙的矛盾,恐怕不止是臣权和皇权的矛盾,其实也是一个治理路线问题。”

“只看鳌拜的行为,固执蛮横,只会打天下不会治天下。”

“一股子努尔哈赤时期的做法,应该也代表了一部分满洲旧贵族的想法。”

“看天幕所讲,这个小皇帝不是轻与之辈。”

“鳌拜与满洲旧贵族的思想应该会在他这里转变。”

……

天幕上。

宫殿内。

一身官服的鳌拜正叩礼起身。

突然!

七八个少年从殿里冲了出来。

他们两个人一组的迅速朝着鳌拜扑了过去。

两个人扑向鳌拜的左臂,两个人扑向鳌拜的右膀。

另两个人压住了鳌拜的左腿,还有两个人扭歪了鳌拜的右脚。

动作娴熟又配合默契。

鳌拜的双手被反扭到了背后,双脚也被反扭到了背后。

同时,又有两个少年从殿里跑了出来。

一个手里拿着一圈绳索,另一个则提溜着一张大渔网。

提着绳索的少年跑到鳌拜的身边,十分麻利地将鳌拜的手脚反捆在了一起。

此时,康熙缓缓从弘德殿里踱过来。

笑眯眯地道:

“鳌大人,你也会有这么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