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明末:亡国之因集大成者
……
……
大汉·文帝时期
“天子用人不用力。”
刘恒靠在垅边,吹着微风淡淡道:
“吏治是朝廷运行之根本,其腐败至此,怎可能赢得前线战争,怎可能让百姓安享太平?”
“蛀空万丈高楼的,正是那些不起眼的蚂蚁。”
刘启则抱着陶罐往嘴里塞着大饼,一边塞一边口齿不清道:
“阿父,你说,皇帝知道吗?”
刘恒轻笑了一声。
不言而喻。
暂累吾民……
对于这一点皇帝心里没数吗?
他太有数了。
那他能解决吗?
怎么可能。
……
……
大秦。
嬴政每到这个时候,都更加敬爱商君。
其他暂且不提,世卿世禄这个废的好啊!
“凡我大秦掌权有名者,大都来自异邦,且有由微贱出身者。”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至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自豪且骄傲!
嬴政昂着头。
我大秦先进啊……
“商君开道通上显贵,陛下则导之以下城旦,陛下真天纵奇才啊!”
谁?!哪个在大放……你母婢的刘邦……
皇帝臭着脸看着那张老脸。
刘邦则一脸“纯真”的看着皇帝。
其余四人再次往外挤了挤。
你要死就死,别溅我们一身血。
……
炎汉·灵帝时期
“就……干养啊?”
刘宏迷茫了。
藩王不是为了做为最后的胜负手而存在的吗?
完全不求回报吗?
你们老朱家究竟懂不懂世袭罔替这四个字的意义啊?
世袭罔替,那就是皇帝的儿子除一位继承皇位外,其余都封亲王。
亲王嫡长子不降等承袭爵位,其余诸子降一等继承。
亲王的嫡长一脉永远是亲王,其余诸子为郡王,以此类推。
算数不会吗?
当汉武帝下推恩令是为了好玩吗?
“诸卿,朕的头好痛啊!”
他抬眼一看,殿内群臣同样面带痛苦。
……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捏着眉间,一脸疲惫,
冗官这个问题看来很难解决了。
除非不用科举,但不用科举就要用世家、外戚……
最后走的还是汉唐老路。
赵煦叹了口气,又抬头看向天幕。
“也罢,最起码大宋的问题还算少的。”
“你大明可就惨了……”
……
大明。
好心办坏事。
朱元璋深刻理解了这五个字的含义。
天幕和后世人说他给大明挖坑他本是不服气的。
毕竟你们懂个屁?咱那是避开前朝与前前朝的各种祸国之机!
但事实胜于雄辩……
“……诏群臣,议事。”
朱元璋掐算着时间,崇祯估计也没几个说头了。
自己去几趟,回来正好能赶上朝会。
……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摇着手里的折扇,心中叹气。
都一样罢了。
不仅下级在糊弄上级,上级也知道下级在糊弄。
而且下级也知道上级知道他们在糊弄,但并不相互揭穿,就这么一直相互糊弄。
不这么做又能如何呢?
皇权不下乡,你想治理就得用人。
汗阿玛想法倒是挺好。
但逼急了弄得天下反清复明又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