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努尔哈赤的功绩
大明·崇祯时期
焦躁,紧张,不安。
朱由检脸色发白的看着天幕。
天上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都指向自己就是那最后的亡国之君!
尤其是对兄长的那句评言。
最后的掌权者。
“朕难道……真的无力回天吗……”
……
……
后金。
盛京·十王亭
努尔哈赤用力咳嗽两声。
看着天幕,双目中精光闪烁。
“果然……”
……
大清·太宗时期
皇太极长舒一口气,随即就是一阵欣喜!
就看天幕的规律,大清入主中原的天命应该就在自己身上!
……
大秦。
嬴政面无表情。
他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诞生在谎言与欺骗、不忠的朝代。
晋!
从虞夏开始就未让戎敌侵染中原的铁律,让它破了!
后面的什么辽金元还有这个清。
都要算它头上!
“晋字不详啊。”
刘邦知道这人小心眼,但这不讲道理的小心眼还是让他“耳目一新”
招惹不得,招惹不得!
……
……
大明。
朱元璋恨得牙痒痒!
“大明天兵并非不可战胜的……那是你没遇见咱!”
他嘴上骂骂咧咧,心中却是一片无奈。
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
集中兵力,据险设伏,坚壁清野,使战略之劣势,变为战术上的绝对优势。
以三万克十三万!
一下子就给了大明一个重拳。
而这一拳也把大明的暗疾打得全部爆发出来。
至此,辽东地区狼烟四起、警报不断。
……
……
天幕上,一张张写着细长蜿蜒的字体纸张于火焰中消失。
最后,一只大手提笔于纸上。
新的文字开始诞生。
……
……
……
大汉。
刘邦眯了眯眼。
“这老小子,确实心怀大志久矣。”
文字的意义,最主要在于备忘,在于固定不变地长远存留。
文字不会随人世的更改而变化。
和现实中的所有一切都不一样,只要化为文字书写下来的,就不会改变,不会消失。
在华夏,文字才是本质。
语言上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无所谓,但要写成文字,那就不一样了,那是不同真理层次上的事。
……
……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捻着胡须,面色如常。
“这不就是八柱国吗?”
“有什么好惊讶的?”
一旁的小李渊捧着脸看着自己的未来媳妇,头也不回道:
“但这八旗好像固定下来了。”
宇文邕脸色一僵。
兔崽子,在这点谁呢!
……
大隋。
杨坚抚桌而叹:
“百年一遇的领袖人物加上精心设计的体制,带来了实力的快速攀升。”
“加上竞争对手的此消彼长,造就一代霸业。”
独孤伽罗摸了摸鬓角,带着几分漫不经心。
“这八旗,分明就是以人治地。”
“真入主中原,还是要以地制人。”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不太自然的摸了摸脑门。
怎么说呢……
把八旗制度抬的过高了。
其实这玩意儿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
太宗爷他们那阵攻城掠地时出力的就是绿营了。
而绿营里那都是什么人?
是明军哒!
到了顺治爷那里八旗战力都已经差不多废了。
朕如今都不指望八旗了。
但……
“哗”的一下的打开折扇。
八旗的目的又不全是为了战力。
这点倒是没错。
毕竟整个大清就是一个大一点且不能动的“游牧”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