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凑不出三对家庭美满的皇帝
大清·乾隆时期
“圣天子垂拱而治……”
乾隆拍着扇子,看着天幕里渐渐消散的紫气三千里。
感叹道:
“这隆庆皇帝其实同弘治皇帝差不多。”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也都是配合大臣们的要求,自己不去干预那些大臣们做事情。”
“而经历过嘉靖皇帝的调教,他也知道内阁和各部院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大明王朝即使没有他也能照常运转。”
“而他也不像弘治一样那么压抑自己而求全于大臣,该寻欢作乐的时候决不约束自己,不想上早朝就不上早朝,反正对当时的大明皇帝来讲,所谓的早朝根本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无聊的仪式。”
“有事写个奏章,他照批就是了。”
“大臣们都把事情给做好了,有矛盾他再出面调解一下。”
“所以隆庆皇帝在位期间,大明开始出现中兴之象,而他的生活却比弘治皇帝悠闲得多。”
“汉臣所理想的圣天子垂拱而治,也就隆庆皇帝最为接近了。”
永琰则带着几分焦急。
“汗阿玛,隆庆皇帝的寿命可太长了……”
乾隆毫不在意的挥挥手。
“除了汉高祖,朕还真没见过有哪几个皇帝在后期不昏庸无智的。”
“你觉得那些大臣尝到权力的甜头,会不会想更进一步?”
“一个皇帝获得太久,有时候对国家也不是什么好事。”
一边的和珅偷偷的掐着自己的大腿。
好险!差点笑出声!
……
天幕上。
一名白嫩的稚童坐在龙椅上。
站在其左侧的是一名红袍大臣。
而在小皇帝的右侧和身后,则各站着一位头戴凤冠的后妃。
……
……
大明·万历时期
小皇帝看着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册立自己为太子的父亲,一时间泪眼朦胧。
张居正看着天幕里先帝,又看了一眼正在抽噎的小皇帝。
心中定下主意。
无其他,为报先帝之德。
居正为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大明·神宗时期
朱翊钧的脸色有些动容。
他依然记得,就在册封自己为太子的第三天。
父亲下诏,除罪在不赦外,其余不论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一概赦免。
各处逃亡人户,愿复业者,免除差役二年。
天下免除赋税徭役五年。
“父亲……”
……
……
天幕上。
皇宫御道拐角处。
一身锦绣袍服的奶娃娃一板正经的对着眼前的大臣们拱手道:
“翊钧辛苦先生们教导了。”
大臣们笑呵呵的顿首答谢道:
“愿殿下勤学。”
小娃娃认真回答道:
“方才读过。”
然后看了看天色又道:
“先生且去休息。”
大臣们再次顿首答谢,随即看着被一帮侍人拥簇着去后宫走去的太子,小声讨论着:
“太子聪慧好学,不枉陛下心意啊。”“能对皇后候起居,也是天性至孝。”
“李贵妃是有德之妃啊。”
“咱们这太子还会劝谏皇帝呢。”
一名老臣突然开口,众臣好奇看向他。
老臣捻须笑道:
“昨日陛下在宫中骑马奔驰,太子见便劝谏道:陛下天下主,一個人骑马驰骋,不怕摔下来吗?”
“陛下大悦,立即下马赏赐一番!”
一众大臣闻言大为欢喜?
“善啊!”
“太子孝且聪,大明安矣!”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向宫门走去。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沉默了。
扶苏……
他一时有些记不清了。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子二人有了隔阂?
嬴政陷入回忆。
……
大汉。
刘邦倚着身边的软枕,眼中闪过一丝惆怅。
刘肥……
吕雉不动声色的按下眼中异色。
盈儿鲁元……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羡慕了。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家儿子。
还在那撅屁股玩呢。
“哼……”
卫子夫瞥了他一眼,心中冷笑。
你自己是怎么对待孩子的自己不知道吗?
人家是父子,然后是君臣。
你这是君臣,然后是父子。
就这你还想有孺慕之情?
做梦去吧!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突然觉得自己确实是天命加身。
既能中兴大汉。
又得家庭美满。
观历代帝王,又有哪个能如同朕一般?
……
……
……
历朝历代的皇帝俱都目瞪口呆。
随即几乎就是一片破口大骂!
他们早知道后人有个莫名其妙的刨坟风俗。
但知道也就知道了,他们也伸手不到那里。
但现在,你们不怕天打雷劈啊!
多大仇多大恨啊?
最恶毒也不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