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朱见深挨骂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汉文帝时期
“这就是公心私心的区别了。”
刘恒看着桌子已经长好绿芽可以播种的红薯,平静道:
“汉家天子,刘氏天命。”
“这天命从何而来?”
刘启沉默片刻。
“除暴秦,安天下。”
刘恒点点头,继续问道:
“大唐天子,盛唐天下。”
“其天命从而何而来?”
刘启想到那个天生富贵的男人,不由自主感叹道:
“文武并举,贞观之治。”
刘恒拨弄着绿芽。
“赵氏宋家,天命如何?”
刘启摇摇头。
“君臣合与不合,实难说清。”
刘恒看着有了几分沉稳之性的刘启,淡淡道:
“法、礼,其根源依然是权力。”
“只有权力才能保障法与礼的认真执行。”
“但皇帝的最高权力是无法用法来束缚的,所以只能用纲常公义的礼来约束。”
“但这种约束是柔性的,不是刚性的。”
“我汉家法礼说白了就是不走秦朝老路。”
“君臣众志成城只有一念,一统、安定。”
“大唐君臣也是一念,超越隋朝,比肩太宗。”
“宋朝君臣虽时合时不合,但也都有复土之志。”
“总体来说,都是公心大于私心的。”
刘恒望着天幕里的大明皇帝,幽幽长声道:
“但你说能清明朝的公心在哪吗?”
“他们要为什么而付出自己的一切呢?”
“朱元璋欲以一己之力而定天下万世。”
“视天下如阡陌,百官如害虫。”
“君臣离心离德的种子已经种下。”
“朱棣打出赫赫武功压制住苗头。”
“仁宣之治弥合裂缝。”
“然后出现一个朱祁镇杀了于谦,导致前功尽弃。”
“法本来就约束不了皇帝。”
“皇帝手中的权力一律是公权力,现在又出现一个硬要用公权逞私欲,而且还是违背伦常的皇帝。”
“你觉得官员会怎么想?”
刘启默默的听着,深吸一口气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大明制度本就视他们为犬马,但还有于谦这等人以公为念。”
“于谦一心,公心不存,但还有伦理纲常存在。”
“现在……”
“既然皇帝能用公权逞私欲,也干了,那我们为何不能?”
刘恒看着认真阐述想法的刘启,笑了。
“启儿,朕从来不认同你大父那种君相对立的说法。”
“但朕理解,因为有李斯的前车之鉴。”
“朕要告诉你。”
刘恒正视着刘启的眼睛,肃穆到:
“只要你坐在这个位置一心为公,为天下。”
“那就没有君臣之分。”
“他们只是你肢体的延伸罢了。”
“君臣本一体,体的是天下之公。”
“君有私则臣有欲,君臣对立而公在何处?”
“朝廷无公,安天下何?”
“法术势,逞私之说,非正道。”
“不用!”
……
……
炎汉灵帝时期
“这熟悉的味道……”
刘宏挥手扇着凉风。
“他不会也弄出个什么十常侍来吧?”
……
大唐宪宗时期
李纯似乎一瞬间就看到了大明的未来。
“何至于此啊。”
为了一个妇人值得吗?
……
大宋真宗时期
“这小子是有点叛逆在身上的。”
赵恒不知道怎么形容朱见深。
但就看目前的种种行为。
他对朝廷上的众臣抱有极强的敌意、不信任与仇视。
刘娥则心疼的叹口气。
“宫里的人最擅长踩高捧低。”
“五岁孩子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肯定是有几分埋怨的。”
……
……
大明。
朱元璋现在连生气的心都没有了。
“奇葩……”
他念叨着这两个字。
“真是……奇葩。”
不上朝,对着干。
似小孩子一样的对抗方式。
“大明的脸啊……”
……
大明永乐时期
“有没有正常人啊?”
朱棣都快看傻了!
这特么是明显奔着捞钱捞权去的!
不上朝的这种对抗方式就够离谱了。
现在还让宦官插手地方?
文人底线低,宦官底线就高了?!
还是说你与大臣夺权的法子就是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
你疯了?!
在大臣内部分化拉拢不行吗!
……
,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有点憋不住了。
“这位仁兄你未免有点过于松弛任性了。”
你这情种当得太不拿国家当回事了吧?
“难怪被编排啊。”
这不排你排谁啊!
……
……
大唐。
李世民看的脑袋疼。
他现在都摸不准天上的言辞有几分能信。
但种种政令不能都是假的吧?
最起码确实派了宦官镇守地方吧?
这件事就已经很挑战普遍认知了,何况闹出边境骚乱还能升官善终。
这怎么看这皇帝都是四个字。
昏庸至极!
“这也能是宪宗?”
……
……
……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不是很理解朱见深在想什么,所以他求助于李泌。
李泌倒是明白了几分,但也觉得这皇帝过于天真。
“说到底,无非争权二字。”
“朱见深不信任大臣,想绕过科举提拔只属于自己的朝臣。”
“朝臣也不信任皇帝,实在是种种行为都让大臣难以接受。”
“两方谁也不认为自己错了,也都认为对方不可理解。”
“随即架在一起,谁也不肯退步。”
李隆基微微后仰。
不敢置信。
“就因为这个?”
“因为一个万贞儿?”
李泌微笑着。
“陛下应该很清楚才对?”
“您不也是一样?”
李隆基瞪着眼睛看着他。
朕要学太宗!学太宗!
太宗能忍魏征,朕就能忍他!
“哼!”
……
大宋。
赵匡胤很难理解朱家人都在想什么。
他现在感觉好像一帮人里就朱允是最正常的……
哦,还有那个没什么印象的仁宗。
其余似乎没一个是正常人!
这人完全视国法于无睹啊!
……
大明。
朱元璋闭上眼睛捂着心口。
“都是个些什么东西啊!”
“大明怎么就摊上这么几个皇帝了!”
……
……
大汉。
“好小子!”
刘邦仔细看了半天。
猛的站起身抚掌叫好。
“好一盘大棋!”
“好一手分化拉拢!”
吕雉则厌恶的看着天幕的皇帝。
“你从哪看出他下棋的?”
“明明就是一个胡作非为的败家子!”
刘邦叉腰看着吕雉,嘴角带笑。
“哈哈!又被骗了吧!”
吕雉眯眼看向他。
这混蛋向来不着调,但看人从未出错。
被骗了?什么被骗了?被谁……
等等!
吕雉猛的想起天幕上不久前说过的那句话。
‘又一个被忽悠了的孩子’
刘邦看着微微睁圆凤目的吕雉,调笑着:
“别看他怎么说。”
“看他怎么做。”
“武职绕过文官掌握手中。”
“文官内部从铁板一块化为两党。”
“你看小子招招带蠢。”
“人家不上朝就把朝廷上那的波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吕雉平复了心情。
“那佞幸等辈怎么说?”
“拆民居,以国库造寺观。”
“这等不是昏君之举?”
刘邦也收敛了笑脸。
“娥,你信不信,他一定会补偿百姓的。”
吕雉点点头。
“我信。”
刘邦被晃的一愣。
“娥,你还是信我的!你心里有我!”
“哎呀!离我远点!别黏着我!”
“啵!”
“刘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