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朱棣:“江山如画,不复再见。”

天幕上的镜头自北平上移。

浮光掠影。

来到一处山麓。

放眼望去。

十来个长条方阵,前后绵延十里,陈于山麓之上。

龙旗宝纛随风招展。

士兵披坚执锐,森森铁甲在日光辉映下如粼粼波光,闪着耀眼的寒芒。

对面。

一群胡骑挥舞着雪亮的马刀,狂呼乱叫着向布阵的明军袭来。

“放!”

“砰!砰!砰!”

一阵硝烟散尽,带头仰攻的胡骑便和十余个骑兵倒在了血泊中。

剩下的胡骑被这突如其来的电光石火吓得魂飞魄散,掉头亡命。

其余各队胡骑也都拨马回阵,再不敢靠近明军半步。

任凭大小头领喝骂抽打,那些胡骑都一动不动。

曾经傲视天下的蒙古骑兵,在面对明军的铁甲洪流时。

眼中露出深深的惧意。

……

大汉武帝时期

“陛下,别看了,臣做不到。”

霍去病无奈的别过头。

打仗我在行,但这玩意就脱离自己的知识体系了。

刘彻砸了砸嘴。

“也不知道墨家的人能不能看出点什么……”

“……要不独尊墨家把他们钓出来?”

霍去病看着陷入沉思的刘彻,忍不住道:

“陛下,不说墨家子弟上不上当,就算上当了他们也不会干的。”

刘彻被霍去病的话点醒,想起了墨家在诸子百家中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那是一群,谁弱帮谁谁强打谁的犟种。

“……活该你们没落!”

……

大唐。

“好东西……”

李世民有点馋了。

这东西与宋末那时的完全不一样。

它能打死人了!

……

大宋高宗时期

岳飞与赵下意识对视一眼。

火器看来大有可为啊。

……

大蒙古国。

“火器……”

成吉思汗当然知道那一阵雷鸣是什么。

“这火统的威力似乎与以前所见的大不一样?”

……

大元。

“蒙古铁骑横扫天下,兵锋所指无人能敌!”

忽必烈略有些伤心。

“火器威力虽然不弱,但准备时间长,本应趁明军立足未稳之际主动出击。”

“不料区区百年过去,却沦落到临阵不敢出战的地步。”

……

……

季汉。

刘备又瞅了一眼曹操。

曹操以为自己脸上沾了东西,下意识摸了摸。

“汉王,可是操哪有有何不妥啊?”

刘备下意识道:

“不,只是想到孟德也颇爱总结几胜几败。”

曹操有理由怀疑对面那大耳贼是在讽刺自己,但他没证据……有证据也没用……

那不是我总结的!

是荀!

……

……

……

大明。

“什么乱七八糟的!”

朱元璋有时候就不愿看这后世子弟说话。

“跟得了失心疯一样!”

……

大汉和帝时期

“封狼居胥啊……”

刘肇看着天幕里那代表武将与国家荣耀的词语。

“其实,勒石燕然也不差。”

……

一个大胖子咳嗦着一闪而过!

……

大明。

“什么玩意!”

老朱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天幕。

猛地就被惊了一下!

“谁家猪成精了!这么胖!”

马皇后没好气道:

“谁家猪……你家猪!”

朱元璋眉头一竖,随即反应过来。

“你说那是燕贼逆子!!”

老朱声线都破了!

胖,是有福气的贵相。

但你不能胖成一个球啊!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不做理会。

老朱讨了个没趣,继续看着天幕。

一旁的小朱棣坐的乖巧。

“娘,大哥什么时候回来啊?”

马皇后摸了摸小朱棣的头。

“安慰一趟老臣,晚饭前差不多就回来了。”

小朱棣点点头。

朱元璋:“哼!”

“朱重八!你再哼哼就去跟猪睡吧!”

后宫之主勃然大怒,大明皇帝瞬间求饶。

……

……

天幕上的胡骑看着明军阵列不敢上前。

朱棣骑着战马居高临下。

“既然山不就我,我来就山好了。”

“传令,奏战歌!”

“让这帮鞑子知道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身边的令官立刻传令下去。

不多时,战歌在山谷上空响起。

先是乐官领唱,继而御营亲卫齐唱。

到最后成了数十余万将士的大合唱!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

三军将士同声高唱,都包含着内心的激荡!

……

大秦。

嬴政抿着嘴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大汉。

刘邦体会着那歌曲中激昂,默默念着。

“大风起兮……”

……

大唐。

“军歌啊……”

李世民想到了自己当初所唱的破阵曲。

“语言通俗,大义却不知高出几何……”

……

大宋。

岳飞颤抖着嘴唇,随声合唱着。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

大明。

一脸赔笑的老朱再听到耳熟的军歌后,脸色瞬间变了。

他怔怔的看着天上。

“红巾军…军歌……”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

无论他们的本意是什么。

他们都借用这首慷慨悲壮的战歌,向残暴腐朽的元朝发出满腔怒吼。

无数英豪也为之付出鲜血乃至生命。

恍惚间。

他看到了两个少年。

为首的少年哭泣着,他拉着一个破木板,上面躺着两具衣不蔽体的尸身。

木板后面也紧跟着的一名少年。

他的眼里,只有仇恨。

“我究竟……”

“是什么时候……”

“变成了这副模样……”

老朱迷茫了。

……

天幕里的歌声渐渐停止。

对面的胡骑像被吓傻一般,不冲锋也不逃跑。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

他抽出了银光闪闪的佩剑将它高举过头顶。

对身后的骑士们厉声叫道:

“儿郎们,随朕杀虏!”

说完,一夹马腹,向山下俯冲而去!

呜呜的号角响起。

“杀!”

数十万明军齐声高呼,向前迈步逼进!

山谷中,杀声四起,山河气壮!

……

……

天幕上。

夕阳西照下。

苍茫的大草原一望无垠。

尺余高的青草随风摇摆,让人心醉神怡。

须发皆白的朱棣骑着白色的战马。

兴致盎然地欣赏草原景色。

一声鹰啼自天上响起。

朱棣抬头望天。

雄鹰在火烧般的云朵下盘旋。

“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可惜,朕再也看不到了。”

他回头望了一眼,随即又看向夕阳落下的地方。

“走吧。”

吃草的马儿仰起头,迈开步子。

悠悠残阳下。

人,渐行渐远。

……

……

大明。

迷茫的老朱一下更迷茫了!

“成祖?!”

“他是祖!咱是什么!!”

“嘉靖!又是你!”

……

大明永乐时期

本来还在惆怅的朱棣看见谥号时,心里一阵欢喜。

然后就看到了那三字。

“明……成祖?!!”

“嘉靖!!!!”

“嘉靖!!!!朕要你死啊!!!”

明太宗,表示自己是在效仿唐太宗。

表达自己的位置是从朱元璋手中合理继承的。

……

大明嘉靖时期

“阿嚏!阿嚏!阿……嚏!”

朱厚揉了揉鼻子。

“朕不是不惧寒暑了吗?”

“怎么还着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