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九章 系统巨变
作为皇帝中的劳模陆衡先把麾下文武、朝堂、军政都给梳理清楚,然后开始马不停蹄梳理内族的皇亲国戚。
陆家、顾家、朱家、张家全部必须迁移到都城寿春,这也是不小的动作,陆衡趁机还做了利益交换,把剩余三家在江东的土地,大部分做到国有化。
不同意?可以啊!
直接开除亲族反正多一个不多,在这忽悠下所有人纷纷上缴土地,也幸好陆衡只要土地不要产业,不然估计那怕是顾雍都会造反。
当然这里面利益置换也是十分庞大的,陆衡拿出了许多专卖的权限给三家,当然既然是专卖那税收也是非常大的,四六分成其中整整六成的利润归为皇族所有,放在陆衡的封装库,其余的归亲族。
没错封装库和内库是陆衡设立的皇族和亲族的经济体系,封装库代表皇族金库,内库代表亲族金库,内库这个名词陆衡直接丢给了他们,这两个体系就是用来专款专用,这二族所有支出都可以说是自负盈亏,不许动用国库。
陆衡在看到许许多多的垄断产业链在皇族的手上,甚至下了一条死命令,从此以后凡是皇族、亲族敢动用国库者杀无赦,皇帝私自动用国库者,启动危急意识法案,宗正、内阁、十二部、三府,各算一票超过半数可以废帝,由太后和皇后钦点另立新君。
之所以设立这一法案,陆衡就是怕后代里出现赵佶这样的蠢货,当然如果宗正、内阁、十二部、三府,超过半数都烂了还阻止不了,那这朝堂灭了就灭了,陆衡认了!
陆衡登基成为大宋第一任皇帝,向外公开后印象到方方面面,比如人才的投靠短短几天内陆衡收到各地太守人才名单无数,其中更是不乏让陆衡都觉得眼熟之人。
比如在这上百的名单上就有彭大雅、向朗、廖立、郭攸之、蒋琬、费祎、毋丘兴、毕应元、宿元景、萧让、柴进、蒋敬、裴宣、王溥、范质、邵雍、慕容延钊、薛居正、王佑、任福、宋琪、陈从信、柏坚、孙本、常况、吕通、于德明等等。
这名单中彭大雅是自己召唤的人才,还有原本的本地人物,更有是往期召唤的在野人物,这波人物加入如果还是原本系统规则,绝对会把声望值爆的不能再爆。
这个也非常好理解,其实在陆衡成为第一诸侯后已经有了端倪现在只是爆发而已,从国家层面招收的人才,与一个势力招收的人才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现在天下形势已经趋于明朗,一统在望剩下的人才纷纷不再犹豫,除了陆衡的治下还有许多临近州郡的人才投靠,比如向朗、廖立、郭攸之等人显然是荆州方向的人才。
刘表一个孱弱的老破船,另外一个是刚刚扬帆起航的巨无霸,这就是其中的区别,这怎么做选择非常的清楚。
这些人中还有许多让陆衡都眼前一亮的人才,比如本地的蒋琬、费祎还有慕容延钊、薛居正、宿元景、宋琪、毕应元等人。
慕容延钊原时空的赵匡胤义兄,戎马一生为赵宋开国建立了赫赫战功,薛居正上过召唤名单的人物不多介绍,宋琪原时空北宋宰相这个时空却成了宋慈的弟弟,与王溥、范质一样名声不显却能力都不弱。
而宿元景、萧让、柴进、蒋敬、裴宣熟悉水浒的人物都知道是水浒传出来的人物,宿太尉就是促成梁山诏安的太尉,对比高俅之流好的太多。
柏坚、孙本、常况、吕通、于德明都是后水浒传人物,不一一细表。
总之成为一国之后招募人才就不似原本小打小闹的诸侯势力,说道这里原来两汉的举荐制度也被陆衡慢慢修改,各地举荐孝廉和茂才到吏部统一报给教育部考试,这一步才学考察,通过后才能入朝为官。
孝廉和茂才可以跳过乡试和州试,直接参加寿春会考,但是有一点如果举荐的孝廉和茂才在寿春会考没达到及格线和超过优良线,举荐人会有连带计入考评。
这些考评会是吏部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加分项目,挂钩当地太守、县令的政绩升迁。
而江东学院则是改为皇家学院,每年毕业考输出人才不变,原本沿用了多年的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只是各分校的毕业考试会在寿春会考和举荐的孝廉和茂才一起参加考试。
不同于孝廉和茂才,这些皇家学院各分校的升学率,则是会直接影响到教育部下一年下拨的资金挂钩,后世的填鸭式教育虽然有种种弊病,但是能给国家带来大量的人才也是不真的事实。
这样的改变自然也是和众人商议后的结果,保留了士族上升渠道,但陆衡给上了一把枷锁,虽然没有完全进入科举制,但是也几乎没啥区别,麾下众臣也接受这样的规则。
至于最后的考核,说句实在话如今时代,超过九成的人才都是士族里出来,如果这考核也过不了,士族也觉得面上无光,没放在心上。
但是却不知道慢慢温水煮青蛙的变化,道皇家学院这个庞然大物慢慢给不断的壮大的那一天。
最后看下系统方面,随着陆衡登基为帝,可以说声望值对于陆衡已经没有用处,那一国声望最大的不是皇帝?除非是傀儡皇帝!
在陆衡接受三劝进和登基为帝的那些天,系统也悄悄的进行了升级,抵达宋代召唤系统lv3,
之后人才投靠不再记录声望值,而是根据完成大事件系统平定统计奖励召唤次数,所以打开系统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