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八章 封赏荣誉
这次陆衡登基麾下文武全部都可以算是从龙之臣,多少都有升迁原本地方太守调入了中央重要部门,副手纷纷转正,那怕中下层军官军籍也往上升了一级,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形容这个。
除了官职外还有封爵位,重要肱骨之臣也要赏赐,汉制二十爵制最高就是列侯,到了乱世因为董卓、曹操把控朝堂一段时间大肆丰爵,导致爵位非常的多。
这些自然一一废除,陆衡借鉴之后历史的教训,恢复旧制公、侯、伯、子、男五爵位。
但是不在封地方侯而是荣誉侯爵,封地也无实地,根据不同登基爵位,按照当年的财政预算折算成赏赐钱银以年度发放,爵位以推恩令方式每代指定子嗣继承。
就是说获得公爵能保四代富贵,当然每一等级的赏赐额度自然是不同的,在这不一一细说。
同时又以文武不同,战功则分为‘英’、‘勇’、‘果’、‘敢’四等,而文治也分为‘文’、‘治’、‘明’、‘贤’四等。
这次封虞允文为文昌侯、丁谓为文德侯、顾雍为文阳侯、张昭为治安侯、张纮为治慧侯、赵鼎为治威侯。
封太史慈为英勇侯、杨延昭为英安侯、赵云为英武侯、杨再兴为英猛侯、牛皋为勇贵侯、狄青为英威侯、张辽为勇震侯、周泰为勇水侯、蒋钦为勇江侯、杜杲为勇守侯、张合为勇巧侯。
这次文臣丰侯6人,武将封侯11人,而且都没公爵,就是陆衡觉得还没有一统,不能一步到位让所有人都有盼头,并且陆衡公开表示等大业一统绝对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同时这次把大部分没有封爵的功臣先赏赐天罡、地煞宝剑,天威剑赐给陆文龙、天贵剑赐给牛皋、天富剑赐给张昭、天孤剑赐给高顺。
天捷剑赐给陆逊、天异剑赐给赵普、天微剑赐给赵鼎、天罪剑赐给甘宁,天损剑赐给何元庆、天暴剑赐给高宠、天哭剑赐给张合、天巧剑赐给张纮。
地魁剑赐给刘晔、地煞剑赐给颜良、地勇剑赐给张岊、地杰剑赐给上官义、地雄剑赐给卢俊义、地威剑赐给岳胜、地英剑赐给田豫、地奇剑赐给章楶、地文剑赐给种谔。
地正剑赐给张叔夜、地辟剑赐给党进、地阖剑赐给闻焕章、地强剑赐给王摩、地轴剑赐给纪灵、地会剑赐给刘馥、地兽剑赐给皇甫端、地微剑赐给孔融、地慧剑赐给陈宫。
地暴剑赐给呼延灼、地猖剑赐给劳捷、地狂剑赐给呼延通、地巧剑赐给杨延琪、地明剑赐给杨妙真、地进剑赐给沙摩柯、地退剑赐给士燮、地镇剑赐给徐庶、地魔剑赐给庞籍、地幽剑赐给赵雨。
地空剑赐给高岱、地恶剑赐给严白虎、地丑剑赐给严舆、地数剑赐给孙邵、地阴剑赐给鲜于辅。
这次天罡剑一共赐出13柄、地煞剑赐出33柄,天剑还剩下5柄而地煞还剩下39柄。
可以说剩下的荣誉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效应,没有赏赐的人也得到了升官,总之陆衡麾下皆大欢喜。
忙完群臣的事情陆衡还要忙‘家事’,首先就是后位毋庸置疑,陆衡只有一个结发妻子吕灵姬,那怕群臣觉得没有子嗣也不能阻碍吕灵姬成为皇后,何况后者又有了龙种说不定就是个皇子。
陆衡封自己的爱女霓裳为阳平公主,义女刘舒为永汉公主,前者自然是陆衡希望自己女儿平平安安一辈子、阳光长大就好。
而义女则是政治意义更大,从封号永汉公主就能看出,其实就是保留汉室血脉彰显仁义的意思。
小家比较好搞定,大家就麻烦的多,陆衡出自陆氏又与顾家、朱家、张家都有各种联姻,可以说都是‘亲戚’!
出于当初就为了把顾家、朱家、张家绑在自己的战船之上,陆衡在深思熟虑过后决定陆家自然是皇族,而顾家、朱家、张家都属于亲族,脱离世家独自管理。
大哥陆儁被陆衡封为宗正,管理整个皇、亲二族的事务,宗正独立于十二部之外,专项负责皇室的职位,换句话来说以后太监部分也算宗正管辖范围之下。
为了杜绝皇、亲二族出现后世满清八旗子弟的情况,陆衡对于所有皇、亲二族子弟有着严格的管理,比如出自皇、亲二族子弟都必须进入皇家学院深造,无法毕业者只有最基础的生活费。
皇、亲二族子弟犯法直接扭送大理寺,在原本刑法上加倍执法,多出部分属于皇族家法由刑部处理,并且向全天下公开,严重着剔除族籍。
同时陆衡也没有规定皇、亲二族不可出仕的规定,自己是开国皇帝很多亲族都在重要位置,还是那句话有可能会尾大不掉,但是总比都是废物强,导致到时候自己后代都无人可用,还要养着这群废人,只能两害取其轻。
同时说下太监这类生物,原本陆衡想取缔太监,可发现在这个人治的时代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合理,太监这一生物要到人治政权结束才真正解除。
太监的诞生简单描述就是,皇宫内只有皇帝一个男人,而整个皇宫包括宫女在内都名义上属于皇帝的女人,所以才诞生了这样一个畸形的产物。
要剪除太监,就要从根本皇权动手这是根本问题,陆衡想过以女官代替太监,可还是受到了非常强大的阻碍。
虽然汉制也有女官,比如貂蝉就是官名,可这些都是中低下的官职,而太监特别是贴近皇帝的太监就不能只是中低下官职,加上吕后的影响不是说女人不能篡权,还有现在还是男权的社会,女权抬头势必带来狠狠打压,总之就这样还是需要太监这类特殊的物种。
也不要认为找不到这样的人,东汉的太监虽然被各种剿灭,特别是十常侍之乱那次,但是各地还是有很多的太监存在。
总之慢慢的陆衡整个政权体系被梳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