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六七颗*先后落地起爆,炸倒一片日军,但却未能阻止他们继续前冲,步枪刺刀寒光闪烁,仿佛嗜血的恶鬼在狞笑。请百度搜索眼看双方要近战肉搏,一辆半履带装甲车突然冲街道,车载双联装重机枪猛烈射击,子弹暴风骤雨般席卷疯狂冲锋的日军,当场成片成片地射倒,转眼便伤亡五十多人。

半履带装甲车一路前冲,碾压着日军尸体开火追击,横扫日军,势不可挡。美军排长立刻带着手下冲出坚守的商铺,跟着半履带装甲车追击日军,一直将他们赶入火场,方才停止攻击。半履带装甲车不敢冲入火场追击,里面浓烟密布,很容易遭到伏击,遂快速倒车后撤,返回十字路口。

美军排长本以大量援兵到达,可返回十字路口才发现,只有二十名美军跟随半履带装甲车赶来,大部队留守居民区外的马路等候。他们是突击居民区搜寻侦察排的,另外还一支搜索队,同样被迷宫似的街巷给困住了,根本无法辨别方向。他们后来听到枪炮声,随后大火引发浓烟,这才找到了方向,及时打退日军的亡命冲锋。

半履带装甲车留守十字路口,利用车载重机枪支援李浩洋等人的战斗,很快打退坚守的日军,完全控制该片区域。可是大火已经蔓延开来,前往林肯大街的道路完全被封死了,侦察任务失败,只得无奈退出居民区,与两栖部队的主力会合。美军排长集合队伍,把战死者尸体都抬到装甲车和吉普车,一个也不能留下。

半小时后,李浩洋等人终于退出居民区,而另外一支搜索队不久也接到通知返回,两栖部队兵力重新聚集在一起。克拉克校很快获悉居民区内情况,得知前往林肯大街的计划已不可行,唯一的选择是走圣胡安大街。他随即下令原地休息,派人把战死者和伤员运回码头教堂安置,然后召集主要军官开会,李浩洋等人也被邀请列席。

临时会议在一家临街的商铺内进行,军事地图铺在布满灰尘的木桌,圣胡安大街的位置在前方3000米处,沿着马路便可直达。克拉克校清楚伊娜熟悉圣胡安大街的情况,而且也是她最早提出走该大街的星际方案,但被自己给拒绝了。除了林肯大街更近一些的理由外,他其实还不太相信伊娜,毕竟对方身份还没有得到证实,万一是日军间谍怎么办?

他无法直接同美军战略情报局联系,军衔太低,级别不够,只能通过级进行转达,要求确认伊娜的特工身份。但这需要时间,估计短期不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他才会坚持走林肯大街。不过现在看来,伊娜的判断很准确,日军果然在居民区埋伏了重兵,辛亏被侦察排引出,否则大部队进入,后果不堪设想。

克拉克校目前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暂时相信伊娜,决定走圣胡安大街。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谨慎而仔细地询问伊娜有关圣胡安大街的情况,甚至包括建筑物的用途和名字,十分详细。日军的宪兵司令部设在圣胡安大街,而伊娜的养母朱斯蒂娜则被关押在那里,她对此自然十分了解,对答如流,根本无需思索回忆。

伊娜的回答详细明了,显然对圣胡安大街极为了解,甚至包括每一幢建筑物的位置和名称,如数家珍。克拉克校对此很满意,没多犹豫,果断下令前往圣胡安大街,夺取控制权,尽快推进至巴石河附近。他随后清点部队人数,总共220人,兵力不多,必须快速突击,才能进抵马尼拉大饭店。

他当即下令全速前进,不和零星的日军纠缠,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圣胡安大街,进行快速突击。他把部队分成两队,沿着街道两侧加速行进,半履带装甲车负责开路,保持高度警惕。侦察排和李浩洋等人依旧突前探路,不过伊娜和受伤的亚伦却留在克拉克校身边,前者协助他制定攻击圣胡安大街的计划,后者负责警戒搜寻日军的狙击手,防止被袭击。

李浩洋等人乘坐吉普车走在最前面进行侦查,同时吸引潜伏日军袭击,以便确定其方位,反击消灭。美军整体加快行进速度后,潜伏日军也随之展开袭击,阻挡他们前进,枪声持续不断。但美军行进的马路较为宽阔,不像居民区的街巷那么狭窄,日军想潜伏靠近并不容易,有时候不得不现身路面进行拦阻。

美军拥有两辆半履带装甲车,分别安装75毫米*炮和双联装M2HB重机枪,火力强劲,很快打退日军多次拦阻,路面留下二十多具日军的尸体。李浩洋等人一直驾驶吉普车加速前行,车载重机枪对准临街的商铺进行火力侦察,防止有日军隐藏,打乱他们部署,抢占先机。

车载7.62毫米重机枪持续射击,打得临街商铺的门窗遍布弹孔,玻璃碎裂,洒落一地。商铺内确实有日军躲藏,接连被重机枪射倒多人,不得不被迫反击,行藏暴露。李浩洋等人只是负责吸引日军暴露,并不负责消灭,很快开车冲过,不合日军交火。跟进美军立刻瞄准日军藏身的商铺开火,半履带装甲车的双联装重机枪凶猛射击,枪声沉闷刺耳。

商铺内的日军如何能挡住12.7毫米口径重机枪的扫射,用于隐蔽的障碍物很快被击穿,多名日军枪毙命,尸体分裂,惨不忍睹。美军一路攻击前进,距离圣胡安大街不足300米时,遇到日军的防御工事,行进受阻。日军在前方十字路口修筑了水泥碉堡,并且设置了大量障碍物和铁丝,完全封锁住整个路面。

李浩洋等人乘坐的吉普车停在马路的拐角处,正在使用车载重机枪和防御工事里的日军交火,十分激烈。日军一共在十字路口修筑了五个水泥碉堡,都是半地下式的,呈梅花状排列,其火力可以封锁任何方向。十字路口附近的建筑物全部被炸毁或拆除,变成一片空地,防止被美军利用,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碉堡的火力。

日军的碉堡内配置轻重机枪,可360度全方位射击,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不留射击死角。李浩洋等人被碉堡火力压制在路口的拐角处,借助建筑物的废墟藏身,前方是一大片空地,除了尖锐的障碍物和锋利的铁丝外,没人任何可掩蔽的物体,很难前行靠近,否则伤亡必大

吉普车的轮胎被打爆了,邦克和贝特朗正在忙着更换备用轮胎,车载重机枪被卸了下来,由李浩洋亲自操控。重机枪架设在建筑物废墟内,与日军的碉堡展开对射,试图压制对方。碉堡内的日军清楚李浩洋他们人不多,但并未进行主动攻击,三道铁丝是封闭式的,完全采取了守势。

双方互射了五六分钟,谁也无法占据风,暂时停止射击,现场顿时沉寂下来。李浩洋不停射击是为了吸引日军的反击火力,目标是想搞清楚日军碉堡内的火力配置,以便提供给后续主力,尽快摧毁日军的防御工事。但日军十分狡猾,五座碉堡只有一座开火,其余一枪不发,实战经验较为丰富,不轻易暴露自己的火力配置。

李浩洋见无法引出日军碉堡内的火力,很快也停止了射击,以免浪费弹药,接下来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他们现在已深入马尼拉市区,很难及时得到补给,除非是空投,可落点不一定很准确,有必要节省弹药。十分钟后,克拉克校率领主力赶到,留下半数步兵断后警戒,自己亲自靠近十字路口侦察。

李浩洋留下马带人坚守建筑物废墟,自己后撤和克拉克校会合,带他登一处制高点,隐秘观察十字路口的情况。他临时画了一张草图,标出日军碉堡的位置,里面火力配置不祥,只知道有轻重机枪各一挺。十字路口四周十分开阔,不用望远镜能看到很清楚,与李浩洋所画的草图完全一致,标准的防御工事。

克拉克校亲自查看过十字路口的情况后,果断决定马展开攻击,利用火力优势来摧毁日军碉堡,快速突破歼灭防守的日军。他认为日军的碉堡不足为惧,75毫米*炮足以摧毁,甚至双联装M2HB重机枪都能打穿,很快能冲过十字路口。他留在隐蔽处观察指挥官,很快下令两辆半履带装甲车全速开火,摧毁日军的碉堡,也包括四周的障碍物和铁丝。

双联装M2HB重机枪率先开火,直接涉及右侧的日军碉堡,大口子弹击水泥外墙,碎屑纷飞,似乎不堪一击。操控重机枪的美军立刻加大射速,试图直接射穿碉堡,完全不用75毫米*炮开火。可随着碉堡外壁不断剥落,很快露出里面的钢铁外壳,重机枪子弹打在面直接被弹飞,毫无用处。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http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