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劫质并杀

那人似道似隐,先开了口,脸是冲着正在于匪徒交涉的史阿的方向,眼睛也是看向史阿,不过人却是走到了姜泫身边,这话明显就是对姜泫说的:“一州界有强长吏,一州不敢语也。一郡有强长吏,一郡不敢语也,一县有刚强长吏,一县不敢语也。县君刚直强项,却亦非小民之福啊!”

姜泫皱了皱眉头,不喜那人的话,但也没失礼,先是作揖行礼,这才问道:“先生此话,何意?”

“县尊韦君,是个强项令。贫道观公子良久,公子似是熟识县君为人,何以不等县君赶来急于救出人质?某此话何意,公子又何必明知故问?”

这人是从南河乡河西亭的那队人里走出来的,河西亭的亭长和壮勇来了也没多久,姜泫之前与众人商议也是小声轻言,其他人断不会听到。可这人却猜测出了姜泫的用意,姜泫也不禁感慨到此人好生厉害!

不过姜泫没给他好脸色,只是问道:“某汉阳姜伯霈,足下又是何人?”

“南河,李源,字子源。”

“南河乡……李源……河西亭……”姜泫突然想到了荆韦曾经提起的一个人,又问道:“可是太平道李师?”

李源颔首应承:“正是贫道。”

“韦君执政,刚直严猛,李师似乎颇有异议?”

李源一直是微笑回应,语气也是轻缓温和:“太上中古以来,多失道德,反多以威武相治,威相迫协,有不听者,后会大得其害,为伤甚深,流子孙。故人民虽见天灾怪咎,骇畏其比近所属,而不敢妄言,为是独积久,更相承负。县君严猛苛政,民不聊生,失业断粮,转民为盗,县中如何清净?”

李源的话,不过是推崇虚无缥缈的上古时期所谓的自然仁政,在姜泫看来,甚是荒诞。不过他心忧老荆的安危,没心情去和李源辩论,于是就简短地说道:“今天下骚动,乱世当用重典。不如此,无以震慑宵小。李师久居山林,方外之人,恐难晓执政治民之道。”

“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帝王其治不和,水旱无常,盗贼数起,反更急其刑罚,或增之重益纷纷,连结不解,民皆上呼天,县官治乖乱,失节无常,万物失伤,上感动苍天,三光勃乱多变,列星乱行。故与至道,可以救之者也。吾知天意,不欺子也。天威一发,不可禁也,获罪于天,令人夭死。”

这李源也并未详细阐明什么观点,只是引用了一些《太平清领经》中的原文。可姜泫一听,心中大为惊怒。礼崩乐坏,天灾人祸,眼见乱世将至,上至天子,下至小吏,名士世家,闾右豪族,都在贪图这眼前短暂的太平,却不知亿万生民已经被逼迫到了悬崖一角。只待一声惊雷,势必是一场天崩地裂,大汉十三州无数贫苦百姓削竹为矛、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杀气席卷,至教摧山倒河、重演江山。倒真是应了那句“天威一发,不可禁也,获罪于天,令人夭死”。

姜泫眼射寒光,手按剑首,冷冷地道:“每逢天下骚动,必有奸佞妖邪出世,蛊惑人心、煽动民意,便似那张角兄弟一般。李源!汝亦欲妖言惑众邪?”

姜泫这话说得可重,直指太平道是奸佞妖邪,可是这李源修养甚好,见姜泫动怒,也不激动,只是仍然含笑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贫道失言了。”

看着李源离去回到了他南河乡河西亭的队伍里,姜泫一时发呆,正恍惚间,听的远处隐隐约约响起闷雷般的脚步声。姜泫回头,透过闾门向西望去,果然是一队人沿着官道奔驰而来。为首一人看不清容貌,却是紫色常服,骑着栗色骏马,其余人均步行,着相同服色,持戟挎刀,不是韦驹带着县卒来了还会是谁?

荆韦也见到了韦驹的队伍,大惊失色,叫道:“姜君!县君已至,是否会真的贼质并杀?”

“不会,有我在,定不会让韦君如此。”姜泫压了压荆韦的肩膀,说道:“你先守在此处,我且去迎迎韦君。”

韦驹骑马当先进了闾门,见姜泫迎了上来,问道:“贼情如何?”

“大部受诛,余下六人已被围入亭舍之中,却有四名人质被劫,我等投鼠忌器,只得暂时僵持。”

“嗯,”韦驹看了一眼亭舍,一挥手,命令手下的县卒,说道:“围住亭舍,不得放出一人。”

“喏!”

一众县卒将亭舍支走原来的青壮,将亭舍四周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看这架势韦驹很有可能是准备要强攻,姜泫赶紧扯住韦驹的缰绳,说道:“韦君,亭中荆老尚在贼人手中,此乃荆易之之父,泫亦视为尊长,若是强攻,恐玉石俱焚。”

韦驹也是为难,这批匪徒有可能与张家和王乔有关联,即使没有关联,放跑了他们,也将会是自己政绩上的污点,甚至可能因此丢了官职,便说道:“伯霈,我知你的难处,可昔日天子有诏‘凡有劫质,皆并杀之’,若是走脱了贼人,可没人担待得起。”

见以私人情谊说不动韦驹,姜泫转过口风便问道:“韦君博文,可曾记得前汉赵广汉之事?”

“赵广汉……可是前汉昭帝宣帝时钩距之才赵广汉?”

“正是。”

关于前汉名臣赵广汉的事迹,熟读《汉书》的韦驹当然知晓。

赵广汉为人精明强干,天性精通为官之道。当时苏回任官为郎,有两人劫持了他。过了一会儿,赵广汉带着属吏到了他们家,自立庭下,让长安丞龚奢敲堂门告诉劫匪,说:“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之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赵广汉名声在外,那两名劫匪听闻之后,立即开门出来,下堂叩头。赵广汉又跪下拜谢说:“幸保全苏郎,尔等甚厚!”之后把二人送到监牢,告诉狱卒殷谨相待,供给酒肉。到了冬季,二人应当出狱受死刑,赵广汉预先为他们备办棺木,供给殓葬的器具,并告诉他们,两人都说:“死无所恨!”

姜泫提到赵广汉,自然是想让韦驹学那赵广汉,遵守了律法,兼顾了人情,更得了民心,韦驹也是心知肚明,沉吟了片刻,便说道:“便如此吧!我为广汉,卿可愿为龚奢?”韦驹这是又给了姜泫一次机会,让姜泫和当时的长安丞龚奢一样去说服匪徒。

姜泫拜谢道:“定不辱使命!”

别过韦驹,姜泫来到亭舍前,喊道:“舍中诸位且听,县君已至,尔等放出人质,缴械投降,虽有牢狱之灾,然今圣天子宽仁怀恕,隔年大赦,到时必然解脱。”

姜泫连续喊了三遍,里面却一直是鸦雀无声。姜泫与史阿面面相觑,后边的典韦也渐渐焦急起来,荆韦更是要按捺不住了。韦驹也骑着马走到人群前,正要下令强攻,亭舍中却突然射出两只冷箭,直奔着姜泫和史阿面门而来。

姜泫和史阿都是正身对着亭舍大门,从院墙后面露出人头的时候两个人就有了些许防备,两箭射来,二人同时侧身一闪,堪堪避了过去。趁着这个空档,亭舍中六个黑衣蒙面的匪徒一声呼喝同时冲了出来。

姜泫长剑随身,立刻就拔剑迎了上去,那边荆韦将史阿的手戟和佩剑往这边一扔,史阿长手接过,右手三尺剑主攻,左手短戟主守,杀入了战团,荆韦端紧了步戟,也紧随其后。

匪徒六人,瞅准了北边还有多处火没熄灭,参与围困的县卒、乡勇也比较少,后背相向,围成紧密的一圈,往北突围。

一看以三围六突然交起了手,韦驹也下令进攻,一大群县卒就要围了上来。战团中那使双刀的冯军侯看到了韦驹再左右呼喊指使,打算擒贼先擒王。他虚晃一刀,瞅准姜泫与荆韦这边的空档,借着同伴的掩护,猱身一窜,竟然穿过了封锁,左手反手持刀护住前胸,右手挺刀齐眉瞄刺前方,直接就向韦驹扑了过来。

韦驹骑在马上,见冯军侯扑杀过来,他一个粗通骑射剑术的士人如何能反应过来,更谈不上招架躲避,眼看就要死于冯军侯刀下。一旁的典韦突然出手,纵身一跃,高举右手大戟,左手后摆助力,一戟竖劈了下来。冯军侯边地宿将,虽不认识典韦,但见他势大力沉一招,不敢轻视。连忙定住身形,左腿前弓,右腿在后微屈踩紧地面。典韦下落到了近处,竟是势若雷霆,久经战阵的冯军侯竟然吓得紧紧闭上了双眼,不敢再直视这一戟。此时,即便想退,也来不及了。

只听“咣当”一声,两片断刀崩起一丈高,脑浆、内脏,还有无数的鲜血喷溅得四处都是。冯军侯从天灵盖到裆部,活生生被劈成了两半。善使双刀的冯军侯,死在他刀下的蛮子、马贼、剑客、无辜百姓不计其数,却不是典韦一合之敌,明明已经接住了典韦的竖劈,却落得个刀裂人断。

冯军死状惨烈,剩下的五名匪徒仿佛被抽干了斗志与胆气,本身就寡不敌众,转瞬间便被制服。姜泫等人顾不得那些,冲进了亭舍,后屋中,一片惨象。一年轻妇人一丝不挂被绑在柱子上,满身上下都是淤青、抓痕,下体还插进了一把匕首。于明跪趴在地上,双手缚在身后,嘴被破布塞住,眼睛死死盯着自己的妻子,眼角裂开,渗出鲜血,身上已经被刀剑戳烂了。尤婆被开肠破肚,已经看不出了人形。至于老荆,趴在灶台上,只后心一处致命伤。

看死人的伤口和屋中的血迹,竟都是死去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