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誓师北伐

中兴五年秋,大明帝国南京城,朱由检站在南京城北的码头口岸,静静地看着面前的长江水。

之前忙碌的码头此时一片肃静,大明帝国北伐大军已经集合完毕,此时云集在码头的大军正在准备登船,然后开赴北方战场。

“陛下,已经准备好了。”

太子朱慈烺来到朱由检身前,然后恭敬地说道。

朱由检收回肃然的目光,然后转身看向身后的码头口岸,此时数万大军已经集合完毕,铠甲鲜明,士气高昂,文武百官也全部到场,为首的三位大学士和南迁三将的李守荣,黄得功,周遇吉也全部在场。

朱由检一身黄袍,披着大红披风,站立在高台上面,看着下面的众将士。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建奴满清,苟且竟妄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四海以内,民不臣服,实乃天授。,建奴无德,废坏纲常,以臣弑君,以弟鸠兄,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北民思明帝仁德之制,今圣君在朝,兵甲已足,天下臣民,即位所盼,明帝法令北伐中原,驱除鞑虏,中兴大明。”

此时,太子朱慈烺宣读了由大学士范景文亲自操刀的北伐誓词,全场顿时一片激动。

“朕令大明勇敢的将士们,北伐中原,驱除鞑虏,中兴大明。”

“驱除鞑虏,中兴大明。”

“驱除鞑虏,中兴大明。”

“驱除鞑虏,中兴大明。”

随着朱由检的一声令下,码头上面顿时高声喊起,众将士激动不已,大明帝国的北伐也随之开始了。

间断的誓师大会结束之后,聚集在码头上面的三万明军开始纷纷登船,开赴江北集结,准备北伐。

这些军队只是北伐大军的代表,朱由检为了这次北伐,在北方集结了四十万大军。

明军北伐大军主要分为三个集团,以周遇吉为首的东路军,统领山东和淮安徐州一带的明军第第八军,第九军,还有从江南调往山东的第十军,共计十五万大军。

第八军统领杨彪,第九军统领张珂胜,第十军统领王勇,其中第九军全部为火枪军。

周遇吉所部为右路军,负责北上攻打河北,迎战多尔衮。

李守荣统领中路军,下辖江南的第一军,第二军,第四军,还有江北汝宁,归德一带驻守的第七军。

第一军统领陈子龙,第二军统领赵之龙,第四军统领张国维,第七军统领高杰,其中第一军和第二军已经全部换装火枪。

中路军共计二十万大军,作为攻打洛阳和开封,已经策应河北,北上山西作战的主力,而且朱由检的御驾也将在中路军,还包括随行官员。

左路军有黄得功统领,下辖第三军,第五军,攻击十万人,第三军统领刘良佐,第五军统领袁继咸,从襄阳出发,会同中路军北进中原,然后围攻洛阳,攻打潼关,对付李自成。

朱由检不仅触动了精锐的明军陆军,海军也出动了,黄斐和张水牛统领海军第一军北上,策应攻打京城,并且负责运送物资。

在高丽方面,周赟统领五万高丽义军攻打高丽北方亲满清的李淏政权,同时牵制辽阳的满清军队,伺机进入辽阳。

此时所有大军已经全部准备完毕,枢密院调兵遣将已经完成,黄得功和周遇吉两人在朱由检的誓师大会结束之后,将会返回左右两路大军,李守荣则是统领大军北进,直取开封,然后汇同黄得功一部攻打洛阳。

朱由检随后登上了北上的船只,他身边是大学士蒋德璟、李源,还有随行的一些官员,太子朱慈烺和大学士范景文、钱谦益将会留在南京调度后勤,同时处理江南的事物。

“诸位现在有何感想?”

朱由检站在甲板上面,看着身边穿梭而过的船只,上面满载着全副武装的明军,然后感叹地说道。

“陛下,大明从未有过如此盛世,数十万大军北伐,就是太祖都不及啊。”

蒋德璟随后叹息地说道,他的内心一阵激动。

“明军错古拉朽,攻破北方不定不是问题,如今就看大明军队何时能够收复京城了。”

李源也感叹地说道,他也被明军的阵势震撼到了。

和两人的欢喜不同,朱由检倒是一脸肃然,他没有两人那么乐观,毕竟他需要面对的对手也绝对不简单,多尔衮,李自成,吴三桂,洪承畴,这些都不是等闲之辈,大明这一战万万不可大意。

好在三路大军统领都是善战的将领,加上大明火器部队的参战,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难题。

朱由检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些人不和明军决战,他现在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这些人集中兵力和明军决战。

尤其是在河北一带,如果满清大军能够和明军出来决战,那是最好的局面。

“陛下,多尔衮会不会退守东北?”

此时,李源担忧地问道,在一番感叹之后,李源开始冷静下来了,他知道大明最大的威胁就是满清,如果多尔衮据守京城,或者是在河北和周遇吉开战,那么明军取胜的希望非常大。

但是如果多尔衮效仿当年的朱由检,在看到局势不妙之后,立刻撤退回到东北,那就可是明军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朱由检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但是他已经有了对策,而且他在河北和京城,还有东北的战场布局非常大,绝对周遇吉的右路一路军队。

就在朱由检北上的同时,大明中路军中由告诫统领的赵之龙统领的第二军从归德出发,高杰统领的第七军从汝宁府出发,直奔开封杀去。

张国维的第四军也从汝宁出发,直奔洛阳杀去,黄得功统领的第三军从南阳府北上,汇合第二军攻打洛阳,

左路军的第五军从襄阳出发,北上南阳府,然后进攻潼关。

山东方面则是大军从济南出发,直奔河间府杀去,攻入河北之地。

随着各路明军的北伐,北伐更势力顿时震惊,尤其是河南的吴三桂,一日之内就接到大量的军报,明军北伐一开始,河南就首当其冲,尤其是开封和洛阳两大重镇,更是明军重点攻击的地方。

开封由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统领两万兵马驻守,赵之龙和高杰统领十万大军直接杀到了开封城下,立刻将开封城包围了。

吴应熊看着开封城下黑压压的明军,心中恐慌不已,他一天之内连发了数十个飞鸽求救洛阳。

飞鸽将吴应熊的求救信送到了洛阳城,但是此时的吴三桂也是自身难保,他手下有两万精锐的骑兵,还有两万步卒守卫洛阳,如果四万兵马守卫洛阳,还可以和明军一战,但是如果分兵救援开封,必然让洛阳陷入危难之中。

吴三桂已经送哨骑探查得知,明军大军三日之内就会杀到洛阳,到时候洛阳也将陷入危机之中。

“先生说说眼下该如何是好?”

洛阳府,吴三桂就像一只热锅上面的蚂蚁,背着手在厅堂里面不停的乱转,面前坐着军师李昊,身后是副将冯鹏和儿子吴应麒。

“十万明军已经包围开封,眼下十万明军有朝着洛阳杀来,这该如何是好?”

吴三桂随后说道,他身后的冯鹏和儿子吴应麒也没有了主意,毕竟明军的阵势实在是太大了,一出手就是二十万大军攻打中原,而且从他们得到的情报得知,朱由检此时还没有到河南,朱由检身边最精锐的第一军也没有到来,如果等到朱由检再来到中原,那局面就更加危险了。

“王爷,如今唯一的法子就是立刻退守山西,或者进入陕西,避开明军的兵锋,明军兵锋正盛,我们绝对不可正面交手。”

李昊随后叹息地说道,他其实也没有退敌的办法,明军兵锋正盛,这个时候想要取胜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明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火器也非常犀利,吴三桂的兵马虽然也是善战之师,但是绝对不是明军的对手。

“这是何话?难道你让本王一仗不打就撤兵吗?如果本王想要撤兵,当初还不如听尚之信那个小子的话好了,况且就是本王走了,开封怎么办?”

吴三桂不满地看着李淏,然后说道。

他不想撤兵,一旦退守山西,就等于将经营了多几的洛阳让给了明军,况且开封已经被包围了。

至于投奔李自成,吴三桂更是不会接受,现在吴三桂的地盘和兵马丝毫不逊色李自成,他怎么可能委屈投奔当年的看不上的草寇。

李淏看着吴三桂,心中深深地叹息了一下,当初李淏是非常赞成尚之信的主张的,在河南这种四战之地,吴三桂如果想要据守,根本就不是明军的对手,当年刘宗敏就犯下过这样的错误,扩建坚城,据守抗击明军,最后被明军犀利的火器轻松攻破。

吴三桂看到李淏也没有什么主意了,立刻阴冷地说道:“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就和明军拼上一把。”

李淏和身边的冯鹏等人听到吴三桂的话之后,内心顿时一阵冰冷,他们知道吴三桂这是要和明军正面较量了。

“冯鹏,立刻集合两万精骑,本王要亲自统领两万精骑出战,先偷袭明军一部,让他们还没有来到洛阳之前,就损兵折将。”

吴三桂随后接着说道:“吴应麒留守洛阳,李淏辅佐。”

此时吴三桂已经不信任外人了,李淏虽然是他的军师,也是吴三桂最信任的人,但是大难临头,吴三桂不敢信任外人,他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领命。”

冯鹏和吴应麒,还有李淏随后说道。

吴三桂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又说道:“传令吴应熊,令他守军开封,等到本王击败正面之敌之后,就统领精骑就救援开封。”

李淏听了吴三桂的话,他知道这些都是幻想,大明北伐兵锋正盛,吴三桂根本不是对手,况且就是暂时挫败了明军,但是明军兵力雄厚,完全可以承受挫败,依然还会杀到洛阳城下啊。

就在吴三桂下定决心出兵的时候,在京城的多尔衮也在思索着眼下的局面。

多尔衮身前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大哥阿济格,另外一个就是多尔衮的死敌代善,如今危难时刻,多尔衮知道代善也是老谋之人,此时需要他的残余。

“摄政王不知准备何时出战,河间知府叶布舒已经传来告急文书,山东的明军已经集合大军,准备进攻河间府。”

阿济格朝着多尔衮问道。

在阿济格看来,山东的明军虽然不少,但是如果想要凭借周遇吉一个人打败整个满清,那是妄想,所以阿济格认定多尔衮一定会主动出兵,直接攻打围攻河间的周遇吉部。

听了阿济格的话,多尔衮没有回答,他知道出兵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在明军解决河南和山西之前打败周遇吉,这样他们就可以腾出手对付朱由检的进攻了。

但是多尔衮还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地看了看身边的代善。

代善知道现在也不是自己沉默的时候了,明军已经杀到家门口了,他们必须要准备作战了。

代善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摄政王,明军兵锋正盛,胜负不分,摄政王想要出兵可以,但是还需准备好后路才是。”

代善的话直接说到了多尔衮的心坎里面了,现在满清的兵力如果权力多付周遇吉没有问题,但是明军可不只周遇吉一部,所以他需要准备的更加充分一下。

多尔衮知道要做好放弃京城的准备,如果出兵不胜,一旦遇到周遇吉的顽抗,迟迟无法取胜,朱由检的中路大军又要杀到的时候,他就要准备放弃关内,带着满清主力退守关外。

保住关外之地,手中握着精兵,他们就可以稳定东北,就可以东山再起,所以他要计划周密一下。

多尔衮随后说道:“如此,那就劳烦礼亲王了,本王准备带着两红旗和正蓝旗出兵南下河间府,迎战周遇吉。”

多尔衮准备亲自出兵攻打周遇吉,留下大哥阿济格统领一部兵马守卫京城,同时做好退守关外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