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短兵相接
当秦宗得知朝州知府举旗反叛,他一怒之下领兵前来平乱。
只是此时,秦宗看着敌方军阵,神情复杂。自家知自家事,他的六万大军,四万勉强算的上精锐,剩下两万民兵走夫之类。也不知道前方是如何情况,此刻他看到前方乌压压的兵马,当初那点纸上谈兵的自信有些摇摇欲坠。这不是他遇到的山贼之类的,而是正规军,他没有领兵的经验,但是他能感觉到这仗不好打。
这时,一将出来,说着:“大人,我军有两万老兵,都是血火里拼杀出来的,武艺娴熟。又有三万新卒,平时训练也是严厉,也算精锐。再加上后勤厢兵,总计有六万大军。”
“而敌军一眼过去也不过四万,经过训练有着经验的老兵,也不过万人。还有其他新卒,都是流民而已,上不了战场,最多呐喊助威吓吓人,就算朝州叛军全力供应,也只有几县之地,新兵必是身体羸弱,怎么比得上我军熊武。”
“再说,我军六万,多出敌军两万,在实力上,也是天差地别。大人以六万精兵对四万游兵散将,断无不胜之理。”此将倒是正统军旅出身,读过兵书,这番论断,有理有据,众人都是点头。
虽然这将为了鼓舞人心,说得有些夸大,但是事到如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有没有真家伙打了才知道。
秦宗听了,也是心里一松,笑着说道:“云将军所言甚是,我军此战,必能大获全胜。”
又看了看敌阵,说着:“敌方人少,看来不敢强攻,只敢列阵而守,颇为谨慎,这只能暴露出对方确实有点心虚,看来这四万极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之辈,传令下去,我军出击。”
众将都是应诺,传下号令。秦宗虽是文士,但手下也有不少武将,这全军上下,不说令行禁止,但号令传达,也是无有不从。
瞬间,整个军阵缓缓而动,向曾山军阵冲去。
到了两军只距五十步时,前锋眼力好的,已经可以看见敌方面孔,气氛紧张到了极限
秦军,一将看着到了这里,已是敌方弓箭射程,拔刀喝着:“出击杀,斩一贼首赏纹银三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秦军先锋,顿时冲上,一改之前缓缓步伐。
曾山的军队,看着大军冲来,士兵面不改色,即便有些慌张的新兵也被老兵鼓舞着全身心投入战斗。
韩功脸色无喜无悲,看到敌军先锋到了射程,命令道:“弓箭手,放!”
他身前一营的弓箭手,已经弯弓搭箭,蓄势待发,现在听到命令,顿时手一松,“嘣嘣”的弓弦之声大响,万箭如飞蝗般射出。
敌军先锋数十人,纷纷中箭倒地,鲜血流出,汇成小溪。
但这时,秦军其他人木着脸,挥舞着兵器,继续冲上,丝毫不为队友的死亡所动,此刻前方哪里还是人,都是一颗颗银子长在脖子上等待他们收割呢。
“再放!”上一营弓箭手退开,露出后面的一营。
“噗哧”一声,这是弓箭刺入人体的声音,敌军再次数百人倒地,但这也是最后一波了,此时的敌军已经杀到阵前,弓箭手几乎可以看清敌军面上的每一个细节。
“长枪阵,上!”韩功及时退下了弓箭手,换上枪兵。
两军冲锋,眨眼即到,要是只有一营弓箭手,那只能射出一波,现在轮流齐射,也只是稍搓敌锋,主力未损。
曾山内心暗喜,自己手上仅有的两营弓箭手,全部上去,也才让对方一营多人失去战斗力,这比例,还是不错的,但比起对方的人数,就远远不足了。
“杀”,枪兵大吼,按平时训练,刺出了第一波长枪。
最先冲上来的敌军,纷纷中枪倒地,后面的士卒,立刻补上,嘶吼着杀来。
“再刺”枪兵营正长啸,又是枪林刺出,敌军士兵,带着不敢置信的脸色,倒在地上。
鲜血飞溅,滚热的血浆,撒在枪兵身上,但这时,谁都注意不到了,眼里只有敌军。即便有胆小的新兵崩溃逃跑,也会被后面压阵的人斩杀。
古代战场打斗,都有时限,这枪兵刺出两波,体力就有些不支,动作迟缓,整个军阵,就是一顿。
敌军将领看到此幕,大喜吼着:“儿郎们跟我杀敌。”
趁机扑上,待得靠近,枪兵运转不灵,纷纷被砍杀,倒在地上。
后面士卒,跟着主将,奋勇向前,两军正式交错在一起。
顿时,喊杀声,兵器交接声,嘶吼声,还有兵器破开血肉骨骼的脆响,不断入耳。
随着两方军阵彻底混杂,两边的军气,也是正式交界,丝丝玄黑气息,互相缠绕消耗。
曾山神色凝重,注视着战场,心有感触。
古时候,一旦两军正式交锋,主帅对军队的掌握,也就随之减弱不少,只能发出前进、后退等大概指令,具体的指挥,只有依靠各个营正和队正火长一类。
此时,两边的军队,交错相接,杀声四起,气运和武艺,淋漓尽致地发挥着。
纵观战场,只见大军以营队为单位,分割成一个个小块,与敌军厮杀。
大部分枪兵,虽然一开始几波枪刺,都能杀伤不少敌人,但随着体力消耗,敌军近前,也有些不支,出现伤亡。
但韩功给各枪兵营,也派了几火长刀兵,此时也发挥出了作用,抵挡着敌兵,战局出现胶着之势。
在这混乱中,伤亡还没有到一定的程度,让敌军的胆气如同土崩溃烂千里的地步。
韩功带领的多是亲兵,有着丰富经验,进退自如。他带兵,如指臂使,将敌军分割击破,大占上风!
还有其他将军,身先士卒,破开敌阵,大声呼喝。底下士兵,见营正不避刀枪,浴血奋战,也是士气大盛,跟在营正身后,缕缕破开军阵,杀伤敌军。
战场上,因为有了这几人的带头作用,再加上己方的士兵用命,没有后顾之忧敢拼敢杀,胜利的天平正向自己一方倾斜。
曾山心中一动,难怪古代君主,得了猛将,都很高兴,赏赐丰厚。原来在军中,真正有着大用,所向披靡,激励士气,全靠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