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兵起2

高得捷哼了一声,“一两成胜算,那还是救援个球?到时候和闯贼拼光了,拿满虏怎么办?现在在城外三十里外还有近万满虏呢!”高得捷为吴三桂手下大将,他的话说出了大部分将领的心声。

祖宽听完,顿时大骂道:“你个王八羔子,真你娘的会放屁。不救援京师,看着它失陷,那眼前的数万大军今后吃什么。你真以为靠着宁远这一个地方,还有那个破山海关能养活这么多军队?”

祖宽性格粗鲁,天不怕地不怕,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只不过他这次说的却直接点出了吴三桂所面临的困境,宁远一地养活不了太多军队。一旦京师陷落,关宁军将何去何从?至少自立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众人顿时沉默了下去,连高得捷也没有反驳。

吴三桂却突然哈哈笑道:“阿兄说的是,这京师啊得救。但国相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不能因为周显的这一封信就全然信他。朝廷那边催了好几次了,我们不能不有所回应。我的意思是先派一支人马前往京师,这样对朝廷便有了交待,其他的就先等等吧!毕竟宁远城中还有数十万百姓,我们即使要尽起大军援救京师,也不能把他们留给满虏。否则,我们对不起那些养我们的百姓。”

夏国相拱手道:“将军说的是。我看这次就让祖将军去吧!他手下都为骑卒,可以尽快赶至京师。”

吴三桂转向祖宽道:“阿兄,你说呢!若是你不愿,我就让别人去。”

祖宽十分爽快的说道:“不,我去。”

吴三桂点了点头,转向王屏藩,“你现在就陪阿兄去府库,需要什么就拿什么,阿兄的要求就是我的命令。”

郑蛟麟问道:“将军,那陈名夏带来的二十万两白银如何处置?”

吴三桂突然怒道:“不要,一两银子都不要。我若是拿了他的银子,不就等于说我出兵援救京师是因为他的那点银子吗?他是大明的忠臣,老子难道就是为银子打仗的奸商吗?他立了牌坊,却让老子当婊子。让那人滚,老子不见他。”

夏国相劝道:“将军莫要生气。我想周显未必心存这个意思,但不取这银子是对的。我看就把它转送给高第吧!这样既可以显示将军并无贪财之心,也可以让高第对将军心存感激。将来若是出了什么事,山海关、宁远也可以相互帮衬着。至于陈名夏,我稍后代将军再去见他一次吧!挑些辽东的特产,让他带回去当作礼物送予周显。我们双方以后免不了再打交道,没必要把关系搞的那么僵。”

吴三桂想了片刻,最终同意。“好吧!就按你所说的办。”

等众人离开,吴三桂留下夏国相。“国相,那个老太监是什么意思?”吴三桂说的老太监是高起潜,他奉崇祯帝的命令在关宁军这边担任监军,以分吴三桂之权。但后来他发现吴三桂对军权掌控甚严,他根本没有插足的机会,便完全放弃了此事。他不仅没对吴三桂在领军上做出干涉,还时时利用自己在京师的关系给吴三桂虚遮掩护,为他提供了很多便利。我爱搜读网

夏国相回道:“他没有明说,但他给了我很多有关京师那边的各种情报。我汇合了老太爷传来的那些,看情形是来真的,京师十有八九是守不住了。现在不止是兵力不足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人心散乱,山西、大同、宣府不战而降,就是明例。就算把我们和周显手中的全部兵力投进去,也未必能挡得住李自成。将军,有些事,我们得提早做打算了。”

吴三桂沉默半晌,最终长叹了一口气。“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北面来的客人,你好好招待。无论什么时候,多一条路总是好的。我想了想,我还是亲自去见见那个陈名夏吧!这个时候能主动送出银子的人,也算难得,总得留几分面子。”

日本,九州鹿儿岛。

岛津光久亲自将毛利秀就送到码头。

毛利秀就停下脚步,“岛津君,就送到这里吧!”

岛津光久点了点头,扭头向后拍了拍手。四个家臣向前,抬来两个大箱子。“一点礼物,请毛利君收下。”

毛利秀就没有推辞,“那就谢谢岛津君了。请你放心,我长洲藩永远是萨摩藩的后盾。即使德川将军生出别的心思,我长州藩照样站在你这边。”他转向站在岛津光久身后的毛利就隆道:“就隆,你率领留下的八百士卒全力协助岛津君。”

毛利就隆立直身子,高声回道:“嗨!”

岛津光久的强硬态度激起了日本国内的集体狂欢,各地落魄武士纷纷拥向鹿儿岛。而各藩藩主,尤其是九州岛上的各藩,肥前、土佐、伊东、熊本等藩等纷纷站出来积极响应。有的提供数百、有的提供数十士卒,能算上数的九州各藩都参与了其中。

长洲藩虽然不属于九州藩,但在关原之战时他便属西军,和萨摩藩是传统的盟友,这一次他更是坚定的站在了萨摩藩这边。不仅派出以毛利就隆为首的八百精卒,还许诺若是德川家光站在明军那边,他会联结其他各藩共同抵抗。

长州藩正对着九州,有水师,相对也富裕很多。有了这样一个强藩的支持,岛津光久当然欣喜若狂。他向毛利秀就许诺,将来他拿下朝鲜,定会拿出一道之地给长州藩以作感谢。

看船越行越远,岛津光久转头向毛利就隆道:“毛利君,你是令德川家光都佩服的名将。现在有很多武士前来鹿儿岛,我把他们全部交给你,希望能靠着你名将的身份统御他们、训练他们。在将来与明的战场上,我不想看到一群不通战阵的废物武士。”

毛利就隆心中高兴,躬身一拜,“嗨,谢大人。”

看着远处逐渐升起的朝阳,岛津光久雄心万丈,“走,去见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