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张名振

周显得到史可法的来信后,看到李岩这边也无出兵的迹象,便集结大军,想要一举将李定国驱逐到山东之外。但大军刚开始行动,便听闻了史可法在扬州惨败的消息,顿时气的差点吐血。士卒数量数倍于隆武军,却遭遇如此的惨败,这已经不能用无能来表达了。

但失望的同时,周显也一下子看清了形势。以后除了自己手下的士卒,还真不能太指望其他的明军。

在扬州之战中,韩括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大军运送兵卒过江。有近十艘船只被毁,损失了近五百士卒,刚刚初具规模船队遭受了自兴建以来的最大损失。为此,周显将刚从登莱船厂建成的八艘海船交给他。同时下令除留下部分人马掩护在海门的陈子龙外,船队尽数迁移到崇明岛。

并且,在南粮无法北运,山东境况严重的情况下。周显让韩括自动支配商队的半数资金,用以在苏、浙一代招兵。但此举施行了一段时间后,主要的募兵方式由募兵便完全变了,而促使这种改变的是张名振。

嘉靖年代,倭寇海盗横行。后有一代名将戚继光横空出世,彻底平定了倭寇之乱。但限于明朝的政策是守海疆,并没有进行出海远征,导致这些海盗最终是平而不灭。所以,在明末才会出现郑芝龙、刘香这样的大海盗。

自郑芝龙归附朝廷,并站在官军这边击灭刘香之后,在大明沿海便再无什么大海盗,但各种小股海盗却多如牛毛。郑芝龙镇守福建,基本上将当地的所有海盗收入自己麾下。即使不愿直接归顺的,基本上也和他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所以,福建周边海域都完全在郑芝龙的控制之下。

但郑芝龙终究是个商人,虽然归附了大明,但一直想的是如何赚取更多的财富。在明面上,他是福建总兵,打击南海周边的海盗。但暗自里,他利用手中的船队走私贸易,还收拢一些海盗为己所用。而除归他统御的福建周边沿海外,他对其他地域的海盗完全视而不见。而且有的时候还采取默许,甚至是私下支持。

明末虽然禁止海贸,但是私下的走私贸易却异常繁荣。最兴盛的地方除了郑芝龙所掌控的福建,还有广州和大明经济最发达的苏浙地区,大量商人、乡绅,甚至是当地的某些官员都组织人力参与这样的事情。

同时,大明兼并土地严重。很多失去田地的佃农及庄户看到那么多船队出海,为了活命,便冒险从事海盗这种无本的生意。他们截杀船队,走私货物,有时还突袭沿海的村庄,成为新兴的海盗。但不同于郑芝龙,他们人虽然多,但组织混乱,没有一个领头的。彼此之间也争斗不休,为了一点点利益大大出手。

他们这样做,不仅直接打击了民间的走私贸易,还让沿海的百姓和渔民遭难。很多沿海渔村一个月内都被洗劫好几次,而出海打渔的渔民往往是有去无回。在最严重的浙江海域,舟山群岛和一江山群岛上有名字的小岛基本上都被海盗占据。

在这个时候,张名振升迁为台州石浦游击将军。不同于其他明将的混吃等死,张名振胸有大志,一直想做出一番成就。他上任之后,利用手中不到千人的队伍屡屡打击海盗,使他们不敢再在台州上岸。但这点满足不了他,他便上书舟山总兵黄斌卿,请求与他一起出兵彻底平定东海海寇。

黄斌卿以军功晋升舟山总兵,手下有兵近七千,船数百艘,为人跋扈。对于张名振的建议,他想都没想便直接加以拒绝,而且在回信中也多是轻视之言。实际上,他并非对张名振个人有什么意见。只是朝廷已经停饷一年,为了维持他手下的军队。他不仅参与走私,有时候还将手下士卒假扮成海盗做些无本的生意。而且靠着他手下的船队和士卒,他也不断出兵打击那些不听话的海盗,斩杀一些冒头的。

那些海盗当然不敢抢掠他的船只,而且大部分还每个月给他奉上一大笔钱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现在,除了一些小股海盗,基本上全都降服了他,是他收入的主要来源。张名振此举就等于彻底断了他的财源,他当然不乐意。

但黄斌卿不知道的是,张名振除了游击将军这个身份外,还是南京世袭的锦衣卫。这个身份具有很多好处,但最主要的有两点。一个是身份虽低,但直通天廷。另一个是只要他想整治一个人,从来不用担心找不到有关的黑料。何况,黄斌卿本身就有大量黑料。

张名振利用自己的锦衣卫身份,轻松收集了黄斌卿勾结海盗参与走私、劫掠船只、杀害百姓的罪证,并把这些上报到了南京。但此时,孙可望占据扬州,时时威胁南京。而黄斌卿所率人马虽然不多,但他的驻地舟山却在远离陆地的海岛上。南京方面即使有心,也没有实力却剿灭黄斌卿,推脱等击败了孙可望再说,

扬州败仗,南京那边彻底没了指望,张名振便拿着相机问罪黄斌卿的密令找到了韩括,让他率船队出海击灭黄斌卿并剿灭海盗。

这时候,在扬州,官军大败,刘文秀在南彻底失了牵制。而驻兵于江北海门县内的陈子龙独木难支,只能率部撤离海门,乘船随韩括前往崇明岛。崇明岛是冲击平原形成,在明末远没有那么大,而陈子龙又想将所有向明的江北百姓迁移走,正发愁着呢!在听了张名振的建议之后,他极力说服韩括出兵。

韩括不能做主,写信给周显。周显同意他出兵,并让他尽力收降黄斌卿手下的士卒以及那些海盗。

张名振从海门县撤回来的士卒,韩括的船队,还有张名振手中的卫所兵,三者合在一起,已不下万人。三人和议之后,以韩括船员为主,从中挑选了会水、不晕船的士卒四千,在台州渔民的带领下趁着夜黑浪高,偷偷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