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关张太真,套路太深

这阳光怎如此明媚,这微风怎如此清爽,这草原怎如此迷人。

心情大好的魁头,似乎觉得现在一切事物都是如此的美好,就连早就习以为常,甚至瞧得有些厌倦了的草原,都觉得它从未如此迷人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公孙续深知,在这个人性都比较单纯的时代,信任,是御下和交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有效到有些粗暴,士为知己者死,知己的首要前提,就是推心置腹的信任。

所以,在决定支持魁头上位,成为整个鲜卑草原的主人之后,公孙续就表现出了对魁头的极度信任,三万鲜卑降兵,尽皆交由魁头统领。

魁头也的确有些手段,或者说,在鲜卑之中,魁头还是比较有威望,投降的鲜卑对魁头的统领丝毫不排斥,从未滋事闹乱。

私下里,为了向公孙续证明自己的价值,魁头还对自己较为信任,为人也比较不错的几个鲜卑部落首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明白了现在归附公孙续才是草原未来最好的归宿,因为公孙续,是天神转世。

这些部落首领自然不相信公孙续是天神转世,但在魁头的说服和描述下,的确相信了归附公孙续是最佳的选择,最起码,归附公孙续能继续活着,而不归附,或许就见不到明天草原上升起的太阳了。

魁头让这些首领去草原上,游说中部草原上,一些刚刚经历过失败,狼狈逃回的以及不拥护和连的部落,让其主动向公孙续投诚,以换取日后草原更加优越的待遇。几个部落首领认为有理,先一步去游说相识的部落首领去了。

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吧!

魁头心中想着,回身返回了大营之中,征讨东部草原一战,魁头自请先锋,如此做,一来是为了向公孙续表忠心,二来是为了主动出击,干掉支持和连的那几个部落。魁头心如明镜,自己扫平统治草原路上的障碍,与让公孙续出手扫平障碍,那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但魁头自知略有智谋,却欠缺勇武,于是,魁头从公孙续处借来了刘备、关羽,因为他见关羽身形魁梧挺拔,威武不凡的样子,一看就是一员猛将,若能够得此人相助,必然如虎添翼。

可惜,那红脸大汉似乎瞧不起自己,总眯眯着一双别具特色的丹凤眼,正眼不瞧自己一眼。不过好在,那个被红脸大汉称为大哥的大耳刘将军比较好说话,通过他,自己还是能让那红脸大汉做一些事情的。

“哈哈哈,大哥,此次我等三兄弟,终于可以带兵杀敌了!”,张飞军营大帐之中,此时,刘关张三兄弟正团聚一起。张飞拎起酒坛,狠狠的灌了一口酒,粗暴的抹掉下巴上的酒渍之后,对着刘备哈哈大笑道。

“唉!”,刘备见张飞如此,心中有些不舒服,哀叹一声,也端起酒盏,一饮而尽,平日里,行军中,刘备几乎从不饮酒,“兵乃好兵,可惜非我等所有也!”。

张飞不解的瞪着刘备,“大哥这话忒奇怪,怎叫非我等所有?”,张飞拎着酒坛站了起来,朝外挥手道,“现今俺老张统兵两万,大哥二哥又领鲜卑骑兵三万,这五万士兵皆从我等号令,如何非我等所有?”

刘备再次哀叹一声,身体一塌,一双大耳几乎垂落肩头,“此乃公孙麟儿所有!”,刘备眼中浮现一丝落寞,“我等,不过为其帐下之臣!”。

听到此话,正在捋着胡须读着春秋的关羽动作一顿,眯着的丹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心中暗叹一声之后,长身而起,“若大哥不甘,此役之后,我等另寻他处!”。

张飞听得关羽的话,也刹那间愣住,本欲拎起酒坛灌酒的手,也停在半空,眼中闪过一丝恼色,随即,酒灌得更狠了,在咕噜咕噜的声音中,大量酒水从嘴边洒出,打湿了张飞的衣服,但张飞浑然不觉,仍大口大口的喝着酒,只是,这酒喝在口中,已经没有了味道。

“嘭!”,张飞喝空坛中酒水,猛然将酒坛砸碎在地,碎片溅落一地,“啊~~!”,张飞扯着嗓子大吼,双目满是不甘的在空中狠狠挥了挥拳头,“这天地如此之大,为何无我兄弟三人安身之所?”

“贼老天~!”,张飞指着天空,歇斯底里的嘶吼着,“你怎地如此不公,让奸佞得势,而忠贤落难?莫非,你也如那些狗官一般,瞎了狗眼不成?”

此时,刘备的眼睛已经红了,眼泪开始在眼眶中打着旋,但即使如此,刘备也强压住泪意,对张飞呵斥道,“天道轮回,自有公道,三弟休要胡言乱语!”,天地君亲师,这个时代,人们对天地还是非常崇敬的。

“有他娘的公道!”,张飞天不怕地不怕,但唯独有些惧怕刘备,更确切的说,是惧怕刘备的眼泪,所以刘备呵斥他之后,张飞低着头,滴溜溜的转着眼睛,小声嘀咕着,刘备再次瞪了一眼张飞,见刘备泪光闪闪的双眼,张飞颓废的摇了摇头,负气般一屁股坐在地上,拿起一坛酒,又灌了起来。

关羽放下手中春秋,从案上也取过一盏酒,慢慢饮下,而后,拂过自己胸前长髯,眯着眼睛寒声道,“若天道不失公,天下英豪何需伸张正义?”。

刘备愣住,眼泪停在眼圈;张飞愣住,酒水含在口中,二人也满脸的不可置信,均未曾想到,熟读春秋,一直将忠义看得比命还重,尊天敬地的关羽,竟然会有此一言。

刘备收回眼泪,眼睛之中惊喜的目光替代了泪光,自家事,自家清,虽然自己一直将中山靖王之后,刘氏子孙挂在嘴边,一直嚷嚷着要匡扶汉室,但实际上,自从黄巾之后,自己对汉室的忠心已经逐渐淡去,我也为刘姓,为何我不能得这大汉天下?

但关羽极看重忠义,君为忠,兄弟为义,刘备担心关羽知晓自己心思后,左右为难,甚至对自己失望,抛弃自己而去。而张飞,虽鲁莽少谋,但却一心为国出力,为民除奸,若知晓自己野心之后,怕也会弃自己而去。

所以刘备一直极力伪装,并努力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为得就是留住自己这两名万人敌的兄弟。同时,为自己聚拢名声,二百年东汉,名声,一直是崛起的最佳助力。

如今,关羽竟然说出如此一番话,显然也已经胸怀天下,这如何令他不喜,这表示着,现在他已经不用过于纠结关羽的忠了,只需要利用好关羽的义就好。至于张飞,做好伪装,继续悲天悯人,心怀苍生,必然也不会出现纰漏。

伪装的太久,自己都已经快相信自己真的悲天悯人、心怀苍生了,何况他人?

刘备心中激动,但面色却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欣喜和高兴来,就连眼中的惊喜目光,也一闪而逝,随即被浓浓的悲伤和落寞而替代,泪光,也再一次闪烁起来。无论是从目光还是神色上来看,现在这刘备,都是沉浸在悲伤之中不可自拔。

这可怕的伪装功夫!

张飞咕噜一声,麻木的吞下口中酒水,目光怔怔的看着关羽,脸上犹犹豫豫,少顷之后,放下酒坛站了起来,一脸凝重的往关羽处走来。

“三弟你这是作何?”,关羽也懵懂的看着张飞,不知道张飞为什么会露出如此一番神色,心中暗自思忖,是否自己刚才的话有些不妥,但细想之下,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天道不公,身为英豪,自然应该伸张正义,让这天公地正。在关羽挑着两道卧蚕眉思考的过程中,张飞小心翼翼的将粗糙的大手温柔的放在关羽额头,歪着头,一本正经的嘀咕,“也未发烧啊!”。

关羽额头无数黑线闪现,本红如重枣的面上被涂抹了一层黑膜,伸出手拍掉张飞的大手,略有不喜道,“我自然无碍,何来发烧一说?”

张飞又一本正经的回道,“既然未烧糊涂,二哥为何说那糊涂话?”

“怎是糊涂话?”,关羽重新眯起了丹凤眼,沉声道,“如今这浮屠遍地,民不聊生的大汉天下,三弟认为,可还有公道?可还有正义?”。

“哈哈!”,张飞猛然哈哈大笑起来,将关羽张飞皆笑的一愣,张飞兴奋的瞪圆大眼,重重的在关羽肩膀侧拍了一下,这也就关羽身高体重,否则如此力量,常人早被拍飞,而即使如此,关羽也感觉胳膊一阵阵火辣辣的疼,好似挨了板子一般,“二哥早该如此,如今这天下,我等就应该伸张正义,似之前督邮那等鸟官,就应该一枪将其刺个通明窟窿,也好让百姓们欢快欢快!”

“似十常侍那等阉人也是,就应该冲入洛阳,扒了他们的皮,点了天灯,胜过让他们迷惑圣上,欺压百姓百倍!”,张飞兴奋的张牙舞爪,似乎他正在做这些事情一般。

这个夯货!关羽心中翻着白眼,之前那一番举动,竟然在调笑自己,不过,对于张飞的话他倒是颇有几分赞同,所以面上浮现笑意,让本黑红的脸重新变得红润起来。

“三弟禁声!”,刘备慌忙起身,用力拉过张飞,神色慌张,连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情绪也烟消云散了,“小心隔墙有耳,这一番话,若传出去,可以要掉脑袋的!”,刘备是真的慌乱了,眼神不断的瞟向帐外。

“哼!怕他作甚,俺兄弟还惧了那等鸟人不成?”,话虽这么说着,但声音却已经小了下来,骨碌碌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丝心虚,他也清楚,刚才那一番冲动的话,是会害死人的。

“既然二位贤弟皆有此心,那此次相助伯珪兄过后,我等便离开幽州,另寻他所!”,情绪没了,刘备也懒得去酝酿了,心思一动,开始将话语往自己想要的方向上引,“这幽州虽好,但刘太守和伯珪兄显然无心怀天下百姓之心,只愿固守这偏凉北地,不思进取。而我等兄弟,志在匡扶汉室于社稷,拯救万民于水火,结拜时便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还是另寻他处,坚持本心为好!”

刘备这一番话,说的很是巧妙,将投奔公孙瓒变成相助;将自己因为幽州无自己容身之地而准备另寻他处变成刘君和公孙瓒目光短浅不思进取,不利于自己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而离去;并故意将惊才艳艳,少而不凡的公孙续忽略,强调当初自己三人结拜时“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志向,去激发张飞关羽心中的共鸣。并暗示当初三人有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排除二人心中其他想法。

果然,听刘备如此一番话之后,关羽张飞不由自主回想起桃园结拜时的情形,皆重重点头,相互看着的眼中情意浓浓,“善!”。

城府,啊不,应该是套路深似江海的大耳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