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始建幽灵,辽东柳毅

白马营帐中,最终离开的是公孙瓒,因为他看着公孙续找抽的样子实在窝火,于是自己离开了。只是离开的时候,还拉着赵云和夏侯兰的手,侄儿长侄儿短的嘘寒问暖,让公孙续心中很是郁闷。

“严叔父,是否怪小侄让你离开白马?”公孙续看着神色平静,但眼神闪烁,明显心中挣扎纠结的严纲,笑问道。

“末将既然投奔主公,那就做了誓死效忠的准备,自然听从主公安排!”,严纲勉强一笑,对于白马义从的不舍,着实难以轻易抹平,“况公子天纵之才,未来不可限量,跟随公子,末将求之不得!”

严纲停顿一下,转头望向帐外,似乎,能够看到白马义从的样子,眼中,流露出一丝纠结和不舍,“只是,突然离开白马,末将心中实在有些不舍!”。

公孙续体会不到严纲所说的那种感觉,所以并未言语。但赵云,却顺着严纲的目光也向外望去,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向往,沉声道,“如此精锐,如此白马,实乃统兵之将梦寐以所求。莫说严将军,换作云,必亦难以割舍!”。

夏侯兰也体会不到二人这种感情,只是更加睿智的他清楚,严纲跟随公孙续,必定比留在白马更有发展,于是,劝道,“严中郎,小师弟虽然年幼,但见识不凡,智卓超群,更知天下大势,晓人间之理,他既然让你从白马营中离开,必然给你安排了更好的去处。如若不是小师弟未提及在下,在下倒乐意替代严中郎!”

严纲双目之中神采焕发,夏侯兰的话他何尝不知,只是,他有点钻牛角尖,只想着自己见到之后谓之“此方为吾心中铁骑”的白马义从,却忘了公孙续并为对白马义从给予过太高评价。

这说明什么,在公孙续的眼中,白马义从并不算什么无敌铁骑,只能算是一般精锐,一般精锐为何?凡统兵之人,手下皆有精锐,但无一可称之为无敌之师。如果是别人这么认为,严纲一定嗤之以鼻,但公孙续少而成名,见识不凡,方才又能直指白马弊端,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他真的有这资格。

那现在公孙续既然确定自己是忠于公孙家,但却将自己从白马中调出,那就说明公孙续认为有更适合自己的去处,而且必定非凡。想通此点,严纲顿时恢复了之前的神采奕奕,期待的看着公孙续。

“呵呵,严叔父不要期待过高,我当前尚没有适合你的去处!”公孙续看着严纲的转变,心中很是满意,“不过我欲建立一直无双铁骑,想要严叔父为统领,不知严叔父可有兴趣!”

严纲顿时大喜,“求之不得!”

“呵呵!”赵云也笑着参与进来,他是真的很好奇,公孙续到底要建立什么样的无双铁骑。“我很好奇,师弟眼中,何为无双铁骑?”

“来去如风!回往无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一挡百!天下莫敌!”公孙续虽然语气平淡,但神情之中,却流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无双霸气。感受着这股霸气,赵云等三人皆被深深震撼住。

“末将愿为公子统领此军!”这番话,几乎就等于是效忠之言。

“此军尚需要严叔父亲自组建,目前尚未有一人,如此缥缈之军,严叔父还愿意统领吗?”公孙续笑道。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公孙续有充足的信心,不然也不会有这种想法。前段时间,暗灵王越来信称,暗灵势力在初步渗透各州郡之后,开始向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渗透,而在渗透益州南中时,暗灵所收买和发展的一个少数民族的统领称,在更南地区,有一乌戈国,其国中有藤甲十分神奇,刀剑难伤,入水不沉,如果暗灵能够为其提供足够多的粮食,他可以用粮食去和乌戈国换藤甲。

收到来信后,公孙续当即决定,不计一切代价,能换多少藤甲就换多少藤甲。而最终结果,令公孙续有点失望,他本以为能换来万八千套的,但结果,却只换了二千套。不过,令公孙续欣慰的是,虽然藤甲只有两千套,但却换来了大量未经编织的野藤以及编制之法。听那少数民族的统领说,当知道这种野生的藤蔓能够换粮食之后,乌戈国的人几乎疯了一般的拥入山林,将所有能够割回的藤蔓尽数割掉,怕是没个三五年不能恢复了。

公孙续本以为藤甲兵只是三国演义中杜撰的东西,没想到竟然真的存在,同时,公孙续也很清楚,之所以只换来二千套的主要原因,一是这藤甲年产量非常低,年产不过千余套;二是这些藤甲大部分都被军队收走了,毕竟,这藤甲虽好,也有使用寿命,军队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暗灵能够一次性换回两千套,估计也是乌戈国所能够拿出的极限了,甚至动用了军队的预备藤甲都说不定。

本来,对于那大量的未用藤蔓,公孙续最初的想法是也给制成藤甲,但后来,灵机一动,便有了制作战马藤甲的想法,以此来组建一支来去如风的无敌骑兵。这个时代的冶铁技术还远远达不到后世的地步,也根本不能满足公孙续打造一副轻铁铠甲的想法,并且现在公孙续也不具备组织当前社会地位不高的工匠进行研究的条件,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的使用藤甲。而那乌戈国民间不知积累了多长时间的藤蔓,在经过暗灵所笼络的工艺人员的估计,虽然只能制作一千七百多套战马藤甲,但也足够公孙续组建一支理想中的骑兵了。

“末将愿为公子分忧!”严纲依旧丝毫不退,他知道,公孙续越是这么说,这只骑兵的精锐程度就越是惊人,而为将者,谁不想拥有一支无敌骑兵。

“好!”公孙续赞赏的看着严纲,“自明日起,我会与父亲言明,要他安排手下人配合你,我要在整个幽州、辽东以及归附的乌丸、鲜卑等异族中挑选士兵。凡年龄十五以上,二十以下;能开一石弓;非家中独子者,皆在征召之列,不过此时事关重大,所以不能采用征兵的方式进行招兵,还需要严叔父亲自去挑选,到时候我会再派人辅助叔父!”

“所选之人,除上述条件之外,人一定要机灵、聪慧,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忠诚,我不希望将来我训练出来的士兵轻易地死在战场上,更不希望将来他们中有任何一个背叛于我!”

“严叔父,我给你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我要见到3000名符合条件的人选,能做到吗?”

“必不辱命!”

“好!那严叔父先行回家准备吧,明日自有人前去寻你!”严纲领命而去,而公孙续,则和赵云、夏侯兰二人说说笑笑,往中郎将府走去。

“咦?田叔父,你为何在此?”待公孙续三人回到中郎将府之后,发现公孙瓒正与一男子有说有笑,似乎聊得十分开心。男子看似应该不到三十,白面无须,但面色刚毅,目光凌厉,浑身带有一股军旅之气,一看就是久经沙场之人,公孙续仔细一看,正是父亲公孙瓒手下的首席智将,田楷。

年初,公孙瓒举报黄金时的曾听从公孙续的建议,为从弟公孙越买官,任辽东太守,因为公孙瓒以及公孙家族在辽东都没有根基,若想在辽东占据脚跟就需要拥有自己的力量,并且,公孙续还让公孙越在平定辽东之后,就继续东征三韩和高句丽的,自然需要统兵之将,于是,公孙瓒便将田楷派去协助公孙越。

年前,公孙越曾来信称已经成功平定辽东,开始准备征讨三韩了,但现在田楷竟然返回涿郡,是公孙越放弃征讨三韩了吗?公孙续心有疑问,但又觉得应该不能,因为公孙瓒和田楷聊得十分开心,明显没有不快的事情,于是公孙续只能亲自询问。

“末将见过公子!”见是公孙续,田楷忙起身行礼,作为公孙势力的老人,他十分清楚公孙续的能力,以及公孙续对于公孙势力发展的重要性,甚至,一些老人私底下还曾议论,公孙续,才是能够代表公孙未来的人,而不是公孙瓒,即使,公孙瓒如今年富力强,正值壮年。所以,包括田楷在内,公孙势力的老人对公孙续这个小公子皆恭敬有加,哪怕公孙续一直彬彬有礼。

“托主公和公子的洪福,仲瑞太守月前与辽东郡得贼寇柳毅来投,其人能力尚胜于我,如今接替我带兵进驻西安平,眼下应该已经北入高句丽,相信以其人能力,五六月当可下高句丽!”

仲瑞太守,正是公孙越,字仲瑞。

“而叔珀则与王门在乐浪等地征兵,正准备南下攻取百济三韩,相信亦即日可破!”

叔珀,是公孙范,字叔珀,历史上那个短命鬼。而王门,公孙续因为其人历史上叛过公孙瓒,心有顾忌,但又因其人性格不错,为人也还算可以,再加上略有智勇,便让公孙瓒派其前往辽东,辅佐公孙越,如今看来,倒也算是一招妙棋。

而柳毅,公孙续也有印象,历史上公孙度手下的大将,曾劝公孙度自立辽东王,并攻取高句丽,倒也算是一员难得的将才。

“仲瑞太守担心主公账下无可用之人,便让我先行回涿郡!”

“哈哈!很好!”公孙续很是开心,对公孙瓒兴奋道,“待取下高句丽、百济三韩,于辽东我公孙家便有数倍于幽州之地,到时候,续必给父亲一个惊喜!”

“哈哈!好!那为父就拭目以待!”公孙瓒也意气风发,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