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鉴定估值

此行魔都,森精挑细选,拿了字画一副,经卷三本,瓷器一对,折扇一支,鼻烟壶一个。≦看最新≧≦章节≧≦百度≧≦搜索≧≦品≧≦书≧≦網≧

私拍开始之前,森联系了私拍负责人,要拿东西拍,对方立马答应,并请人鉴定。

私拍之前,有人拿东西拍很正常的,但价值不高,会被拒拍,负责人知道森的身份,根本不会拒绝。

负责人姓楚,是个戴眼镜的年男人,他给森介绍了几位专家,都是圈里有名有姓的人物。

森当然不可能认识,大家也是第一次见面,所以并没有过多的寒暄,和几位专家握手,森带着大家来到了房间里,并且让理查德把东西拿出来。

东西一一放在桌面,专家们各自手物品,其一位拿着鼻烟壶,凑在放大镜下仔细观看。

“妙!”

这位专家开口道,“等玛瑙内画鼻烟壶,制壶手工艺精湛,内画笔触精细,格调典雅。”

“能否达到拍要求”

楚负责人站在一旁问道。

“很遗憾!”

这位专家摇头道,“色彩差了一点,影响估价,够不私拍等级。”

“很抱歉,施内特先生!”

楚负责人开口道。

“没关系!森摇头,“本是淘来的玩意,不拍无所谓,能否给个准确的估价”

“当然可以!”

楚负责人点头看向专家。

“此鼻烟壶,手艺精湛,画工不凡,材料也不错,可惜不是御制,颜色也有缺憾,估价三百六十万。”

“也不差!”森满意点头。

此次私拍档次很高,入门级需要一百万美金,也是说,拍品价值低于一百万美金,是不了台面的。

这鼻烟壶虽然没达到标准,但也是少有的精品了!

一般来说,金银质的鼻烟壶存世量少,铜的相对多一些,且多以画珐琅的工艺形式出现,收藏价值较高。

玉石类鼻烟壶的价值更因质地不同而千差万别,材料越稀少越珍贵。

竹和角类鼻烟壶极为少见,鼻烟壶的市场价值居,料壶和瓷壶为常见,收藏价值不高。

森的鼻烟壶,材料是玛瑙,手艺精湛,材料却不算稀缺,如果不是画工了得,怕是没有这么高的价值,他已经满意了。

随后,几件物品接连鉴定出。

三卷经书,可以判定为敦煌遗经,其一本由回鹘书写的标注,尤为珍贵,它记录了一些事迹,历法,还有天。

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三本经书,作为敦煌遗经为名号拍,估价两千七百万。

这个价格超乎森的预料,他挑选的时候,只是因为这三本经书看不懂罢了。

鬼画符的经书竟然价值近四百万美金,甚至可能更高,别说森,是理查德都很吃惊。

要知道,理查德可是在宝藏之待了不少时间,见到类似的书籍,可是不老少。

平均一本书一百万美金的话……咕噜,理查德吞了吞口水,这价值也太惊人了吧?

事情还没完,专家坚定了一对瓷器准确的说是一对杯子。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之梅花。

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花神是寿阳公主。

康熙仿斗彩鸡缸杯,宫廷仿制成化鸡缸杯,可惜品相不完美,碗口有一点残缺。

花神杯估价四百二十万,鸡缸杯估价八百六十万。

花神杯虽然是真品,但只是十二件的一件,如果不是市面梅花杯少见,根本没有这么高的价格。

而鸡缸杯,虽然是仿制品,且品相不完美,但它属于宫廷仿制款,本身工艺很精美,市面更是少见,九百万不到的价格只是起拍价,最终成交价不只这点。

森已经很满意了,他把鸡缸杯交给楚负责人,签订了委托拍卖协议,正式拍。

折扇也给了森一个惊喜,本事材质倒也不算什么,关键是扇面的字,竟然是祝枝山的狂草。

吴门四大才子,和唐寅同列,哪怕是森,也知道他啊!

祝枝山,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

长洲人。

祝允明自幼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

明弘治五年举,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官至应天府通判。

嘉靖二年因病致仕归里。嘉靖五年卒,享年六十七岁

祝枝山才华横溢,尤其一手草书,很得世人赞誉,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是字的说法。

这折扇,是祝枝山的狂草《自书诗》。

虽然品相不好,扇面有损,但专家估值超过一百万美金,达到了拍的要求。

最后是画了!

这个鉴定最久,因为有些争议,疑似是郎世宁的人物画,但画的却是外国人,而且没有印章和题字,绘画技巧方面多偏西方。

因为有争议,难以一时半会确定价格,所以森放弃竞拍,把这幅画给保留下来。

最终,只有经书,鸡缸杯,折扇三件物品拍。

森很快和楚负责人签订了委托拍卖的协议,手续费为百分之七,森还算满意了。

楚负责人小心的把三件拍品带走,还给森留下了名片,他是希望获得森其他的物品。

其他几件物品,虽然不够今晚的私拍,但也是拍卖行里的精品拍物了,楚负责人显然不想错过。

可惜,他被拒绝了!

森来这里是探路,不是为了拍卖物品,真要拍卖,直接找大型拍卖行合作行了!

他想要的是用这些宝藏的物品开路,在国内组建自己的圈子,认识一些朋友,算是谋划后路吧。

钱不钱的无所谓,要的是朋友!这是森此时,最真实的写照。

楚负责人虽然失望,但也没有说什么,留下名片告辞。

而很快,参加私拍的人,也接到了拍品更新的消息。

大家不以为意,反而兴致勃勃,充满了期待。

晚七点四十五分,参加拍卖的人陆陆续续进场。

森发现,大家都带着女眷,而且年龄相差很大,看起来像是爷爷带着孙女。

看来,这次私拍没有想象的严密,很公开嘛!

https:///html/book/51/51957/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