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不过还没等拉斯洛和那些来自奥地利、卢森堡的雇佣兵见面,匈雅提亚诺什就率军出发了,原因是一封来自阿尔巴尼亚的信,一封来自阿尔巴尼亚的乔治·卡斯特里奥蒂的求救信。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不过他还有个外号叫斯坎德培。

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出生于克鲁亚的的统治家族卡斯特里奥蒂,该家族控制着现在的马其顿西部和阿尔巴尼亚的东部地区,而他正是其中一员。他的父亲在十四世纪末成为了奥斯曼人的附庸。因为徳米舍梅制度,他和他的三位兄长先后被送到奥斯曼的都城埃尔迪内(东罗马的阿德里安堡)。在那里他被迫改信环保教,并接受了军事训练,成为奥斯曼人的一位军事指挥官,在获得一系列胜利后,他从奥斯曼人那里获得了称号,将其与亚历山大大帝相提并论,其后演变成为他最常用的名字“斯坎德培”。

虽然斯坎德培深得苏丹信赖,但是他仍然与匈牙利、威尼斯和拉古萨等基督教国家保持联系,寻找机会。1443年11月,乔治·卡斯特里奥蒂乘瓦迪斯瓦夫和匈雅提亚诺什率军发动远征,进攻奥斯曼时举起反旗。他率领300名阿尔巴尼亚骑兵返回祖地-克鲁雅,用计骗开城门,据而有之。此后,他公开放弃环保教信仰,重新信仰天主教并开始使用黑色的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志。从举起反旗到现在的数年间,凭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当地的崎岖地形,挫败了奥斯曼人的数次进攻,是巴尔干地区抵抗奥斯曼人的主要势力之一。以上这些是他从匈雅提亚诺什那里听来的。

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在求救信中提到单凭自己现在的军队要击退奥斯曼人这次集结的军队非常困难,而一向与他结盟的威尼斯此时却因为与奥斯曼人签订了和约而拒绝派出军队支援,他只得向匈牙利王国求助,希望看在有奥斯曼人这个共同敌人的份上,匈牙利能尽快出兵支援自己。

考虑到等第一批部队集结完还需要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对方可能抵挡不住奥斯曼人的进攻,于是匈雅提亚诺什和伊洛克尼古拉斯率军提前出发了。

两人率军一路南下,在贝尔格莱德会合了南部领主的军队,决定休整一天再出发。这一天里,远征军的正副两位统帅商量起接下来的行动。

“匈雅提摄政,接下来该如何行军,我们现在只有一万两千人左右的军队。”看过了汇总上来的军队情况后,伊洛克尼古拉斯问匈雅提亚诺什。

“根据乔治·卡斯特里奥蒂的信中所说,他现在应该和奥斯曼人交上手了。为了节约时间,最短的路线是直接南下到科索沃地区。”

“可另外一个乔治不会轻易让我们通过他的领地。”伊洛克尼古拉斯指的是塞尔维亚的乔治.布兰科维奇。“就算他不同意也没所谓,他底下的领主也不是和他一条心,塞尔维亚的贵族对他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现在他就是靠着奥斯曼人人来维持他的统治,那个蠢货竟然加倍征收给奥斯曼人的贡税,而多出来的那些他就拿去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不必通报给他,我们直接走就行了,那些贵族会欢迎我们的。”

“那对于国王陛下之前的建议,你打算怎么办?”尼古拉斯谈起了拉斯洛之前在兵营提到过的事情。

“看实际情况吧,让奥斯曼人撤军是必须完成的目标。阿尔巴尼亚的抵抗能分散奥斯曼人的力量,不能让奥斯曼人消灭那里的反抗势力。”

“我们可以把目标定在奥斯曼人的后勤补给,只要摧毁了他们的补给,就凭马其顿当地无法供养得起奥斯曼人集结起来的军队,到时候他们就不得不撤退了,这样也算解救了乔治·卡斯特里奥蒂。”“伊洛克摄政,这算一个方法,但奥斯曼人也可以通过海路运输补给到赛洛尼卡,然后再运送到马其顿。”匈雅提亚诺什说出了另一个可能。“切断奥斯曼人的补给不一定能让他们退兵,我认为到时还需要和奥斯曼人正面打上一次。”“可单凭我们现在的兵力不可能打赢。”“也只能先到达科索沃,然后和乔治·卡斯特里奥蒂联系上,让对方看情况行事。”第二天,远征军正式离开匈牙利的控制范围,踏入塞尔维亚境内。远征军只是走了一天的时间,就遭到乔治.布兰科维奇的拦截。

一支一千人左右的军队拦在远征军面前,远征军里有人建议直接消灭演出阻拦的军队,不过正副两位指挥官决定和对方交涉,让其让开道路。

“对面的匈牙利人听着,你们已经侵犯了乔治.布兰科维奇殿下神圣的领地,殿下命令你们必须马上撤走并且为你们的冒犯作出赔偿。”拦在前方的军队中一人骑着马来到两支军队前空地的中央,对远征军喊起了话。

匈雅提亚诺什越众而出大声回答对方的喊话:“你们马上让开道路,我们这次目的是消灭那些盘踞在你们家园的奥斯曼人。”

“狡猾的匈牙利人,这只是你们的借口,你们的目的是占领塞尔维亚,乔治.布兰科维奇殿下已经看破了你们的阴谋。我再重复一遍,你们必须立刻撤走并且赔偿,否则我们的君主将会联合奥斯曼苏丹一起进攻你们。”

匈雅提亚诺什发现无法和平解决问题,和伊洛克尼古拉斯交流意见后,他手一挥,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眼前这支拦截在前方的军队,只是一群步兵,而且看装备大部分都是刚征集的农民,哪里是远征军的对手。在几个来回的冲锋后,拦路的杂牌军就烟消云散了。

打扫战场时,匈雅提雅诺什来到伊洛克尼古拉斯的身边说道:“看来我们必须加快速度,赶在乔治.布兰科维奇再派人拦截之前离开这里。”“同时也要派人把这里发生的事汇报给国内。”伊洛克尼古拉斯补充了一句。

远征军继续前进,路上途径的城堡都收起吊桥,城墙上站满了士兵,士兵们都弯弓搭箭,警惕地注视着从城堡外经过的远征军。

不过在进入山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开始有领主带着士兵要求加入到远征军当中。两位指挥官并没有答应,而只是要求他们提供粮食和牛羊,那些领主没有拒绝,很爽快地把远征军要求的物资交了出来。检查发现送过来的物资没有问题后,伊洛克尼古拉斯部分认同了匈雅提亚诺什关于塞尔维亚贵族会支持己方的说法。

从远征军开始出发起,伊洛克尼古拉斯并没有打算和匈雅提亚诺什好好配合。除了之前提到过的不服气对方的名声比自己大以外,就是他根本不看好这次远征。反正有拉斯洛之前说过的话,只要情况稍有不利,他就会立刻夺过匈雅提亚诺什手中的指挥权,率军退回国内。到时候既可让对方颜面扫地,也可以提升自己在国内的声望,说不定还能代替他的地位。不过对方到现在为止,对形势的判断和指挥都没有问题,那自己就先假装听从命令。

让我们把视线先转回匈牙利国内,远征军与乔治布兰科维奇的军队发生交战的消息送到了伊丽莎白的手上。看完送回来地情报后,伊丽莎白并没有惊动乌利希,而是让人悄悄地找来约翰斯帕克商量对策,当然拉斯洛也在场。“斯帕克,你看才刚进入塞尔维亚境内就和乔治.布兰科维奇打了起来。你说现在该怎么处理?”“王后,想必摄政议会的其他人也收到了消息,我认为应该立刻派人通知贝尔格莱德的守军,让他们注意奥斯曼人的同时也要防范塞尔维亚方面的行动。另外第二批远征军的筹备也该抓紧了。”约翰斯帕克思考一阵后给出了意见。

“孩子,你的意见呢?”伊丽莎白又问讯起拉斯洛的意见。拉斯洛发现约翰斯帕克的意见中规中矩,而自己目前也想不到更好的处理方法,于是表示同意约翰斯帕克的意见。最后,伊丽莎白让约翰斯帕克注意保密,别让这件事情在短时间内让乌利希知道。“我的表哥现在回采列处理领地事务去了,我不希望这件事会打扰到他,另外你也知道他和乔治.布兰科维奇的关系,我不想他参和到这件事,免得他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在约翰斯帕克走后,拉斯洛问伊丽莎白:“妈妈,你还在怀疑舅舅和乔治.布兰科维奇有秘密联系吗?”“不,孩子,我不怀疑你舅舅。因为当初是我主动联系他让他帮我们离开格拉茨,而且据我对他的了解她就算再讨厌匈雅提亚诺什也不会勾结奥斯曼人来对付他,因为那样不符合他的利益。我只是想让他置身事外,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免得他被他的政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