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釜底抽薪

张角走了,蹇硕走了,诸位大人也是该各忙各的了。

田畴留了伤兵和二百士卒,依着城障设了大营,高顺未等曹性交接便带着本部兵马,与张辽拔营北上。

依制,拜田畴为府中长史,随军则为左仆射;闫柔为府中从事郎中,随军则为右仆射;二人皆为参谋之职,行统带之事;张辽、高顺则依汉制“右尊左卑”各为左右陛长,分领三千虎贲节从,主征伐战事。

仆射食禄比六百石,对于一直只能算是“斗食小吏”的张辽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擢升;对高顺来说,军侯也是六百石,算是调了一个系统工作,从边防调到了内卫。

虎贲营“天子亲军”的名号,对于高顺这般普通的汉家子弟来说,更是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荣耀。

除了高顺和张辽心有欢喜,田畴和闫柔并没有多少欣喜之色。小小的别部司马就敢开府入幕,怕是正牌的虎贲中郎将袁绍袁大公子也没有这个胆子,充其量只是在家门口挂个牌子,招设幕僚是万万不敢的,因为虎贲营是用来“宿卫侍从”的,天子身旁,哪里容得旁人勾连结党。

说白了,别部,暂设而已。这官,是假的。

三郡无论留撤,边郡郡兵是一定要归置虎符节制的,刘昭这个司马,就假在没有虎符。各级将官士卒可以认刘昭这个司马,也可以不认,全凭人心耳。

而这三千兵马看似兵权在握,用之则成阉宦一党印记,不用则得罪蹇硕,两不相好。况且人吃马嚼,无符领兵,有心人稍加利用,便是祸起萧墙。

所以不光官职是假的,拥兵近万也是假的,刘昭这别部司马之所以能挂得住,一是靠了雁门郡守、刺史力挺,再则是靠蹇硕送来的那封信上的两枚大印,可蹇硕独独没有给刘昭送来虎符,这很关键。

蹇硕敢置虎贲别部,是因为蹇硕是中常侍,是近臣,更是幸臣。有功则进幸天子,有过,自然天恩浩荡,临时工背锅。刘昭首当其冲,不可能躲得过朝臣参劾诛伐。

田畴有胆镇守大营,不算田家在幽州是豪宗大族,本身也是素有贤名,“不杀贤”足以进退有余;闫柔有胆踩进这个漩涡,是因为这便是闫柔自幼所做之事,足可自保无虞。

唯独刘昭这无根浮萍,除了领兵北遁,躲起来,还真没有什么资本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自保。

一步步,自诩胸有成竹,却不料自己已经不自觉地走进了宦官与士子的政治漩涡中,拔不出腿来。

田畴言尽于此,方才在营门目送虎贲别部北上。

劲风当面,驰骋了许久,刘昭方才慢慢冷静下来,当真是作茧自缚!

诸人北上,终究还是先选了白狼寨安营。

白马将军公孙瓒就是个管杀不管埋的主,白狼寨除了一片废墟外,到处是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见惯了生死的华佗,也脸色煞白地几欲作呕。

外寨已被一把火烧的不剩什么,唯有山顶的主寨尚还可用。

这个样子没法安营,稍歇片刻,三千人便依令动了起来。尸体全都集中到外寨烧掉,清理出主寨后,留右陛长高顺守白狼寨,着左陛长张辽上旁边小山又设一寨,互为援引。

外寨的一把火足足烧了一夜,这一夜所有人都没有睡。

张辽看着大火,稚嫩的脸庞一晚上都是严肃,调派士卒越发沉稳,这把火将白日里六百石左陛长的欣喜已经烧的干干净净;

高顺也看着大火,却一如往常的刚毅,只是少时,便打散旧部的编制,以旧带新,效率快了不少,能看得出,这把火是烧在了高顺的心里;

华佗也看着大火,只是痴痴的坐在远处的山石上,火光映在华佗满是皱纹的脸上,映在黑白交杂的胡须上;

刘昭也看着大火,田子泰洞若观火,寥寥数言便道明刘昭处境,如今的处境不就是在火上烤一般;

闫柔却从没看,他一直在旁边观察着刘昭,一直思索着今日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思索着平城里二位太守的话,思索着田子泰的话,思索着刘昭拔营北上,思索着张角被掠、蹇硕遇刺,思索着所有的细节,满脸的风轻云淡都挂在那略微翘起的嘴角。

天色微亮,两寨初成,原本的大寨也收拾妥当。

高顺、张辽前来复命,刘昭思绪扯得太远,有些恍惚,淡淡说了声“都歇息吧”便转身往回走。

闫柔看在眼里,过来连忙扶住刘昭一只胳膊,对二人道,“司马有伤在身,又策马颠簸,连夜与将士共苦未尝歇息,怕是疲累了。汝二人暂先安抚士卒入营休息。”

二人离去,闫柔扶着刘昭的胳膊往大帐走去,边走边说道,“崇宣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这一夜火上煎熬,莫不是英雄气短?”

刘昭闻言,心头震动,转头凝视闫柔。闫柔握紧刘昭的手臂轻言道,“昨夜数千尸首,熊熊大火,如今不也灰飞烬灭。崇宣只须作那观火之人,万勿走到火里去,受些煎熬又当何如?”

二人亦步亦趋,进了大帐,刘昭坐在榻上平静了番思绪,方才开口,“如此说来,诸人皆知?”

闫柔咧嘴一笑,“除蔡议郎与蹇硕,其余皆知。”

刘昭听罢,顿时皱起了眉头。

闫柔又道,“蹇硕回京乃是临时起意,知晓者甚少,张角乃崇宣所放,又是诸人皆知。张角若刺蹇硕必定玉石俱焚,已尽全功,不然蹇硕持有虎符,幽并各处关隘、要道一旦禁严,张角必定插翅难逃。”

顿了顿,闫柔笑道,“雁门关十里亭外佯装刺杀,蹇硕受惊猜疑,只能入关奔走晋阳不敢在雁门停留。是为,杀之于己不利,不杀亦是不利。如此一来,雁门上下除了崇宣还有何人?”

刘昭亦是无奈地笑道,“原以为天衣无缝,到头来又是作茧自缚。”

“也不尽然……”闫柔接过话茬笑言道,“蹇硕借机敛财,四州民怨鼎沸,悬红已是人尽皆知,故而蹇硕万万怀疑不到崇宣头上。只是如崇宣所言,取平城为图良将,勾连宦官为图捷径。如此取舍不定,方才引火烧身。好在如今雁门诸官皆是闭口不言,蹇硕又矫制给了兵马并未起疑,可接下来这士林与阉宦数十年你死我活,水火不容,崇宣若想观火取暖而非在火上烤,只须釜底抽薪,这大火自然也就灭了。”

“釜底抽薪?”刘昭很是疑惑。

“然也。士林若是攻伐,无非蹇硕矫制置虎贲别部尔。新设一营,乃要牵扯太尉府、大将军府、司空府三府,还要牵涉光禄勋、大司农,如此阵仗,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可若是这别部有蹇硕诏令而无其实,士林则唯有攻伐蹇硕矫制,蹇硕克复三郡的功劳摆在那里,天子如何,甚是显然。”

刘昭听罢一愣,“如此一来,岂非竹篮打水?”

“非也。釜底抽薪乃是灭火,可抽出来的薪又没说要还回去。”说到此处,闫柔方才收起笑脸,“崇宣宏图大志,他日还怕无有兵将相随?更何况为将者,乃将兵也。为帅者,乃将将也。”

好一个闫柔闫子渊!

日上三竿,刘昭方才起床。

出了大帐,见帐前左处立起一处日晷,已是巳时一刻;大帐右处便是钟鼓;正前不远立一三丈高木,顶端挂着的便是虎贲旌旗。

既与闫柔议定,刘昭便着人撤下虎贲旌旗,换了面绣着“刘”字的帅旗上去。

大帐换旗,高顺与张辽闻之而动,紧跟着也撤了虎贲旗帜,换上了自己的将旗,二人带着虎贲旗帜策马来了大帐,交与刘昭,不曾多问。

刘昭着宗员收起旗帜,看着这一夜而起的两座营寨,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转而又问张辽,“文远亦是多出负伤,这两日勿要太过劳累,今日可曾用药了?”

“有劳司马挂心,已用过药。”

张辽说罢,华佗便带着童子过来,刘昭谢过华佗,接过药一饮而尽。

华佗指着昨日大火处道,“昨日虽说烧尽了尸首,可今日地气上蒸,依旧有尸气蒸腾,易生温疟、伤寒。老夫自行走州郡以来,历经数次时疫,此处断不可扎营,司马还是移营别处为好。”

刘昭这才发觉空气中确实弥漫着一股腐败的气味,这才是巳时,不是气温最高的时候,等到未时气温最高的时候,这股味道怕是足可惑乱军心。可昨夜刚刚立起营寨,如今便弃而不用,怕是士卒也是多有怨言。

“可有防治之法?”

“昔日南郡张机曾用石灰掩杀尸气,实为有效。不过此地内外杀戮甚多,若用此法非得三五十石(一石=30公斤)石灰方可。”华佗略一思索便给出了答案。

石灰吗?这个还是比较科学的。

可哪里有这么多石灰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不过不怕,我们不是有百事通闫柔吗?

闫柔的到来立刻解决了这个问题,“幽并二州到处都是。自此往西直至朔方,一路皆有石灰,河西、上郡更是丰产。此物修塞建障亦是多用,可修书与雁门郡讨要些便是。”

“若是多用此物,子渊看当取何处?”

闫柔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刘昭,一脸不解,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要那么多干什么?

刘昭没有多做解释,“非但多用,更要长久。”

闫柔指了指高顺,“狼儿沟便富产此物,平城西南十里处便是。”

平城西南十里,不错的地方,不错距离。

刘昭立即回身大帐书信一封交由高顺,引本部前往雁门郡治阴馆运送石灰;又写出几样本草名给华佗查看是否易得,华佗点头,皆是寻常本草,刘昭便又手书一封交给宗员前往冀州找苏双;最后又着张辽引本部下到两山之间的山涧,拦坝蓄水。

将所有人一股脑都打发出去,方才对一脸不解的闫柔笑道,“如此一来,这点兵怕是还不够你釜底抽薪的,要不要再调几千人过来?”

闫柔听罢,眉头一挑,“汝不嫌火烤,吾有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