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齐家秘闻惹人惊 弑神重临物是非
凉意消散之后,罗宣尝试着拿起方天画戟。一番尝试之后罗宣发现自己无论怎么运转法力都拿不起这方天画戟。罗宣暗道:“果然有古怪。”罗宣顶上三花其现,顿时一股祥瑞之气笼罩四方。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这是罗宣将截教法门运转到极限的标志。齐老头与围观的百姓见罗宣周身云雾缭绕,霞光四射,顿时齐齐下跪乞求罗宣赐福。即便如此,罗宣也没能将方天画戟拿起。就在罗宣准备放弃方天画戟时,一道黑光自罗宣怀中冲出融入了方天画戟。
罗宣看着这一变动,下意识的去拿方天画戟,这一次方天画戟好像没了重量一般被罗宣轻而易举的拿了起来。一时兴起之下,罗宣耍了一套枪法。这套枪法是罗宣跟梅山老大袁洪学的。或许是罗宣(苏恒)的到来引起了变数,上次万仙大阵时梅山七怪只死了三个。“都起来吧。”罗宣对跪在地上的百姓说道。
“多谢上仙。”齐老头率先起来谢道。罗宣道:“老丈不必客气,不知贫道是否能问老丈几个问题?”齐老头道:“上仙但问无妨。”罗宣道:“老丈祖上可曾出过方外之人?”齐老头道:“我家祖上世代贫农,哪有那个功夫啊?”罗宣道:“我听闻这兵刃乃是老丈家传之物,想必老丈应该知晓它的来历吧?”
齐老头点了点头道:“知晓,上仙请随我来。”罗宣跟着齐老头来到了里屋。齐老头从柜子里拿出一本家谱出来道:“据家族祖训所述,这兵刃的来历在这家谱的最后一页。只是我等凡夫俗子不识得书中文字,还请上仙查阅。”罗宣接过家谱略过前面的内容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也就是齐老头说的那一页,发现这书中文字竟不是人族文字,而是昔日妖族掌天时所用的妖文。
因截教众仙大多都不是人族出身,所以罗宣对于妖文也算精通。根据书中记载,齐家先祖乃是一名混血儿,齐家血液中含有八分之一的妖族血统。而这方天画戟乃是三皇五帝时期自天外落入齐家后院的,当然那时的齐家并不在临潼关地界。按照书中的记载,当时的齐家应该是在现在的南瞻部洲与北俱芦洲的交界处,也就是以前的北海海边。
当时齐家先祖未免祸从天降,决定连夜离开家园。只是造化弄人,齐家先祖不幸被征召入伍参加对凿齿一族的征讨。临走前齐家祖先将这一切写到了族谱当中,只是时间紧迫没能将妖文的读写传承下来,致使齐家后代子孙无法看懂这一页“天书”。罗宣估计这齐家先祖应该是死在了畴华之野那场战役当中了。那场战役是人族与凿齿族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死伤无数其中有着巫族巫族血脉的后羿大巫更是战功累累,只是后来人族为了避免昔日洪荒时的惨剧再度发生,就使计让后羿的妻子嫦娥飞上了月球成了广寒宫的仙女。为此后羿与人族闹翻,返回了巫族领地。
齐老头道:“上仙可曾看到了这兵刃的来历?”罗宣道:“看到了,没想到这兵刃竟是一件神兵。”齐老头道:“说来我齐家先祖也曾为了人族的未来战斗过,只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只能靠先祖余荫过日子。”听到齐老头的感慨,罗宣犹豫着要不要告诉他事情的真相,只是对于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罗宣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才好,真相往往是最残酷的。一番纠结之后最终罗宣选择将这一切深埋心底。
看了眼方天画戟,罗宣疑惑道:“这方天画戟沉重无比,老丈你们平常是怎么移动它的?”齐老头道:“以前这方天画戟虽重,但也并非无人拿起。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多次拿它当做劈柴砍树的工具,直到近日方天画戟脱去铁锈才奇重无比。我料这方天画戟必不是凡物,唯恐是个祸害才出此下策,希望能引来一位高人将其带走。”罗宣一愣,没想到这齐老头的想法竟跟他先祖不谋而合,果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罗宣起身道:“时候不早了,贫道也该回山了。”齐老头拿出一大堆金银放到罗宣面前道:“我知道上仙看不起这些黄白之物,但老汉有言在先,还请上仙收下。”罗宣道:“我乃方外之人用不着这些黄白之物,老丈还是收回去吧。再说了先前我不是也没提前缴纳金银嘛?”齐老头道:“一码归一码,上仙若不收下这些金银,就是置老汉我于死地啊!”罗宣看了眼四周的百姓道:“既然如此,那贫道就却之不恭了。”
罗宣一挥手,将金银收入囊中。起身向外走去,待走到门口,罗宣看着前方问道:“老丈,你说若是一个人得知自家的先祖不是人族,他会怎样?”齐老头道:“别人我不知道,若是我的话,我会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死去。”“为什么?”罗宣问道。齐老头道:“我觉得这是一种耻辱,这会让我无颜生活在这世上。”
罗宣道:“我知道了,多谢老丈解惑。”话落,罗宣身形化作一道金光远去。大约有一盏茶的功夫,罗宣回到了火龙岛玄光洞。玄光洞内罗宣仔细的打量着方天画戟。只见这方天画戟比之前多了几道花纹,在花纹的中间刻有一行文字。只见上面写道:“弑神戟,一千二百斤,随心意变化大小重量。”
罗宣心念一动,弑神戟逐渐化作绣花针般大小。罗宣将其拿在手中,掂了掂发现重量竟然与之前一般无二。这简直是是金箍棒的翻版啊!不过很明显金箍棒没有它的品级高。在收服弑神戟的时候罗宣就已经知道这是一件先天灵宝,是弑神枪的碎片锻造而成。锻造这杆弑神戟的人明显知道弑神枪这一逆天的存在。
估计之所以取名叫弑神戟,是存着与之一较高下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