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满地】第十一章【32部分】

表过题外话,按下不提:

【再看这边厢,佐咸郡】

想到晚上能打探,兴许有啥结果:

【众人精神抖擞,脚底生风。苏平刨相告:表叔家门口摊位,过去再买省力】

西北、东南走向小街:

【住家聚集区。许多门口摆地摊,卖啥都有。先询问住户,势必双方人情】

有防晒的,竹竿撑坯布遮阳:

【竹竿接触地面,石头、砖块堆基座求稳。4处基座,4根竹竿。坯布2个边角扯细绳,拴主家外墙体楔子。张力大,坯布扯平遮阳更好】

某户,大小不规则石头垒院墙:

【没水泥填充,高1米6左右】

西南院墙取中位置,院门朝西南开:

【核桃木做对开门、门槛,刷桐油。草帽形门镲吊门环,铁质。院门半敞半开】

往里瞧。石头垒墙盖屋,瓦顶:

【水泥填充4面墙,手工可以。屋子西南墙取中,核桃木做门。左右对称,2个窗户。田字格窗棂,糊纸。屋门、窗户,朝西南开。屋子西北墙、东南墙,也开窗】

屋檐下,挂许多大串干红辣椒:

【主视角,正门左边窗台,摊开晒棉袄。右边窗台,晒棉鞋、布鞋、棉帽子。挨着棉鞋,晒点豆子】

屋子西南外墙面,做楔子:

【挂许多大串干玉米,芦苇手编簸箕、笸箩。无提手敞口苇编大筐,扁担用的。浅底敞口筛筐,筛粮。墙根堆些农具,铁头木把】

院子西南墙、东南墙,交界区域:

【简易棚子,4面空。相对较粗树杈,捆绑做棚顶。见过竹筏麽?手法相同】

4根粗大树杈,跟棚顶扎牢:

【支撑。须稳固,石块垒4处基座】

额外有加固。树杈、竹竿、木头下脚料:

【甚至农具木把,为1组。每组绑1根树杈,呈三角支撑点。共绑4组,铁丝拧紧。21世纪到处有,镀锌铁丝】

干啥?简易厨房:

【泥巴烧砖垒灶,长方体。正放入1口大铁锅。2次世界大战,外邦某种锅盖钢盔,一圈大盔边。就那样儿。还木质风箱,半露天厨房】

院子西北墙、西南墙,交界区域:

【堆好些秸秆、树枝、干草、干苇子,煤很少】

院子西北墙取中,往东南墙中点:

【直线大约1/3处,摆个枣木矮圆桌刷桐油。矮板凳1个、高板凳1个、不规则石块2个。用餐区】

院子西北墙根,2个粗陶大缸:

【竹竿扎排作缸盖,再铺芦苇席子。地面撂个竹扁担,2个木质水桶】

说到此间,表一段题外话:

【民国时期。按各地方言口语,大约列举:煤油,洋油。石灰,洋灰。火柴,洋火。搪瓷,洋瓷。钉子,洋钉。铁丝,洋铁丝。蜡烛,洋蜡。漂亮衣服,洋装。人力车和自行车,洋车。形容见世面,吃过洋面包】

当时外邦公司,施行倾销、垄断:

【我们中华民族企业,从没屈服】

清宣宗道光30年,1850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机器印刷,譬如请柬、宣传纸张】

清文宗咸丰2年,1852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钟表店,年产100台左右】

清文宗咸丰11年,1861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香粉、花露水、头油】

清德宗光绪5年,1879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火柴】

清德宗光绪10年,1884年12月: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机器造纸】

清德宗光绪16年,1890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农历七月初,首批火柴上市。另家工厂,中国人投资】

清宣统2年,1910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花露水、雪花膏、爽身粉、生发油】

民国2年,1913年8月: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黑色油墨】

民国4年,1915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蚊香】

民国5年,1916年:

【外邦国家主办,化妆品比赛。中国品牌,国际金奖】

民国6年,1917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搪瓷用品】

民国7年,1918年:

【华夏沿海,收购外邦汽水工厂。奋发图强,中国制造】

民国8年,1919年10月: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饼干糖果公司剪彩,中华民族各界人士,数百人到场庆贺】

民国9年,1920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干电池、湿电池、充电器、电池炭精】

民国10年,1921年:

【华夏沿海,中国制造。搪瓷用品】

民国11年,1922年:

【华夏沿海,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白糖、红糖】

民国12年,1923年冬季:

【华夏沿海,中国人的电报局。至1924年正月,开办‘贺年电报’。元旦、春节、元宵节,传递最深的情感】

龙的传人深沉内敛,坚韧不拔:

【中华泱泱沃土,卧虎藏龙。几千年,英雄辈出】

譬如铁丝,中国古代就有:

【很麻烦,耗费人力】

书里常提一件,‘白洋铁’:

【就是镀锌铁皮。做桶、勺、盆、锅、烟囱、炉子】

清德宗光绪33年,1907年:

【中国沿海,县级单位。下属某个小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当地白铁店开业,经营镀锌铁皮制品。全镇欢腾,跑去围观】

那种感觉,扬眉吐气:

【虽不能生产镀锌铁皮,加工也振奋人心】

20世纪,30年代:

【进口镀锌铁丝,市面照样很多】

直到民国26年,1937年:

【中国沿海,中国工厂。购买设备和技术,尝试生产镀锌铁丝。成功,振奋人心】

民国33年,1944年夏季:

【中国沿海,中国工厂。电镀锌铁丝,成功】

若资金充足,外邦人愿意办厂:

【中国工人超级勤劳,全世界都知道】

所谓外邦人工厂,几个外邦管理:

【可以说,完全仰仗我们中国工人】

外邦人很多广告,花花绿绿:

【耳朵常听,视觉冲击效果强烈。导致惯性思维,想不起分辨是否国产?是否能国产?比较模糊,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