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首战锦州(三十一)

第八十六章首战锦州

一红色发信号弹腾空而起,所有枪炮声一下子戛然而止,大批的军人纷纷涌上街道,躺在地上的人竟也笑着拍拍衣服上的泥土站起来,原来这是东北方面军专门组织的一张演习。

刘亚飞在总结了各方面的经验后,决定组织一场实战演习,重点是检验新战术的实用性。为此他亲自考察演习地点,最后决定在义县这条街道上进行。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建筑风格与锦州非常相似。为了最大程度的接近于实战,不惜大量的人力物力,动用两个工兵连,按照掌握的锦州敌人防御火力布置特点。

经过三天时间,反复修改了十几遍,最终改造完成。防守部队拉上一个野战步兵营,进攻部队则由全军各师抽调人员组成,当然主角是江兆龙带领的突击分队。不仅如此,全军各部队都派出代表现场观摩,许多部队的集团军、军、师首长也都到现场,整个演习规模空前,组织严密。

这样的演习接连进行了好几次,规模也不断扩大,一种崭新的战术思想逐渐被各级指挥员所接受、领会。

东北方面军总部下达一道命令:各部队之一线作战连队,为适应特殊的作战需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组建“江兆龙战术突击队”,简称“兆龙战队”。具体要求是:

一:全队有10-15人组成,具体人数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队长应以排级或连级干部为主。

二:全队分三组,破拆组3~4人、突击组3~5人、支援组4~6人。破拆组主要任务是破墙拆房,打开通道;突击组是整个队伍的核心,负责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防御工事,队长在这一组中负责全队行动;支援组主要负责对前两组进行必要的支援,包括伤员的救治、武器人员的替换、弹药的补充,还要负责整个队伍的后方与两翼的警戒。

三:全队人员装备的武器,主要以“波波沙”或“JF—1”为主,根据战斗需要,也配备少量步枪。此外根据分工不同,各组还要携带一些特殊装备。破拆组需要携带大量的小型炸药包、手榴弹,还要配备工兵铲、十字镐、大锤等工具,负重极大。所以这组人员必需要体格健壮、胆大心细;突击组需要携带更多的弹药,这组人员必需军事技术全面、战术素养高、单兵作战能力突出;支援组则需要携带较多的急救用具。

东北方面军各集团军部队根据这一要求,迅速在各连队抽调精英人员,组建“兆龙战队”,并在短时间内加强训练,强化磨合,尽早形成战斗力。为了突出实战效果,各部队纷纷进行大量的针对性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