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首战锦州(二十八)
第八十三章首战锦州
林虎表示很善于揣摩主席心理的,但是现在却无法从主席的神态上,看出任何端倪,对自己的意见是赞同还是……不得而知,越是这样,对林虎来说越是一种难挨的煎熬,心里没底越发紧张不安,不知不觉额头竟然渗出一片汗珠……
主席敏锐的捕捉到林虎的这一变化,不禁微微一笑,掐灭烟头,大声地说:“怎么了?这么紧张干吗!”
林虎被主席看透心思,略显尴尬,随即调侃道:“主席!战况如此艰难!身负中央重任,我确实有点紧张!”
主席转脸问罗荣:“你是怎么看待当前状况的?”
罗荣虽然是政委,但实际上他是军政全才。全面抗战开始后,他临危受命,率领一一五师极少部分主力部队开赴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他军政一肩挑,硬是在敌人重兵防守的地域打开了局面,在没有任何给养、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依靠消灭敌人补充自己的方式,力量有小到大、由弱到强。
到抗战胜利前,山东八路军主力已经发展壮大到八个师,近十万人的规模,且装备精良、英勇善战,论综合实力,山东已成为我党在抗战期间建设的最大、最强的敌后根据地。罗荣功不可没。正因为这样,主席对他格外器重,更为可贵的是,罗荣为人谦逊、居功不自傲,大局观念特别强,往往能站在较高的立场看待问题。
见主席发问,罗荣赶紧灭掉烟,说道:“主席!我是这样想的,中央既然决定拿下锦州,东北方面军就必须完成任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这一点不容置疑。关键是如何让完成,近几天的战斗不顺,我认为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敌人工事坚固、严防死守的问题,还有我们自身的问题。”
“嗯!继续说下去!”主席一听来了兴致,催促道,
罗荣一五一十的继续说道:“主席!我军现在战士的基本构成是老战士少、新战士多,关内带来的老部队,有技术、有能力的一部分去了海空军,一部分去了兵工厂、军校,留在野战部队的并不多。新战士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前期的训练虽然也想了不少办法,但是实战和演练毕竟不是一回事,所以真刀实枪的一打,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士兵训练不足,实战经验缺乏,战术应用不当,机械的执行命令,不会灵活机动,一味死打硬拼,伤亡大不说,还打成了夹生饭。
再有就是我军基层指挥员普遍存在轻敌现象。许多同志认为。我们现在装备了那么多先进武器,火力更是提高了好几倍,仗应该好打了。只要大炮一响,部队一冲进城,敌人就会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