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摘不下来的石头

天地间的灵气繁多繁杂,五行对应的五种气息在空气中交叉相错,还夹杂着其他已知或未知的气息。

人可以借助识神对波阵的辨别能力,来分辨天地间的气息,从而自发选择对应的气息来灌溉丹田之元,筑下莲种。

然而气息与气息之间的细微差别,有时候识神并不能完全分辨出来,所以用以灌溉丹田的气息就存在杂质,相对来说纯度就不高。

天下为何有人愿意入剑锋、居林野、游江海、上火山,行大漠?

因为只有在万剑归宗的峰顶,才有最精纯的剑气;只有在林木茂密的原野中,才有最丰富的草木灵气;在黄沙遍地的大漠中,才有最单一的泥土气;在波涛汹涌的江海上,才有最干净的水息;在烈焰熊熊的火山里,才有最炙热的火息。

看着窗外的那轮即将要落下的太阳,陆北辰不免愁思再上。

已经悟出了如何凝元,却不知道引什么灵,该如何引灵。

他不禁有些懊悔,当年为何要对那茅山道人的那一口判决书深信不疑。

如果现在在日月山,师父一定会很开心自己的徒弟终于可以筑基了;师父和夫子也一定会加以指导,到底要怎么办;如果现在在日月山,那里灵气十足,有很多适合修炼的地方……

在一片修道人都向往的宝地上长大,自己却因为无法凝元而无法引灵;而现在跨过凝元障碍可以引灵了,却被困在一个灵气极弱的地方里。

天时地利,就没有人和;天时人和,就没有地利。那以后地利人和的时候,是否就没有天时了呢?

人在遗憾后悔的时候就会想很多如果。

如果自己早点在书院里多学些多看些,说不定就能在师父和夫子的指导下百日筑基,何至于到这种窘境……

如果那些日子能够重来,我一定不会相信那茅山道长的判决书……

但如果人生有重来的机会,这个世界就不成世界了。

而且再重来一次,结果会不一样吗?

虽然在这片空荡荡的地下大牢里,他的感触思绪如潮般涌出,以至于情绪时而低落,时而亢奋,但在混乱的思维中,他还是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当年他一直迈不开凝元这个坎,却被那武夷山上的石灵一言惊醒,借助神石来引导气息的定向流动。也即是说,如果一直没有离开日月山,他永远都不会踏出这一步,更不会想到引灵这个问题。

心无此念,记忆力再好也不会将其记住。

所以如果人生重来,他就算知道了该如何引灵,也不会放在心上。

结果还是一样。

陆北辰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没有重来,只得前进。

他重新闭上眼睛,识神被轻轻地唤醒。

在气息混杂的世界中,他的识神如同孤魂,飘离于其中,有些茫然。

但顷刻,识神乍光,似乎想起了些什么。

是的,陆北辰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句话

“最顺气顺脉的地方,就是最佳的修行环境。”

这是关于选择环境的道藏叙述中,开篇的第一句话。接下来才是那句“要选最佳,可根据五行。”

他大胆地做出了一种猜测。

海洋宫的气息顺气顺脉,这里或许是最适合他的修行环境。

是的。

修行环境千千万万,世人爱选灵气最足的地方,比如小时候在日月山上看到的修道士;也有人爱选与五行相呼应的环境,因为那便是正统道藏中所说的最佳环境。

但谁又说,这是绝对的理论?

《环境论》里曾有一篇文章也提及过,每个人的气息都有不同的节奏。人在一个地方觉得尤为顺气顺脉,那就说明那个环境的气息韵律是和你一样的,而那里就是最适合你的修行之地。

他睁开眼睛,拍了拍自己的腿,说道,“居然把这个给忘了!”

言语间,洋溢着难以言说的喜悦之意。

拨开迷雾见明月。

但今夜的天空没有明月,唯有点点星光与空中灿烂绽放。

天黑了。

星光透过小窗,照了进来。

陆北辰抬起头来,心想天黑的怎会这么快?那些星光又是如何从窗外照进来的?这地牢的气息,怎会如此清凉?

当然,现在的他也无暇顾及天文地理,因为有一件更加重要或者说更具吸引力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因此他只是稍微想了这些事一下,便没有想下去。

经过方才的觉悟,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将以前看过的道书重新回忆起来。虽然已经时隔多年,但那些存在过的记忆,不会无缘消散,只会藏在深处。

他闭目养神,默念心法,让自己的心神彻底安静下来。

人的心神宁静下来便会想起很多事,然后想明很多事。因此对他来说,那套由夫子传授的心法在昨夜和今夜,实在太过重要。

微风拂过,吹进了这个安静的地底。

他的识神微微清醒,然后进入一片海洋里。

那是一片承载了记忆的海洋。

他看到这片海洋中有些树,树上有些嫩叶。

当然,更多的是漂泊在海洋上的落叶。

他的识神要搜寻的,应该说是些落叶。

因为落叶意味着时间足够长,上面的印记代表了过去的记忆和感悟。

但也不应全然是落叶。

按照循环大道的说法,记忆海洋上会有很多随着时间流逝而落下的叶子,有些还弥留在其间,但也有些是化成了营养,孕育出新的树叶。

所以,他也应该搜寻些嫩叶,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启发。

这片海洋十分辽阔,只有不停的走,才能看到那些落叶上的印记。

但陆北辰没有盲目地游荡。

识神飘在空中,匆匆一憋,便轻轻落下。

他在做判断。

茫茫海洋中,树木数量和落叶数量呈现出完美的平衡状态。但在局部位置中,有树木偏多,落叶偏少的地方;也有落叶偏多,树木偏少的地方。

当然,还存在两者数量平衡的局部地域。

那便是这片海洋的中央区域,也是在人类前一半记忆和后一半记忆之间。

对于陆北辰来说,前半记忆和后半记忆之间,便是八九岁的记忆。

识神发现了这片平衡区域,所以他大致可以判断出,这片地域承载的,便是他在书院里读书时候的记忆。

那些叶子,不管存在状态如何,都像迎接主人般,纷纷翻开了有印记的那面。

“魂念足够强大的时候,说不定就可以超越某种速度,凌驾于时空之上。”

这句话印在一片嫩叶上。

这是一本书上的话。

这句话后,后面还带着一句话——倘若可以穿越到自己父母还在生的时候,那出现在你眼前的,是已经轮回了的生命,还是依旧是自己的父母呢?”

这是当年自己的猜想。

陆北辰的识神在这片落叶中停了停,然后继续往前走去。

“星空里的点点星光,都是来自几百年前乃至几千年前的。”

这句话印在一片落叶中。

这也是某本书上的话。

这句话后面没有附录,估计是因为当年自己并没有看明白。

看着那片叶子,陆北辰不禁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片落叶是不是就会化成营养,然后去滋养新的记忆之叶了?那些印在上面的记忆是否就这样消散掉了?还是会由新的嫩叶继续承载?

(小时候有幻想过读书过目不忘,然后书到用时不恨少,考试轻易回忆起,因为所有知识尽在记忆海洋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