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抢先下手

又要到战争了,不过亲们放心。这回战争场面只是背景布啊背景布!

~~~~~~~~修改版~~~~~~~~

“抗齐?难道齐国又有什么动作不成?”秦亦头一个念头想的就是,如果真的有什么动

作,为什么自己手中的情报网没有任何的反应。

“不是,我只问你,若是我派他去前线,你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尉迟晞避而不谈

齐国的问题,只是再次重复自己的问题。

“陛下这话问的真是奇怪得紧,臣为何会有想法?李铮是璟朝的将军,去边关抗敌是他

的本分。”秦亦回答道。

尉迟晞表情有些奇怪,但还是点点头道:“你若是能这样想那就最好!”

“秦亦!”尉迟晞忽然唤她的名字。

“恩?”秦亦疑惑的将目光投过去,看见尉迟晞的眼中满是纠结和苦恼,“陛下可有什

么烦恼,不知可否说出来,看臣能否为您分忧。”

“齐国近日一直蠢蠢欲动,在背后做一些试探和手脚,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这

个机会,出其不意,直接出兵攻打。”尉迟晞思付半天,终于还是将在自己心头盘旋了许久

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时候攻齐?”秦亦有些吃惊,前几日不刚讨论过这个问题。现在朝内不稳,国库

又不充实,但是转念一想,尉迟晞既然能够这么纠结的说出这个想法,就说明他肯定是将这

些问题都考虑在内了,那么他为何还要想去攻打齐国呢?他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并不是什么

好大喜功、贪心冒进之人,所以其中一定还有自己没想到的问题。

秦亦倚在门框上出神的想着,忽然不知怎么想到,似乎以前听说过,用战争转移国内矛

盾和注意的做法,如果是这样,那么也许尉迟晞的想法还是有些可行的,西北边陲除了有二

十万身经百战的精兵,还有当初顺康帝在世的时候,训练的二十万兵将,如果能够运筹得当

,不但可以将齐国打得数年内无法恢复元气,还可以让国内的党派之争暂时平息,至少在表

面上可以一致对外,让尉迟晞能够有多一些的时间来筹谋以及整改。

想通这些以后,秦亦抬头对尉迟晞说:“陛下,如今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军饷和粮草如

何解决。”

“咦?你不反对我出兵的想法?”尉迟晞没听到预料中的反对声,有些出乎意料,十分

惊讶地问。

“臣为何要反对呢?”秦亦笑着说,“陛下有自己的思量。臣刚才考虑过也觉得,此时

用兵并不是什么坏事,最主要的是先皇陛下在边陲训练的二十万精兵,一直养着不用,时间

久了便也消磨光了锐气,只剩下混吃等死了。而且出兵能够让朝中上下暂时放下彼此不同政

见,一致对外,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能让陛下有更充足的时间了解排摸情况,做出适当的调

整以提前解决朝中隐患。而且也能打消齐国的狼子野心,免得他们日日夜夜惦记着出兵东侵

,让我朝也不得不分出精力和人力财力,来防备他们的突然袭击。”

“说的好极了,我也是这般的考虑,所以说还是你最了解我。”尉迟晞大喜,心道先来

跟秦亦商量看来还是找对了人,便又问,“你说若是拿到三阁议事,相国他们可否会答应?

“现在最要紧的问题,就是军饷粮草,只要陛下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臣以为,

相国大人以及其他官员,也没有什么反对的道理。”秦亦十分想知道,尉迟晞是怎么考虑的

粮草问题,所以又追问道,“陛下打算怎么解决军饷粮草?”

“这个我还没有想好。”尉迟晞轻咳两声,压低了声音说。

“没、没想好啊……”秦亦有些无语,粮草问题不得到解决,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纸上谈

兵,丝毫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孩子居然说没考虑粮草的问题。

“我这不是来跟你商量嘛,咱们两个人想办法,总比我一个人想来得更有成效一些不是

。”尉迟晞见秦亦的表情,忙解释道,而后又故意端起架子道,“你不是总挂在嘴边的,替

君分忧,这是你的本分不是!”

“这,的确是臣的本分。”秦亦被他堵得无语,只好转动脑筋认真地思考起来,这个粮

草问题还真是不好解决,她喃喃地说,“现在国库吃紧,最多也只能是供应军饷,但粮草和

军需品,可是很大的一块花销,如果不能提前筹备好,那可万万不能轻易开战,但是从哪里

弄钱呢?现在还不到秋收。国内各地的粮食储备也并不多,那么……哎,咱们是不是可以以

战养战?”

“以战养战?”尉迟晞重复道,“似乎在武圣的兵书中有所记载,但并不是什么拿得上

台面的做法,会不会……”

“战争重要的是结果,是自己这边少牺牲兵力,至于做法,谁赢了谁就是胜利者,谁还

会管你是怎么赢的。”秦亦对尉迟晞的说法有些不赞同,而后又说,“所以臣以为,咱们不

应该主动出兵,要等齐国越境挑衅,抓住把柄而后出兵,这样咱们占了先机,他们理亏,那

么就可以名正言顺许多。”

“但齐渊铭最近除了调兵遣将,并没做什么挑衅……”尉迟晞说了一半,忽然看到秦亦

狡黠的神色,自己也一拍脑门道,“我真是傻了,他们不挑衅咱们可以yin*他们挑衅。”

“实在不行咱们可以派人伪装他们来挑衅!”秦亦接话道。

尉迟晞歪头看看秦亦。半晌才说:“秦亦我发现,你的确比我要坏多了!”

秦亦:“……我……”

“不过坏得好,坏得深得我心啊!哈哈!”尉迟晞仰头大笑起来。

二人又对这件事做了一些讨论,最后尉迟晞安排秦亦着手将今天的商讨结果写成折子,

明日在三阁碰头议事的时候拿出来讨论,而后又说:“那我的事情怎么办,还没解决呢!”

“啊?什么事情?”秦亦根本想不起来还有什么事情没解决了,奇怪地扭头问。

“就是选妃之事啊!”尉迟晞又再次满脸的烦恼。

“这个……”秦亦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实在是拿不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了,只好问

,“那云相大人对此事如何看待呢?”

“相国大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比较委婉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思,大致就是说,当初

太后娘娘之所以与我结盟,为得就是给她的家族找一个有力的庇护,所以当初既然有这般双

方默认的交易,那么现在将太后家族的女子接入宫中,便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过是一个

政治交易,至于我是否喜欢,其实并不重要。”尉迟晞闷声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秦亦发现,在感情问题上,尉迟晞似乎并不是一个随便的人,至

少这么多年,他身边仍然还是当初做皇子时候的那两位侧妃,如今进宫分别封妃,便也没有

再添过什么人了,而且他对于给自己增加女人,从来都没有任何热衷,甚至于每次都表现得

十分纠结和郁郁。

“我明白现在在这个位子上,我肯定要有许多个自己并不喜欢,但是却又需要给一个名

分的女人,可是我并不希望连皇后,都是一个政治交易的产物。皇后那是我的正妻,我更希

望给一个我爱的女人,而不是一个为了自己家族进宫牺牲的女人。”

秦亦默然,她一直觉得,身为一个多愁善感又感情专一的皇帝,其实并不是一件幸福的

事情,他会平添许多其他皇帝不应该有的烦恼和麻烦。更不要说,说不定还会因为专宠,引

发一系列的后宫惨案或者什么悲剧的发生。但是她张张嘴,却发现自己也无法说出,作为皇

帝,就不应该执着于爱情这样伤人的话。

但尉迟晞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突然开口说:“我知道也许我很傻,还在奢求一些莫须

有的东西,我的身份明明白白的摆在这里。在别人眼中,一身黄袍就足以代表一切,足以让

她们忽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们爱的、需要的、臣服的,只不过是这身衣裳、这个位子

,而并不是我,无论换成什么人穿着这身衣裳坐在这里,她们都依旧会曲意逢迎、趋之若鹜

的。”

见尉迟晞忽然说出这么懊恼的发泄,秦亦忙上前劝慰:“陛下多虑了,从古至今,多少

明君身边都有相依相伴的红颜知己,成就了多少的佳话,让后人也羡慕和唏嘘不已,只要陛

下有一颗真心,又何愁不会有红颜为您倾心呢?”

尉迟晞有些烦躁地扯扯衣领,端起茶盏一饮而尽,这才觉得自己稍微冷静下来,叹了口

气道:“今天是我失态了,你也莫往心里去,回去写折子吧,咱们明日议事,要将这件事尽

快敲定。”

秦亦见状便起身告退,回去以后便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因为她知道此番事情的重要性

,以及说服其他大臣的难度,所以她翻阅了许多的折子、数据,并且将李铮抓来做活得兵法

索引,什么不懂、拿不准的就问,一直搞到半夜三更,这才将草稿打好,又强打着精神,工

工整整地卷写到上等的素封折子上,这才整个人摊在桌上哀叹道:“真是累死我了!”

李铮上前将她从椅子上抱起,放到屋里的软榻上,让她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轻轻给她

揉着太阳穴道:“桑家大哥的事情,我已经给你都打点好了,到时候就判他一个北襄郡流放

三年,让苏茗派人给你照应着,顺便也是盯着。我也跟苏茗那边问过,其实北襄郡那边除了

天气寒冷,其实并不是什么苦寒之地,因为靠海而且与玉枳交界,所以其实物资还是极其丰

富的,而且商机也很多,如果能够开个什么皮货、当铺什么的,还是很有机会发展的。”

“总是要你帮**心这些事情。”秦亦抬手摸摸李铮的脸颊,然后有些愧疚地说。

“傻丫头,你的事还不就是我的事。”李铮笑着说,“我现在想来,你这个办法还真是

不错,让他呆在那边,给他盘个铺子,然后桑大娘若是想去,也不会吃苦,若是想呆在京城

,便也有你们照应,或者干脆一边呆半年,倒也是不错的打算,冬天到京城来,夏天暖和了

再回去避暑。”

“你想的倒是长远。”秦亦听他将这事儿倒是规划的不粗,也笑了,不过随即又有些情

绪的低落地说,“陛下打算攻打齐国,那你就要上前线了,这可不是去江南剿匪,可就真的

是几十万人的战争了,血肉模糊、生离死别的战争……”

李铮想到刚才帮秦亦整理的折子内容,有些激愤地说:“齐国这么多年觊觎我朝沃土,

不断滋事扰边关,若不给他们些颜色看看,还真以为我天朝上国是好欺负的不成!我爹当年

在朝中为官的时候,就一心想要披挂上阵,打齐兵一个落花流水,让他们以后不敢再轻易犯

境,他等了大半辈子没等到的机会,如今被我赶上了,秦亦,我觉得自己的血液都要沸腾起

来,恨不得明天就披挂上阵杀敌。”

秦亦心里万般的担心,但是看着李铮少有的激动和欢喜,她也不能再说什么煞风景的话

,只将自己的头埋在他的怀里,轻声道:“你知道吗,我就喜欢你现在这样意气风发,眼睛

里闪动的都是激情的模样。”

第二日在朝堂之上,处理过政事,尉迟晞将三阁官员全都留下,到议政堂议事,秦亦在

他的授意下拿出折子,内容还未读完就引起轩然大*,殿内全都是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当然最

后的结果就是一致的反对。

尽管秦亦在折子里列举了齐国一系列的扰边行为,分析了齐国的兵力、将领以及财力,

然后将璟朝国内的军备力量做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又详细分析了以战养战的可行性,将国内

可动用的储备粮草也一一的列出,但是其他官员根本连仔细听都不想听,便是异口同声的反

对,吵吵嚷嚷地只是说秦亦年少轻狂,贪功冒进,唯有云沛鑫在一旁垂手不语。

尉迟晞被他们吵得十分头疼,扭头看见云沛鑫并未参与争论,便问:“老师可有何见解

?”他一开口,殿内便很快安静下来,大家都将目光落在云沛鑫身上,都带着期盼,希望他

能够开口支持自己的观点,只不过诸位大臣的目光中更多的是自信,他们相信云沛鑫是绝不

会赞同这么无稽并且毫无把握的行为的,而尉迟晞和秦亦的目光中便只有期盼和担忧,他们

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云沛鑫能够支持至少不要马上反对开战的这个设想。

云沛鑫清清嗓子,上前两步行礼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秦大人折子所阐述的观点

,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也确实有不容忽视的好处,但老臣唯一担心的,便是这个粮草问题。

刚才老臣听折子上的讲解,对于粮草问题,基本分为三部分供给,第一部分就是出兵的开始

阶段,粮草从江北道以及岭中各道调拨存粮,第二部分就是在进军的过程中以战养战,通过

齐国几个主要城池的攻占来获得粮草,第三部分就是夏末,凌江下游粮食成熟,再运往边境

支援。老臣以为这样太过冒险,并且有些捉襟见肘,首先江北道以及岭中的存粮,是为了预

防春汛以及夏汛,为了能够迅速救灾而设置的粮仓,调用这些存粮,不但会让百姓发生恐慌

,万一发生灾情,朝中根本无力保证百姓的生计。其次,老臣承认以战养战是个不错的构想

,但是老臣以为,以战养战的应用该是背水一战非战不可,或者是有储备粮草却尽量节约国

库的这两种情况下使用为妥,如今我朝与齐国的战事并不是非打不可,而且其中变数太多,

这么说吧,如果我军将士攻打某一座城池,当天的晚饭就要进城去搜罗,一旦敌军烧毁粮草

弃城而逃抑或负隅顽抗无法攻陷,那岂不是三军将士便要饿着肚子打仗?第三,凌江下游的

粮食成熟,先不说凌江的汛情年年严重,现在庄稼才刚刚出苗,谁敢说今年就风调雨顺,粮

食丰收?南方是产粮之地,只要有一个道府遭灾,那么我朝当年的粮食就会不够需求,更不

要说还要调去前线做粮草之用。所以老臣以为,若是能妥善解决粮草问题,那么此条陈甚好

,但若是无法解决粮草问题,还是应该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云沛鑫早就看出,这么大的事

情,折子不可能是秦亦自作主张的谋划,再看尉迟晞那么关注的神色,便更是肯定是他的授

意,所以自然不能说这个提议不好,但粮草的具体筹措,尉迟晞不可能想的那么详细,肯定

是交代下去,秦亦做的计划,他便只抓住这个问题,便等于是赞同了尉迟晞的观点,却又在

实际上反对了这个提议。

秦亦早就料到粮草问题是重点中的重点,本来就是个险中求胜的法子,不可能做到什么

万无一失,所以她倒也没什么失望,甚至还觉得云沛鑫没有将整个方案全盘否定,就已经是

一个不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