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和汉志的区别和答疑
为什么三国如此受人追捧,因为三国演义,经过七个大时代和一千二百年的不断沉淀,才得出了这么一个精华的作品。所以人们可能没看过红楼,没看过西游记原著,不感兴趣水浒。但是人们一定耳熟能详三国演义。
其实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区别异常的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桃园三结义,火烧博望坡。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过结拜的事情,博望坡被烧了也没有曹仁带着八十万军队摆阵等你。当然,如同武侠小说,人们总是喜欢热血的东西来填充我们的生活,就好像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岁月。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完全接受演义史的熏陶,接受一个日渐下垂的文化。汉志是什么?志,就如同日志,他小是一天的铭记,大是世世代代的铭记。汉志,代表着我们对祖先强大的倾慕和对未来更加强大的憧憬。他与三国演义的不同,就在于他不会是主角唯一聪慧,所有人智谋不足这么一个设定。也不会是虐主,种马,爽文的套路。那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疑惑,那我们看什么?就统一了就完事了?没有激情吗,没有热血吗,没有民族气节吗?都有,大家放心,这一切不会体现在细微处,如同提到尊老爱幼一定要提到扶老奶奶过马路一样。在一些问题面前,我们可以死无数人作为代价去换来,也可以牺牲事情保护自己。我们一定要固执的坚持不扶老奶奶就一定是不孝?
我认为,人生最精彩的永远都在过程上,有的人如同旅游,他坐在车上什么都没做,沿途风景都不用看,到了终点,下车。而有的人,历尽艰辛,经过无数苦难,他看到了风景,也欣赏了美丽,到了终点,下车时,他还留着故事给自己,给后代一个永恒的回忆。如同神话,如同远古时代的魅力。
文中有过多的文言,也有很多写得有歧义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担待,行文如流水,总是失去了才知道丢失了什么。我们不能说一个作品什么都是好的,也不能说他一无是处。三国演义如是,水浒传如是。
对于人物性格,绝大部分人都犯了一个错,一个不可弥补的错误,那就是先把人物性格确定了,再去按照性格填写事件。我以为,人生下来就不了解自己,老死了也不一定了解。任何人都需要通过无数事情去侧面看待自己,看待事情,看待他人。真人尚且如此,况小说人物?所以我只会把事情写出来,大家只要阅读,就能从过程里得到乐趣。我的结尾,和所有人的结尾一样,都是一个圆满的东西。但是过程中我却多了各种能给你钥匙的地方,让你自己去打开一扇扇门,去欣赏他后面的风景。
汉志这本书,用了东汉末年的事情,和中国地图的绝大部分。他讲述的故事,虽然可能也就那么回事,历史么,无论如何也已经盖棺了。但是里面的人物,历史事件,战争路线,局势划分,都力求清晰明澈。最着重的,当属对话!
对话这个东西,有其重要,你在读小说,尤其是侦探小说的时候,你总会得到一个不经意间的小线索,这个线索无论有意无意,他总会给你一种欣喜。那放在历史上,它代表了一个人的犹豫,一个人的智慧。一群人的分分合合,一群人的喜怒哀乐。对话,承载着所有历史人物的一生。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都囊括其中。
最后,我还想说的就是,别看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多毛病,如果大家亲自设计一个彻底架空的东西,亲自给他安排骨肉筋脉,你就知道他的难处了。令:本文前后约五百人,行文共有二十多篇策论,一篇赋,两个序,还有无数大小故事,还有开头引文。全部都是我一个人写出来的,一个人原创的,虽然我挡不住天下悠悠大势,但是我希望大家能珍惜我的原创成果,如果能有支持是最好的。
天下赋我就写了半个多月!!
青狼若雪,再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