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和谈5

朝鲜平壤北。白天。

朝鲜辅臣郭再佑:恩人呐!亲人哪!感谢天朝派兵援朝。只是援兵忒少了点吧?

李儒:我等也只是先头部队。只是负责打探军情,勘探地形。为后续大军的到来作个铺垫,准备一下。

郭再佑:天朝所派遣援军,是受大明将军节制,还是受朝鲜将军节制呢?

李儒:朝鲜还有军队吗?那倭寇打来,你们发生了哪些战斗?在下洗耳恭听。

郭再佑:朝鲜兵备松弛。百姓二百年不知兵为何物矣!

李儒:既然如此,明军还是归大明的将军节制吧!

郭再佑无可奈何:既然如此,还是各就各位,分别领导吧!

李儒:大人说地是。

郭再佑:我部侦察,倭寇每天都到江沙操练。今天就带天朝将军一起去看看,一探虚实。

李儒:甚好。

十几个明军将领和朝鲜向导,摸索前进,远远地看着倭寇操练。

李儒:如此装备,如何是大明精锐的对手。我辈无忧矣。

。。。。。

明军在朝鲜的大营。

李儒:禀副总兵官。倭寇多以长刀为武器。据朝鲜线报得知,占领平壤的倭寇官兵大约两千余人。请大人发令,全军前进,攻占平壤!

祖承训:果真如此?明天进兵!

。。。。。

明军在朝鲜的大营,白天。阴,小雨。

郭再佑:副总兵官,据天官测算,近日会有大雨。天朝援兵当趁机攻击平壤城,给倭寇迅雷不及掩耳之一击,或可建功,拿下平壤。

祖承训:你们朝鲜人有部队参战吗?

郭再佑:朝鲜小邦,人口凋零。加上倭寇入侵,部队都是七零八落。

祖承训:那不行。必须有朝鲜士兵共同参战,明军才可出兵。有了朝鲜军队的配合,明军才能如虎添翼,信心倍增。

郭再佑:好吧。朝鲜出兵500,与大明军队一道,联手抗击倭寇。

祖承训:如此甚好。

。。。。。。

祖承训带着自己的二千多明军,加上五百朝鲜军,一起攻击平壤。

平壤城门洞开,里面涌出花花绿绿几十个人来。

朝鲜向导告诉祖承训,是朝鲜平壤城里,有人出殡。

祖承训认为机不可失,大旗一挥,杀啊!

是时,天降大雨。

祖承训带着近三千人杀入城中。

千总马世龙,张国忠领兵冲锋在前。他们掏出手铳射击,由于大雨淋湿了火药,尽皆哑火。

士兵牛国民:大人,手铳开不了火,怎么办?

马世龙:用大刀,砍。

碉堡内,倭寇的火炮轰击,明军伤亡惨重。

马世龙带着大家,还是勇往直前,砍死了几十个倭寇士兵。

远的,就用箭射击,近处的,就用刀砍杀。

倭寇呢?远的就用炮轰,近的就用刀砍枪刺,没有弓箭。

双方互相有长短。

倭寇的援军杀了过来,朝鲜军人被吓得跑了四百。

倭寇的火炮猛烈轰击。

明军伤亡比较大。祖承训:快撤退。

锣响。

士兵:大人,撤退了!

张国忠:注意隐蔽,有序撤退。

士兵:大人,不好了,我们被倭寇四面包围。

张国忠:撤,杀开一条血路,也要撤。

倭寇火炮拦住去路。

张国忠:他妈的,这是什么混蛋送的情报!倭寇数量何止两千。

牛国民:大人,我们咋办?

张国忠:杀倭寇!舍生取义,才是王道!兄弟们,给我杀。。。

倭寇火炮更加猛烈。

明军被炸死不计其数。

几次冲锋,几次阻击,血流成河。

明军败,祖承训带着败兵仓皇出逃。

不时还有人受弓箭的射击。

一路溃败,慌慌张张,为了安全,干脆撤退到鸭绿江以北。

公元1592年7月17日,第一次援朝战斗打响。明军在辽东副总兵官祖承训领导下,袭击了平壤城。由于天降大雨,明军火器全部哑火失声。加上没有火炮的助攻,明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尽管伤亡惨重,但是,对于入侵朝鲜,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剧烈还击的倭寇兵来说,还是深深地震惊了!

平壤城里。

第一军总指挥小西行长十分惊讶:你们说说,这是那里的部队?我们基本已经攻占了朝鲜全境。从来没有遇到这样顽强的部队。这场战斗,我军损失了三百余人。他们,是我大日本帝国的精华所在。我为我的大意而难过,为死去的士兵默哀。

士兵:报告军长,他们是大唐的先头部队。据朝鲜细作报告。

小西行长:先头部队?难道他们还有后续的大部队的干活?

士兵:朝鲜细作说,后续大部队,正在赶往朝鲜。

小西行长: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你的,继续的调查的干活。

士兵:是。将军阁下。